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寒食节243(2 / 2)

但是在那个形势下去军队反腐那还真不是一个好时候。贾似道这里改革来还没有完成蒙古大兵压境正需要将领们的忠诚。

这下可好了,四川军区的刘着反叛归降蒙古,南宋的防御体系瞬间就就缺了一大块,反正是弄了个一地鸡毛。

就这样贾似道不但得罪了南宋境内的豪强和地主,也得罪了军人,甚至老百姓都不念他的好。

贾似道这个人呢又是个官二代,他姐姐是宋理宗的贵妃,所以这个人的身上有点吊儿郎当纨绔子弟的气息,你说这样的人他身上的黑点能少吗?

到了最后贾似道的战场失败,一群文人喊打喊杀。还是平时跟贾似道不怎么对付的皇后说了一句公道话。贾似道操劳了三朝,因此失败你们就要杀人,这不合适吧?

那最后呢这个利益受损的武将、士绅和豪强竟然在流放途中把贾似道给弄死了。

这还不算完啊,这帮无耻文人后来投降了元朝,元朝给宋朝修的史都是他们写的,你说能不把贾似道往死里黑吗?反正就是欺负死人,不会说话的。

一个病入膏肓,马上要死的人,医生用猛药帮他续命了十年。然后呢病人在一场手术中再次病危,你说这能怪医生吗?

你顶多可以说他医术不行,但是你不能说他坏呀!所以把贾似道这种失败的改革者和丁大权,秦桧这种纯纯的坏批并列那属实是有点冤枉。

但是成功的也是很多的开始改革的祖宗是管仲。他也是春秋各国变法的第一人,还是拉开了春秋各国变法图强的序幕。

淄博是2000多年前呢这里确实东周列国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就是齐国都城。

年轻就在这里齐国首相管仲一手建立了齐国的经济霸权,并且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贸易战场,帮助其我获得的霸主地位。

当时的齐国虽然是从姜子牙开始封国之后便是东方的侯国,也算是一个二等的大伙,但是齐国一直都不怎么强盛。

齐桓公上来之后,他接受了鲍叔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开启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管仲这个人从商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商业的事情非常了解他通过自己熟悉的领域推行的一种经济强国的改革措施。

管仲熟悉商业发展所需的土壤,所以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营造宽松的营商环境,减轻齐国各阶层的税收负担。

既然减轻税负,那如何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呢?管仲的答案呢就是官山海。

那这个官山海什么意思呢?就是开办盐铁国有企业,但是如果仅仅是搞一种国有企业,那就掉档次了那样既要自己组织生产,还要组织销售,劳累半天还收不了多少钱。

管仲的做法是资源虽然是国家拥有,但是开放为个人经营,也就是国家控股私人经营。其实就是后市的承包经营,或者说是包税制。

就这样,国家减税凝聚了人心,盐铁专卖的国家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官办私营也激发了齐国民间的市场活力。

毕竟能够进行承包的必须是有权有势的人,基本上就是只有国家的贵族才有这样的权利,所以也算团结了统治阶级。

第二步,管仲就开始利用产生的财富开始统一齐国的铸币。

当时包括齐国在内不少国家都通行刀币,但是这个刀币呢大多是民间铸造。私人铸币想当然都会知道成色会有不同。

管仲深知货币的重要性,于是就开始发行齐国官方的刀币,也就是造邦刀。

这种齐国通过国家的力量铸造非常精良,成色十足,用的都是上等的铜料。

要知道当时的铜可是战略物资啊,标准的硬通货,武器和武器都是用铜制造的。每个国家的从的多少是代表他的武力和经济财富等。

这个齐国铸造的刀币它没有面值也不分大小,因为各国当时各国制造的钱币模样不同,所以就和后世的金属货币一样,是按照重量的大小来为计量单位,但是购买力却是很惊人。

大约一刀币能买60斤的粟米或者5斤的盐。于是铸造精良的刀币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实际上管仲就是利用齐国盛产渔盐而人为的给齐国铸造的刀币规定了一个价值。

当然这个价值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规定的,你后面必须有能够对付起这些刀币价值的货物。

刀币促进了齐国通过经济的发展,并且让国家可以有效调配资源,有了稳定的经济基本和雄厚的财力。

经过一系列改革让齐国的商业和贸易异常,发达国家也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有了这些基本盘管仲开始为其他诸侯国亮刀子,而这里的刀子也就是金融战争。

首先呢贸易灭国战,是衡山之谋。

粮食和兵器两者在国家竞争中极其重要,既是民生所需,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管仲先是高价从各诸侯国收购粮食,同时高价从衡山国收购兵器,这样所有国家的粮食都源源不断地运往齐国。

而其他诸侯国看到齐国购买兵器,预感到齐国可能有不知道要有什么大动作?

