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寒食节243(1 / 2)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寒食节虽然禁火,但得宠的官员却可以得到皇上特赐的烛火,家里轻烟缭绕。

诗中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同时暗含委婉的讽谏。全诗重在描写景物,以白描手法写实,结构严谨,蕴含多重转折,用笔含蓄,寓意深远。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

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汉丞相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明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

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在粮城的祖神道到了庙宇的前面。林夕正按照三师兄玄章的安排一步步的进行祭祀仪式。

今天是个大日子,早上练完功以后,林夕洗了个澡然后换上了白色的中衣,青白色的袜子和黄色的麻鞋。就是用麻编织的草鞋。然后就被三师兄吩咐一些注意事项。

让我们两人披散着头发五心朝天的坐在寺庙里观想吐纳。师兄在屋里院外忙忙活活准备着仪式所用的物品。

到了天色微明的时候,林夕被三师兄引领来到了祭台之上。

祭台上摆着一个牛头,一个猪头,还有一个羊头。

台下供桌下一铜蜡台和铜香炉都擦干干净净。烛台里点着香烛。香炉里燃着三炷香。

林夕穿着他改良过的主神道的道士所穿的背一个红葫芦的道袍,脚穿麻鞋,站在供桌前。

玄章转身拿起了三炷香在蜡烛上点燃,插到了香炉里。然后转身面向的人群喊道:“跪”

林夕跪倒在面前的蒲团上。

“叩”

林夕趴下冲着祭台磕了三个头。而林夕身后的所有人,同时跪下叩头。

“兴”

林夕又站了起来。同时身后的人也直起了身,但是他们并没有站起来。

“跪,叩,兴”在三师兄的指挥下。同样的动作林夕又做了两遍。

大师兄又喊道:“传……新火……”

只见四师兄玄枢和林长申转身从旁边的屋子里抬进了一张四方桌子。

三师兄向四方桌上放了一个碗,碗里装着一碗水。玄枢端上一个盘子,里面放着几根针“引……新火……”喊完三师兄推了林夕一下。

林夕满脸无可奈何神色转过来面向桌子。

四师兄往桌子上放了个香炉,上面燃着三炷香。四师兄和三师兄各拿了一个烛台,放到了香炉的两边。

林夕手里拿着一把桃木剑。剑上穿了一张黄裱纸的。林夕把黄纸在蜡烛上点燃,脚下踩着禹步。手里的剑随着脚步上下摆动。脚下不断的使劲踏着地,地上的浮土随着林夕的脚步飘散在空气中了。

林夕围着桌子转了两圈以后,嘴里叨念着听不懂的咒语,用桃木剑的剑尖插入香炉中,挑起一些香灰。在碗上一抖。

然后是嘴里念念有词,把桃木剑桌上一放,然后两手往火烛上一指,两团火焰从蜡烛上翻飞而起。

然后接过三师兄递过来的一个碗,喝了一口里面的东西冲着燃烧蜡烛一喷。

从林夕嘴里喷出来一股火焰,窜出有三米多远。林夕喝一口喷一次,连喷了三次。最远的有两丈多长!

围观的人群都睁大了眼睛,望着林夕充满了崇拜。甚至人群中还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声,“好。”

还有不少人把手中的铜钱扔到了林夕的脚下。

让主持仪式的玄章道长差点鼻子没有气歪了。不过这也没有办法,这里面的秘密,台下的人都知道。

甚至林夕在蒙学上亲自给那些在蒙学里上学的孩童都曾经详细的演示和讲解过。所以一个有神秘感,并且严肃的仪式就变成了集市上的杂耍表演。

三师兄接着喊:“……天尊赐……火……”

林夕伴随着,宣章的这是吆喝。他突然冲着放在祭台上的那碗水,喷出了水口入的火焰。

那碗水就被林夕喷出的火焰点燃了。这是围观的众人口中都传出了欢呼之声。

这是祖神教在创建以来进行的第一次的祭祀。

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全体教徒都聚集在庙语前面。看着林夕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祭祀。

祭祀完毕之后,林夕将祭台中那我燃烧着的火焰的水点燃了祭祀的祭台。

这是围观的教徒身份,用手中的油灯。在火堆上取回了一盏灯火然后便纷纷离去。这就是玄章给祖神教规定的请新火仪式。

林夕师兄弟三人和林长申站在火队的两侧分别向左右转,深深的鞠了一躬。

众位教徒取新火时也向四人还礼。待四人们直起身子仪式就结束了。

虽然这场祭祀并不完美,但好歹也没出什么大纰漏。

这场祭祀缘由还是出于对祖神教各种规则的制定。

三师兄把林夕提出来的欢聚活动改成了正规的祭祀。并选定了几个日子分别是冬至、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

当时林夕问玄章为什么不选择元旦?

