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师生林一林 第二部分 凤安区 2416(1 / 2)

24.以学为主

林一林没有受到处分,引发了教育界的各种猜测和议论。有人说他有很深厚的社会背景;有人说他本身就没有错误;还有人说,除了林一林之外,全县再一没有人愿意到凤安来当小学校长,除非把这所小学撤掉,但这是区政府所在地,小学是永远都撤不掉的。

南江村小学搬迁新建了,校长由原来的教导主任接任。事故之后,人们发现林一林不是小了,而是老了。半年时间好像老了十岁,变成了一位沉默寡言的小老头。这种形象可能一直保持到他退休,人人都知道长相老的人不容易老—因为他早就已经老了。更可怕的是,林一林再也没有惊人的记忆力了,好像他那特殊的记忆功能随着山墙的倒塌土崩瓦解了,好像他那非凡的记忆水平随着那个亡故的孩子,一道离开了人世。林一林虽然还是温文尔雅,满面笑容,但他内心的愧疚与忏悔,永远也不会消失。

辅导区的建校工作基本完成,林一林回归到普通老师的角色,每年教毕业班的语文。县级的校长会,他大多数不参加,请成校长代为出席。他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许多人认为,那个全县最小的校长不存在了。

然而,不久,教育系统的人看到了另一份通报,全县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结果通报。林一林的名字在这份通报中出现了四次。

凤安区中心小学包揽了这次比赛的前三名,还获得了团体第一名。指导老师全部是林一林。教委书画办的黄主任只主管书法这一项,他身体不好,不常下乡入校,对林一林并不熟悉,比赛结果出来之后,他就问其他科室的人:

“你们认识凤安的林一林老师吗?”

“他是全县最小的校长,24岁就当校长了,你不认识他?”

“现在认识了。你们说一个校长他能有时间指导学生写字吗?”

“这个我们就不太清楚了,听说他一直在教毕业班,也不知道他哪来的时间。”

“我要到凤安区中心小学去看看这位校长。他居然把我们小学硬笔书法的大奖全部拿完了,而且指导教师全是他。校长有时会把老师的教学成果占为己有。”黄主任自言自语地说。

五月天,黄主任还穿着棉袄,他不认识林一林,林一林认识他:“黄主任好,您怎么来了?”

“被逼上梁山的,你把陈小林、汪芬芳、黄立林几位同学叫来,让他们带本子和笔来。”这几位同学都是林一林班的学生,很快就到齐了。

“你们几位小朋友,现在默写《石灰吟》,我不是考你们古诗,我是考你们的字,所以你们要工工整整,一笔一画地认真写。”

三个孩子就在教师办公室里认真写起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孩子们不仅写出了诗,还注意了行款格式,写得又快又好,显然是经过训练的。

“你们参加全县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指导老师是谁啊?”“林校长。”异口同声的回答让黄主任很高兴。

“那他是用什么时间教你们的呢?”

这次三个孩子有礼貌地举手发言了。

“林老师教我们语文,我们一个班的同学都参加了书法比赛预选赛。我们练字时间,就是下午的写字课。”

“有时候,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会用早读时间。林老师的字写得漂亮,我们平时就模仿他的黑板字。”

“用早读时间,就是进行班内比赛,我们一共进行了三次。三次总分相加,排在前五名才能参加县里的比赛。”

那你们班另外参赛的是还有哪两位同学。

“是周小舟和林一丹。”

“林一丹是林一林校长的弟弟吗?”

林一林回答:“不是,碰巧了,我的名字是小学老师起的。我是南山乡人。”

三个孩子面试笔试结束,回教室去了。

“黄主任,您第一次到我们学校来。到我们各个教室看看吧。我们写字教学是弱项,指导写字的老师就更少了。他们重视写正确,忽视了写规范美观。有一次,我到靖江城东小学去参观学习,给我的震撼很大,全校师生,个个练字,整体水平很高。”

“是要到你们的班级看看。你们留出下午20分钟给孩子们学写字,难能可贵。那个写《神鞭》的冯骥才,他也是画家,到日本看人家的字写得那么好,他都不好意思签名留念啊。据说他回国就发奋练字,现在大有长进。”

林一林带着黄主任看了所有教室,黄主任主要看了课表上是否有写字课。看了老师的板书和学生的作业,特别看了林一林班级的黑板报。

“这黑板报上的粉笔字是你写的还是学生写的?”

