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做个老学童,拥抱新时代(下)21(2 / 2)

李勤俭不管那么多,先给谭世英点了一首老歌,安芬顺势把麦克交到婆婆手中,等到旋律响起,谭世英终于张口开唱。

可能是从没唱过KTV的缘故,谭世英唱歌并不在调上,总比伴奏慢一到两拍。好在谭世英并不在意这些,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不迫地往下唱,很有“你伴你的,我唱我的”的大将风度。

等谭世英一首歌唱完,李勤俭、安芬夫妇鼓掌叫好,三个孩子也主动配合。谭世英有些不好意思,连说自己记不住歌词。

接下来,谭世英先后穿插唱了《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

六十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但也例外。比如,谭世英与小儿媳安芬却亲密得很,经常合伙“欺负”拥有儿子与丈夫双重身份的李勤俭。

这个“例外”,与李启中、谭世英夫妇与安芬的父亲安名中、母亲李善菊是多年的老邻居紧密相关。

李启中年长安名中一岁,两人是一起长大的光屁股娃娃。成人后,兄弟两个一起挖煤,一起面对小煤窑里的各种风险,算是另种意义上的生死兄弟。

很多年前,为了让李启中彻底摆脱其父李继培的虐待,先于成家的安名中不仅同意让发小做他的邻居,还把自个儿打好地基的堂屋地址让给这位小哥。

要知道,两人当时所在的SC省开县岳溪区胡家公社花园生产大队岩上生产队(现CQ市KZ区岳溪镇胡家村岩上村民小组)三面环山、一面是崖,地无三尺平,安名中开辟出来的那块宅基地,并没有多少施展空间,多一个邻居,就意味自个儿今后盖新房的空间就小了一半。

谭世英领着四个孩子改嫁李启中后,由于比邻而居的两家男主人是要好的兄弟,两家人关系仍然很铁,鲜有吵架的时候。

在城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不吵架很正常,也不用吵架。在农村,多年的老邻居不争不吵,确实少见。

一对邻居,两家子人,一直相处融洽,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〇〇九年,因为安芬的唯一亲弟弟安胜章、弟媳董秀淑两口子从广东转移到东北发展,安名中、李善菊夫妇领着孙女安玉莲、孙子安绍君到沈阳生活。

当时,李启中的尘肺病情己经很重了,说啥不再出门,担心死在外面,生怕落叶无法归根。谭世英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寸步不离地守在老家,守在李启中身边。

到了沈阳的安名中、李善菊,时不时地会提起还在老家的老邻居,提起李启中的身体,言语里流露出来的全是担心和牵挂。

二〇一〇年底,李启中一度病危,差点没挺过去。得知这个消息,安名中、李善菊夫妇急得直抹眼泪,让儿子安胜章、儿媳董秀淑一定要寄点钱回去表达心意,还再三叮嘱女儿安芬:“公公治病需要钱,要多少给多少,不能说说讲讲。”

有一天,安名中很动情地对女婿李勤俭讲:“哪天你二叔真走了,我和安芬妈妈至少要回去一个送送他。”

安名中还对女婿讲:“你长期在外面,对家里的规矩也不懂,到时我回去帮你张罗。”

李启中去世前的一个多月,因为要给李善菊的养母庆贺八十大寿,安名中和妻子回到老家,回到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CQ市KZ区岳溪镇胡家村岩上。

那一个多月,应该是李启中最开心的一段时间,因为终于见到老邻居,终于可以和自己多年的兄弟说说话了。

那一个多月,李勤俭每每给岳父打电话,安名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李启中的病情。

如果从亲情友情的角度讲,李启中去世,并没有多少遗憾,因为他想见的亲人和兄弟都赶回去了。

李启中想见最后一面的亲人,包括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孙儿们,也包括像安名中、李善菊夫妇这样的老邻居。

二〇一二年农历正月初七,李启中去世,之后后等待下葬的那两天两夜,安名中、李善菊夫妇前前后后地忙碌着,一刻也没停歇。

李启中出殡那天,他的两个老邻居一直将他送到墓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