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师生林一林 第四部分 淇水边 3725(2 / 2)

林一林又认真地翻开了试卷,正如孩子们说的那样,批改一至四次不等,满分打在最高的方格里,没有全对孩子的得分,是一格一格增加的,成绩都在不断地上升。

林一林在看试卷时,徐局长随手打开了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本,无意中读到了孩子这样的话:“梁老师说我们得分的格子就像一级一级的台阶,走好每一步,我们就能越走越高越走越远,走进中心学校,走出大山,走向成功,成为对家乡对人民对祖国有用的人。”

徐局长不愧是细心人,办公桌上正好有一把学生尺,他用心地量了量那些方格的大小,只有一厘米的长度和高度。

“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台阶,也是世界上最感人的台阶。”徐局长感叹道。

“林一林,你的工作非常细致全面,这样的老师,你都知道。说明你工作尽职尽责,深入彻底,心在基层。”林一林被局长表扬得有点不好意思。

“跟梁老师相比,很惭愧,差得远了。我们下来,并不完全是为了检查工作。有时候也是向老师和孩子学习,教学相长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林一林话说得很真诚,他平时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所以,林一林所到之处,老师孩子都比较喜欢他。徐局长当然有所耳闻。

“这样吧。我们就不打搅梁老师了。你给她写个字条。”

林一林按照局长的吩咐做了:“梁老师好。我是陪同徐局长来看你的。你扎根山区,关爱留守儿童,令我们非常感动,让我们深受教育。谢谢您!我们悄悄地走了,正如我们悄悄地来。”

林一林他们没有再打搅梁老师的教学,给她留言后,悄悄离开了。走至山口,徐局长回望山坳里红旗飘飘的小学,心里满是感动。他深情地说:“一厘米长度和高度的台阶,肯定是世界上最小的台阶,但这最小的台阶上却矗立着一位乡村教师最大的爱心。”

“徐局长,你说有这样的老师,会有什么样的中心小学校长呢?”

徐局长说:“我只是在校长论坛上,看到过他的形象,听到过他的演讲。他平时的工作和为人,我还真的不太了解。我们再到中心小学去看看吧。”

三和中心小学坐落在龙山脚下,有一栋明德教学楼(王永庆参与捐资建设的)。徐局长他们突然到来,让中心小学的袁校长很激动:

“徐局长好。欢迎你们到山里来指导工作。”

“你上次参加校长论坛即兴演讲,讲的题目很有诗意,叫《山的情怀树的风采》。虽然因为普通话方言太重,没有得到一等奖,但朴实无华,真情感人。在场的县高官,把你列为第一名。你是哪所师范哪年毕业的?”徐局长站在教学楼前,眺望着连绵不绝的龙山。

“我是1981年嘉山中等师范毕业的,一直就在山里。我喜欢大山,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袁校长憨厚地说。

“不容易。坚持就是胜利。在这里你可以教育几代人,为师一生,造福一方,绝对不亚于为官一任。教化的力量,往往胜过行政手段。袁校长功德无量啊。”徐局长望了望林一林,“这样说,林一林你们是师范同学了?”

袁校长说:“我们首届嘉师,就两个班。林主任一班,我二班。两个班就像一个班一样,教室是连在一起的。不过,林主任那时候年龄比较小,跟女生住在一起。”

“再小,也不能跟女生住在一起。那时候你们都是十五岁左右,怎么能跟女生住在一起呢?”徐局长疑惑了。

“不是。是跟女生住在一排。男生宿舍不够,女生少,宿舍多出来好几间,他们就被安排到那个区域了。”袁校长赶紧解释。

林一林补充说:“我们首届就招一百余人。女生加起来,才十个人。”

“女生金贵,我们当时在林校,女生更是凤毛麟角,有几届,全是和尚班。”说到男女生比例,徐局长笑了。

“徐局长,到我们办公室坐坐吧。”袁校长邀请。

“我们到老师办公室看看大家,就回去了,不影响你们正常工作。”

在回来的车上,徐局长对林一林说:“根据县里的设想,教师节前,要拍一部教育宣传片。你就以袁校长和梁老师的事迹为原型,写一个《山的情怀树的风采》的脚本。”林一林当然愿意,表彰中有他的师范同学,也是对嘉山师范的肯定。