“我们班每期板报都是学生轮流出,我没有时间管这么细。”

“不简单,你们班学生的整体书写质量绝对高于全县书写水平。”

林一林挽留黄主任在凤安吃工作餐,黄主任婉拒道:“我这个药罐子要回去吃药,饭店的佳肴,我可能是永远不敢享用了。我不虚此行,你名不虚传。”

黄主任亲临学校,现场核实之后,才怀着激动的心情下发了比赛结果通报。其中有一句话被办公室主任用笔划掉了“一位正职校长,能坚守教学第一线,忠诚传承祖国书法文化,亲自指导学生写字,而且取得了包揽一等奖的突出成绩,这种精神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黄主任又在横线下面加上了重重的恢复三角符号。

看到通报以后,小学语文教研负责人孙主任专门到教委分管人事的汪主任办公室,询问林一林的情况。汪主任原来是初教科科长,与孙主任同在一个科室。因为初教工作成绩特别突出,小学班主任建设在全国具有深远影响,还编辑出版了三册《小学班集体建设指导》丛书。后来,汪科长升任教委副主任,孙主任升任初教科语文教研负责人。

“汪主任,听说凤安区中心小学那个林一林,语文教得很好啊。”

“我在初教科的时候,他在柳青小学,一次我到学校检查,无意就坐在他

的办公桌前。我信手翻看了一下桌上的学生作文本,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没想到在那个村级小学,还有这样优秀的语文老师。无论是总批眉批,都言简意赅,恰到好处,个性化评价,针对性很强。我又看了他的备课笔记,字写得很漂亮,备课有自己的思想。后来我看到他时,又吃了一惊,像个孩子一样。听葛校长说,他是嘉山师范1981年毕业的中师生,如果乡村新老师都像他那样,就有希望了。”

“听说他现在当校长了,这么年轻就当校长了?”

汪主任叹了一口气:“他1987年在柳青辅导区当教导主任。学期中途凤安区里给我们教委打电话,非要把葛校长换掉。林一林就是学期中途被强迫调到凤安区中心小学去的。上次南江村小学校舍出了问题,他受到的打击很大。但最近听黄主任说,他教书还是很不错的,说明这些年,他的教学主业没有丢掉。”

“我想去凤安看看,如果确实还不错的话,我想在那里召开一次教研现场会。”

“你先去听听课,视情况而定。凤安这些年一直不平静,帮助他们走上教学之路,潜心教研,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初教科的孙主任来到了凤安区中心小学,那是个星期一,校长室的门口照例要挂着一周工作的小黑板。

“门口小黑板上的字是谁写的?”孙主任问办公室里的韩会计。

“是我们林校长写的。这一周工作布置,他来了以后就这样做了,雷打不动地坚持了好几年。”

孙主任说:“这小林校长的字写得还挺漂亮的,他是属于我们县校长中的少壮派。今天他在哪里?”

韩主席说:“他在上课,他一直教五年级课。这在全县校长中也是不多见的。他教的班,学生都是分班时别的老师不要的。”

孙主任说:“我们先顺着教学楼去巡课,不进教室,就顺着在走廊上听听。”

韩主任就陪着她从楼下走到楼上,最终在林一林的教室门口停下来了。

“孙主任好,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等你上完课,到你办公室再说吧。”

“好的,好的,我下课就来。”他在上《小英雄雨来》。孙主任他们转身

离开的时候,就听到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林一林擦了擦满手的粉笔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孙主任坐在长条木椅上。

“我今天来,是想在你们这里召开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会,范围面向全县各辅导区,上两节语文课,然后研讨。我就教学实践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跟与会老师交流互动,林校长,你看这样安排行不行?”

“我们学校从来没有承办过这样的活动。孙主任,您看这样好不好,我上一节语文课,叶老师上一节班会课。请负责教学工作的成校长介绍一下我们辅导区开展教研活动的总体情况,然后研讨,再听您的总结报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