第12章42(1 / 2)

“谁,是谁?”

被打断演讲让比安卡很不爽,但是看辣脆党众人的表现,眼前来人一定是什么大人物。

比安卡抬起头,只见打断她的人是一名身材高大,身穿深色西装,面容刚毅的中年男性。整齐的短发,黑发中隐约夹杂着几丝银白,面部线条清晰如刀削斧刻。高耸的鹰钩鼻上,是一副圆形眼镜,镜片后那双锐利的眼睛如鹰隼般锐利,透出一种坚定和果断的上位者气质。他的额头饱满,发际线微微有些靠后,相貌滑稽中带点吓人。

他用欣赏而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遍比安卡,仿佛在评估她的每一个细节。随后,他微微低头,眼里透露出不尽的赞赏,“小同志,你讲得很不错,没想到萨尔茨堡的党支部,居然有这样一块璞玉。”

(纳粹分子们之间最常将“Parteigenosse/Parteigenossin”用作对彼此的称呼(译为“党员同志”)。除此之外用得最多的是“Kamerad”这个词。与德共成员之间的称呼是“genosse”有区别,但是翻译过来都是“伙伴、同志”的意思。

尤其是Kamerad一词,和英语comrade、法语camarade、西班牙语camarada等单词,词源可以追溯到拉丁语中的“camer-”和“-ada”两个词根的结合。其中,“camer-”意为“房间”,而“-ada”是一个名词后缀,表示“属于...的群体”。

辣脆早期叫德国工人党,彼此的称呼、内部的职位命名都深受德共的影响。所以经考虑还是翻译成“同志”。)

接着,他示意身后跟随的众人:“亚历山大同志,我们之前谈到党如今的斗争形势很严峻,大批资深同志被捕入狱,组织急需大批有活力的新鲜血液。像这样的年轻同志,理论功底扎实,又能紧密联系群众,属于我们应当着重培养的重点人才。看来萨尔茨堡的党支部,在培养新人上很用心啊!”

被叫做亚历山大的男人听后,谦虚地点点头,脸色十分受用。他看向比安卡,目光中同样流露出赞赏之色:“今天多亏有你,党的宣讲会才会那么成功。小同志你做的好啊!连赛斯-英夸特同志,都表达了对你的欣赏。组织决定重用你,有没有兴趣负责宣讲方面的工作?”

比安卡扭头看向赛斯-英夸特,此人显然是辣脆的高级头目,众人围在赛斯-英夸特身边,脸上不尽谄媚的笑,争先恐后地想与他搭上话。

稍加思索,比安卡很快确定,这名赛斯-英夸特先生,就是阿图尔·赛斯-英夸特,未来纽伦堡荣登十雅座的大人物之一。

太犹勒子辣,想到这一点的比安卡眼睛一亮,“亚历山大先生,我想要一份阿图尔·赛斯-英夸特先生的亲笔签名,可以吗?”

“当然可以,还有呢?”

“没有了,只要这样我就满足了。”

亚历山大打量眼前比安卡,只见她小脸因为兴奋变得红扑扑,而眼神却清澈如水,没有一丝贪婪。

这样子的优秀年轻人,不由得让他起了爱才之心:

“小姑娘,好好干,组织不会亏待你的。这样,你以后负责“杯杯满”啤酒馆这条街的街区领导,锻炼一段时间。签名,我现在就给你要!”

(辣脆党组织的等级划分与变得展开能写一本书,此处不细讲。街区领导(Blockleiter)1933年纳粹党最低级别领导头衔,负责对一个街区范围政治监督工作,类似我国的街道办。当上街区领导相当于正式踏入官场,考虑到比安卡此时16岁,已经是破格提拔。)

得知亚历山大的请求,赛斯-英夸特看向比安卡的眼神又多了两分受用和欣赏,

“这位年轻女同志真是抬举我啊!想不到我居然还有这么大的面子。”

他当即命令下属拿出一本《希选》,在扉页上“唰唰”留下自己的名字,赠予了比安卡。

不错不错,拿到纽伦堡十贤之一的签名。

拿到了穿越后首份签名,比安卡心情大好,小心翼翼将书收入包中,向几人鞠个躬表示道歉,“赛斯-英夸特先生,亚历山大先生,谢谢你们的欣赏,虽然我很愿意留下来,为党的发展尽一份贡献,但是很遗憾,正如我演讲中说的,我就是‘异国挣扎求生的少数族裔’的一员,我还得回到捷克,我的党组织一样需要我回去。”

比安卡的话语落下,在场气氛为之一滞,尤其是亚历山大和赛斯-英夸特,两人交换一个眼神,都看到对方眼底的失望。

比安卡刚刚演讲的表现,让他们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她能留下来,直到党在萨尔茨堡的事业打开局面。

“真是太可惜了,你要是奥地利人该多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