而各种兵器的制作周期呢又比较长,所以也纷纷从衡山国购买兵器。

衡山国突然收到这么多订单,一看这个利润很丰厚这事我们发了。

所以呢咱们纷纷放弃了粮食生产来保证兵器订单的交付。

而这个时候呢缺粮的衡山国只能高价从齐国来买粮,甚至到了财政破产的地步。

然后齐国突然进行贸易管制,并向衡山国宣战,这个时候全天下的粮食几乎都在齐国了。而且衡山国不但国内粮食短缺,而且兵器都被他们卖了,面对气势汹汹的齐军兵器也来不及制造,最终的衡山国只能举国投降。

如果说衡山国是个小国,所以表现拉胯,那么来看一看当时的大国鲁国。

鲁国呢盛产鲁缟。这是优良的布料和对口衡山国差不多。

管仲先是下令提倡用鲁缟来做衣服,人为制造了一个虚假的市场。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鲁国,商人们开始大量的像七锅贩卖。鲁国人看到有利可图纷纷放弃生产粮食投入到鲁缟生产。

当年鲁国的粮食就减产,接着齐国突然停止购买鲁缟的同时大幅提高粮价。

这样造成了鲁国的出口售价收入骤减,同时呢还要求着结果以高价买粮。

通过管仲这样一折腾,鲁国在政治上也无法和齐国对抗观众主持发动了对多个国家的贸易战,击垮了对手。

清晰用本国的需求来调动其他国家的产业发展,让其他国家为了追求利润,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然后突然改变国际贸易规则,造成敌国的经济瘫痪,最终迫使其政治上臣服。

那有人就会问了别人都看不出来吗?别人都是傻子,当然能看出来,但是拦不住人性的贪婪,要知道断别人的财路,搞不好垮的更早。

重商主义也是有反思的,结果呢慢慢变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民富而不强,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失败者。

管仲的经济改革虽然成功,但齐国却成了七国争霸中的失败者,但是另一个和他采取相同策略的人,却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机器。

富裕的财政,强大的工业,垄断性的贸易,强大的货币,极富进攻性的军队。

看到这些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会以为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营国或者是俾斯麦之下的独国。其实都不是,这是诸葛亮治理下的季汉,也就是蜀汉。

东汉末年弱势的中央政权和强势的地方共同作用导致了帝国财政和金融体系的崩溃,当时的经济到了什么地步啊?后汉书的记载是这样的,谷一石50万。

当时益州有钱的你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吃掉。

当时的季汉集团占据益州天下九州之一。蜀汉国人口和土地进了大大少于曹魏和东吴而且财政和物产也不如两地丰富,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季汉集团还能对北方发动一轮又一轮的军事进攻。

作为管仲的信徒,汉集团的丞相诸葛亮通过在工业贸易和金融上发力,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启动的经济支撑。

诸葛亮经济改革第一步立法。用立法来严格规定季汉所有臣民的权利,反垄断意志坚定,刘备有未来之前益州的法律是松弛的。这对平常的老百姓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当时的世俗豪强大族可以凭借手中的资源任意欺凌压榨老百姓。

为了营造公平的环境,诸葛亮着手立法,蜀科就这样出台了。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的记载,蜀汉执法严峻,但是公平公正,百姓不怨。

蜀科的执行,也让季汉政权限制了益州的世家大族,为百姓提供了保护。政令通达为执行下一步推行国家战略奠定了基础。

诸葛亮治国第二招,兴修水利,稳定农业基本盘。在国家竞争中,粮食可以说是安全的底线了。

如果没有粮食安全,国家可能陷入内乱,更不可能制成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而水利是农业命脉。诸葛亮在政令通达的情况下,组织人力物力开始在属地兴修水利工程。

并设置专门管理都江堰的官员,为了保证都江堰管理政策的延续性,还制定了法律内容详尽程度令人惊叹,其中清淤的日期,掏挖深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当年用于清淤维护的标志,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识器换。蜀地水利工程的修筑和维护保证水利工程的完整是益州的农业发展和粮食产量为后续的军事提供军事行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诸葛亮治蜀第三步,发展工业盐铁专卖。

