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斋会(1 / 2)

  王贺骋:“……”

  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如此诡辩之言。

  偏偏这群孩子哭得乡民以为自家孩子被欺负了,纷纷朝这边赶来。

  王贺骋好面子,不想在乡人面前丢如此大的脸。对他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便丢了一吊钱在地上:“我赔给你们总可以了吧?这吊钱足够你们去买十个马毬了。”

  年幼的孩童自然还是想要他们的小破毬,可年长一点的孩子却已经懂得衡量钱和小破毬的价值,捡起钱后,立马就不哭了,欢天喜地地带着伙伴们去分钱。

  崔筠对王贺骋败家的认知加深了。

  只是,若不是张棹歌,王贺骋这样高高在上的富族子弟未必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自然也谈不上赔偿了。

  张棹歌舒坦了。这才对嘛,她今天不痛快,总得给别人找点不痛快才痛快。

  解决掉烦人的小孩后,王贺骋又把注意力放回到张棹歌和崔筠的身上:“你们是什么关系?”

  崔筠道:“王家郎君问这话前,不妨先自问,这与你有何关系?”

  王贺骋对崔筠的态度早有预料,并未置气,他略矜骄地对张棹歌说:“我乃襄州王贺骋,字无纵,你是什么来历?”

  前几日在鲁阳关口自报家门是为了配合勘验,今日则算是私下第一次打照面。

  “张棹歌,关中人。”

  王贺骋哂笑,连出身都不肯提,只怕在从军之前是从哪儿逃荒来的流民吧!

  一个连祖籍都不敢提的庶民,还妄想同他争崔七娘?

  第23章 斋会

  意识到张棹歌构不成威胁后,王贺骋不再将她放在眼里,转头对崔筠说:“崔七娘,我在汝州城得了一块梅花玉,我让人给你琢一对玉镯吧!你的身上没有一点金银玉饰点缀怎么行?尤其是你这雪腕,要是能戴上一对梅花玉镯该多合适。”

  这话让张棹歌也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放到了崔筠雪白的手腕上。

  崔筠拉着马缰的手纤细雪白,但仔细看就能发现手背有一道很浅的疤。

  崔筠用衣袖遮住了手,耐着性子说:“梅花玉美则美矣,却不适合我。”

  王贺骋说:“怎么就不合适你了?人养玉、玉养人,你呀,就得靠玉多养一养。”

  张棹歌侧目,这是什么霸总土味语录。

  对这种自以为是的人,崔筠知道跟他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能当他不存在。

  她看向躲在一旁吃瓜的张棹歌,心下一顿:真是风水轮流转,她刚吃完张棹歌的瓜,没想到就轮到张棹歌吃她的瓜了。

  “庄上还有事要处理,我先回去了,二位请自便。”

  王贺骋不依不饶地纠缠:“我从汝州城赶过来给你送玉镯,你不请我进门喝碗热茶,这说不过去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