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东归58(1 / 2)

  我同婉儿一起上前细看,三个沉香木的往生牌位上,字迹清晰可辨。

  我当然识得,其中两个是我在荐福寺时,为隽娘和我失去的孩子所立。

  至于另一个,“李二郎明允”几个大字明晃晃地现于眼前。

  我在脑中尽力回想那一日的情形。

  婉儿的确与我一同去了往生殿,似乎……她也嘱咐了小沙弥所立牌位之事。可是,她怎么能有这么大的胆子,瞒着太后为李贤立往生牌位?贤首国师与慧苑,难道也不知么?

  “婢子本是回长安服丧,原想将生母牌位供奉在荐福寺的往生殿”,宜孙在旁不疾不徐地说,“却不想竟然发现了这些,命人查过之后,才晓得是上官才人和韦娘子私立的。”

  “皇室近支,牌位确实不能私立”,太后的声音里听不出怒意,倒颇有些兴趣,“团儿,你便先说说,这都是谁吧。”

  “太后”,我急忙跪下,拿起身旁隽娘的牌位说道,“这是庐陵王的三郎李重俊的生母,她曾是我阿姊的贴身侍婢,却在东行洛阳……”

  “你不用解释,我记得她。”还未说完,就被太后打断。

  一瞬的疑惑拂过,太后怎么还记得隽娘的事,她可是连半分名位都没有。

  “我看这另一个倒颇有意思。”太后笑着说道。

  心中掂量几分,明白今日宜孙不光是冲着婉儿来的,而是连我也在其中。那她当日许诺不将我小产之事告知太后,恐怕也早不作数了。

  眼睛不自觉地飘向牌位,双手忍不住轻轻触摸。这件事已过去四年有余,委屈和伤痛也被时间消弥大半,而如今突然撞上,心头猛地抽搐。

  我感到眼泪的冰凉划过脸颊,伏身叩首,“回太后,这是我未曾出世的孩子。”

  一双温柔的手将我扶起,婉儿揽着我,不住地轻拍我的后背。

  原本端坐的太后,身子竟微微前倾,片霎之后才叹了口气,“我见往生簿上写着生父李氏、生母韦氏,便猜到了。是什么时候的事?”

  “文明元年,三月。”

  想了想,怕太后多虑,又急忙说道:“那时双亲故去,团儿是伤心过度才身子虚弱的。”

  太后静默良久,方吩咐道:“既然宜孙带回了长安,就不必送回去了,叫怀义立在白马寺便是。”

  薛怀义是太后近日的新宠,本名冯小宝,太后因其出身低微便命驸马薛绍认作叔父。后又令其出家,法号怀义,如今已是白马寺住持了,连乾元殿改建明堂的事也由他负责。

  我虽私心里想将牌位供奉在贤首国师和慧苑所在的佛授记寺,可太后既然已经明说,我便也不能再违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