蜀汉一郡之地,对抗北方的曹贼还要防备江东的孙权。虽然蜀汉大力发展农业,但是与掌握北方的曹操和江东孙权相比农业还不行。

当时的益州有三种重要的资源,盐、铁和蜀锦。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诸葛亮决定大力发展工业,首先是制盐业推进开凿新盐井型,还首创了火井煮盐。

啥意思呢?就是用天然气代替木炭做燃料,当时三国时期都是煮盐,所以用天然气就比用柴草和石炭的成本要低很多,而且效率那是大大提升。

然后是钢铁工业,倡导先进的冶炼技术,多次下令要求在制作东西时反复锻打。提高冶炼水平,是生产出来的兵器和农具经久耐用。

冶炼基础的,不断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让蜀汉军队的军备水平也超过了曹军,冶铁也是关键的一项。

诸葛亮将蜀锦产业提高到了战略高度,积极推广纺织业发展,专门设置锦官负责蜀锦的技术推广,生产,销售等环节。

指蜀锦从产量,质量到价格都极具竞争力,进一步挤占了魏吴两国国内的纺织业市场,到这里其实都只是打了个基础。

《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

蜀汉政权之地屡次发兵暴打北方强权,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次发动战争都要消耗大量的财物。

蜀汉如此频繁的军事行动靠的是什么?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是靠工厂产出都是不够的。

蜀汉靠的是贸易和金融带来的巨额财富,蜀汉集团丞相诸葛亮通过一系列改革打造了稳定的农业性转态和发达的质量优良冶铁工业,和纺织工业。

不过这些东西只是基础。接下来才是诸葛亮经济学真正的杀招主力,通过贸易构建金融霸权。

诸葛亮先是通过打通了兰州和蜀汉的贸易交流,构建了一个大的经济内循环。

在此过程中输出基础设施和先进产能大大提高了益州的茶叶产量。

就是在这个时候茶叶由诸葛丞相从四川带入云南的,诸葛亮通过七擒孟获等手段征服了南中、犍为当地的豪强和部落首领。

云南人民还尊诸葛亮为茶祖,为此沟通西南,西北的茶马古道。

而另一方面,东汉末年的门阀世族会所几乎都有窖藏物资的习惯,他们像过冬的松鼠一样不断搜刮。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蜀锦非常推崇无畏,魏吴两国的世家大族和功勋武将根本无法拒绝蜀锦这种奢侈品。

而蜀汉却奉行廉洁节俭之后,所以蜀锦在属地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因为这都是用来收割别人的。

光凭借蜀锦贸易还不够,接下来就更厉害了,诸葛亮主导发行的直百钱。

值百钱啥意思呢?就是因为值百钱以一枚铜钱的重量,可以买原本100钱的东西。

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发行大额钞票。现在很多人说这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这都是因为不了解值百钱的发行机制,首先值百钱的铸造非常精良,纹样精致,字体规整而且用料非常的足。因为当时一周控制着国内铜的产地云南。

值百钱而且不止四川用,还广泛分布到全国,会在东吴的墓葬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值百钱。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诸葛亮利用蜀锦贸易构建了一个强势的蜀锦值百钱贸易体系。

值百钱和蜀锦贸易是挂钩的,如果你想购买蜀锦只收值百钱。

为了购买价格昂贵的蜀锦不为两国的商人只能向蜀汉输送包括粮食等各种物资来换取值百钱。

而蜀汉再用这些物资作为军用来北伐。因为当时的世家大族对蜀锦的需求量相当大。所以对于可以购买书锦的值百钱的流通就相当广,值百钱是妥妥的国际货币。

那蜀锦威胁这么大,魏蜀两国不会都不知道吧?当然知道了,曹丕还公开抵制过蜀锦,曹丕说蜀锦质量底下是土狗采用的东西要求魏国的世家大族不要购买。而且行政命令全面禁止蜀锦贸易。

但好不好用市场说了算,至于是不是资敌这从来都不是豪强大族的考虑的事情,这样反而助长了蜀锦走私。

在三国中蜀汉政权国力最弱,控制地盘儿最小的时候,诸葛亮正是通过蜀锦值百钱发行体系,利用贸易同创汇。再拿吴魏两国的财富收购战略物资,武装汉军攻打曹军。

所以强大的贸易和经营体系除了要有坚实的实业基础,更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和严密的法律体系。

同时这样的贸易体系还要有一颗公正的心和无私的领导人。在诸葛亮病亡五丈原之后由于蜀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私心让这个体系所产生的利益没有完全用于军事斗争。

这就造成了蜀汉政权以攻为守的军事策略的破产,是曹魏腾出手来进攻蜀汉政权。在邓艾的偷袭之下,蜀汉政权灭亡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