在那个电视报道中,林一林加进了一首儿童歌曲《山里的老校长》,为专题片增色不少。

林间一片小山岗,建着三排砖瓦房;挂着铜铃的松树下,总是站着我们的老校长。

我们的老校长,几十年履历就一行;他领着我们渡过知识的海洋,自己摇着空船回到老地方。

他是留守儿童的爹和娘,他是大山深处的文化墙。

千年银杏青又黄,老校长两鬓已染霜;他行走在已经苍老的故乡,身影就像一道山梁。

山里的老校长,依然很慈祥;永远不变的笑容,就像山里的阳光。

山里的老校长,我们的亲爹娘;永远不变的勤奋,是我们的好榜样。

时隔半个月,徐局长再一次把林一林叫到他的办公室:

“最近太忙,我抽不开身,你再去山里看看,我不放心那些孩子。”林一林在心里说:“局长真是自作聪明而又十分多疑。”他只敢在心里这样想,行动上,他很快落实局长的指示,径直去了山里。林一林没有惊动校长,直接去了食堂。烧饭的大嫂上一次只顾跟局长校长说话,没注意林一林这个随从,因此大嫂根本不认识林一林。林一林心里想,也好,作为一个陌生人,没有防范的谈话更加真实。

“大嫂,孩子们在学校食宿怎么样呢?”林一林用远方回乡打工者的口吻无意地问。

大嫂并没停下手中的活计,忙碌着说:

“住是没有问题的,有厚厚的草垫子,有厚厚的棉被,暖和着哪。现在每个孩子每天一个煮鸡蛋,热乎乎的,香喷喷的,营养好多了。那天来山里看望孩子的教育局局长,肯定是农村长大的人,心思细密着呢。说句丑话,原先那局长是怕我这个炊事员克扣孩子们的伙食,坚持要煮鸡蛋,反复说还是煮鸡蛋好,我也不傻,我知道局长是对咱不放心。但他对孩子是真心好,明明白白。那位局长存这份心,我虽难过但不怪他,从心里感激他,现在能这样无微不至、真心关怀乡下娃的大干部不多见了。虽然我每天为变着花样煮什么样的鸡蛋头疼,但我心里高兴,看着娃们手握滚热的鸡蛋,脸色红润容光焕发,我内心很满足。我又开了一块荒地,要种更多的蔬菜,开春,孩子们就能有充足新鲜的农家菜吃了……”

林一林很感动,他卸下伪装,真诚地对食堂大嫂说:

“谢谢你。等过年孩子们的家长回来了,叫他们合伙请您吃饭。我就是徐局长派来的,他不是不放心您,是叫我来看看孩子们住得是否暖和,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

“你们都是好人,如果干部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你们才是党的好干部,乡亲信得过的人。”大嫂擦了下眼角,不知道是揩去的是汗水还是泪水。

“如果我们在语言上对您有什么冒犯,请大嫂谅解。”

大嫂用围裙擦着手,脸上满是笑容:“不怪,不怪。善良最重要。”

回到局里,林一林把大嫂的话跟局长说了。徐局长抱着头久久地靠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

“我们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为了孩子,无形中伤害到大人,好在她能理解我们的苦心,真是难为她了。这样的好炊事员,要长期聘用下去。”

“徐局长,不是我当面夸你,你官当得越大,心就越细。”

徐局长苦笑着:“你是夸我,还是损我?你的弦外之音是,如果我是检察官,世上就没有好人了?林一林啊,我们都是苦出身,我们那时候再贫苦,父母都在身边陪护着。现在的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分离,想着就心疼啊。要是有一项好政策,家长不出远门打工就好了。骨肉分离,会造成亲情缺失,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老师的陪伴永远不能代替亲人的陪伴啊。”

令人欣慰的是,周主任、王校长、李校长、韩主席、梁老师等一众熟人的孩子,在“教师子女都不愿当教师”的尴尬时段,受父母精神感召,孩子们依然执着地选择报考师范院校,后来都成为非常优秀的教师。

易春海和居敏莉最终都就职于孔子学院,他们是著名学者、爱国使者,两人终生倾心传播中华经典文化,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青和凤安当年的那一批老同志,选择参加了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成为最美志愿者,继续发光发热,心如锦绣,余霞成绮,备受称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