三师兄说:“咱们是为了聚集人们进行祭祀,而不是耽误他们过节,所以就不能选元旦。咱们如果选元旦的话,那是讨人嫌。”

然后林夕便提出亲密,如果是这个说法,清明也不太合适。

玄枢当时提议准备选择上巳节。因为清明之后就是三月三上巳节,现在过的人少了,但至少在唐代他还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

杜甫就写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在杜甫之前,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过一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就是公元353年的上巳节。怎么判断这场剧会发生在上巳节呢?人家一上来就写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修禊是干什么事儿呢?就是修禊是上巳节的习俗,按照书上说呢指出在求禊的祭祀活动。

是为了消除不详而在水边进行的仪式,这个仪式怎么进行呢?

论语里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意思就是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做好了,大人和孩子们结伴而行,先到以水边沐浴,再去祈雨时用的鱼台上吹吹风,最后一路唱着歌回家。

也就是说在上巳节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去玩耍,大人们饮酒作诗,小孩子在水边玩水,每个人都很快乐,这是跟清明挨着的。

上巳节在清明之后,所以不太合适。

但三师兄玄章说其实在清明节前还有一个节日,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两天。

在这一天人们会把火种都熄灭,吃冷食,等到清明当天再点燃新火的活动这样可以接上清明的祭扫活动。

我们可以把这个请新火的时间再提前一天,放到清明节的头一天,就这样这个寒食节的祭祀活动便决定下来。

具体都是由玄章师兄负责,但是经过几人的协议推举林夕来主持祭祀活动。

唐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写的就是皇帝给大臣们赏赐火种,因为古代他们把旧的火种灭了之后,新的火种也是一种珍贵的赏赐。

因为这种寒食节祭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宗教改革。

为了不触及人民的人们的利益和习俗,所以都是在传统的节日中选取的。

而且改动也不大,只是把传统习俗规定的更具体而已,这样就是避免抵触。

改革在历史上很多,但是失败和成功的都有。失败的比较著名的就是王安石变法和贾似道改革,因为这两场改革之后,北宋和南宋就垮台了。

在明朝的国家王安石还稍微好一点,贾似道简直被人黑的不要脸。

两者都是宰相级别的高级官员总得了解一下这个人的施政方针。王安石虽然改革失败,人们总算承认他的私德很好。贾似道贾四道被黑的体无完肤。

其中贾似道的财经政策总体上并不复杂,其实就两条。一是国家收购公田作为军费来源,二是军队反腐。

看到没有贾似道两条改革其实都是围绕军队展开的,为什么?

因为当时南宋的战略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军事行动又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问题是这个时候大宋的财政已经摇摇欲坠了。

为了筹措军费只能滥发纸币,然后从农民手中买粮,这个已经也不大问题,是江南地区的地盘人口没有太多损失啊,怎么会税收紧张呢?

这里需要顺便说一下宋朝不禁止土地兼并,实际上就是因为大量土地被兼并的权贵豪强的这帮人呢又有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导致了国家税收下降。

宋朝的民间富人墓葬和王候一样美轮美奂,他们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就是这帮人截流了普通老百姓税收,供养的军队反手还得从老百姓身上刮钱。

贾似道面对的就是这么个烂摊子,老百姓成穷鬼了,你说该拿谁开刀?穷鬼没有钱了。

这个贾似道的公田法,说白了就是不再花钱买粮了,而是直接买田,再把田出租出去收上来的租子当做军费。

朝廷直接买地从谁手里买的,谁有地就从谁手里买,而是那些官员以及各地的豪强除了200亩的土地,其余的土地必须要卖掉1/3作为公田。

然后国家再把公田租给农民,公民直接把钱交给国家,作为军需物资。

贾似道还自己主动捐钱15000贯作为表率,最初的公田法只是在广西进行试点,结果呢很成功。

然后就开始推广,但是这种动人钱财的改革能顺利推行,那才是奇怪。

原本按照贾似道的设想只购买大地主多余的土地,不涉及中小地主和农民。

结果行政系统层层指标压下去,就变成了每家除200亩之外,其余的土地都要卖掉1/3给官方,到最后甚至是变成了全民都得卖地。

本来这么多人出来麦田国家如果能给充足的补偿也没有什么事情。更严重的是买地资金不足,所以官方就拼命压价,成交价甚至第一次市价的20%,这个显然就引起众怒了。

贾似道一看不妙,甚至想辞职,但是公田法毕竟大大缓解了朝廷财政紧张。

因为大宋的老板宋理宗还是有脑子的,马上跟贾似道哭诉,你老要是走了这么大的财政窟窿,谁来补呀?

那是呀,谁来补啊?到满口仁义道德君子还是大口还是吃空饷的军阀。

贾似道第二刀就砍向了军阀打算法。说白了就是查找南宋的军阀,一个个都是吃空饷吃的富的流油。

贾似道虽然是进士文官出身,是人家是能领兵打仗的,他本人也是南宋名将孟珙推举上来的。

贾似道和这种忽必烈对货账虽然说没打赢但是也没有输。

贾似道也领过军知道手下的这些将军具体的本事怎么样对他们的家底儿也都了解相当清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