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手摇小海鲜2 37(1 / 2)

等沈月买完蔬菜回来,刚好和沈浩然一起处理扇贝。

要把软软的扇贝肉从扇贝壳上剥离,去掉鳃和肝,冲洗干净。

沈月拎起来一块处理好的扇贝肉,不禁感慨:

这扇贝肉真好,真是肥啊!

王老板的货可以啊!

一会儿这一口下去,裹上酱汁,一口一个,啧~

沈月猛吸了一口口水,想到那个味道,口水已经起飞了。

清洗处理好了原材料们,开始第二步,煮海鲜。

起锅,放能没过海鲜的水。

不一会儿,水咕嘟咕嘟翻涌的时候,把之前做好的卡真粉,放到锅里,搅拌,为了在煮的过程中就把味道融入到食材中一部分。

锅里的水被卡真粉染成了金红色。

先下入耐煮的玉米段、土豆块。大约15分钟以后,煮熟了。

现在可以煮我们的主角——海鲜啦。

先把贝壳类的海鲜下入,因为时间需要煮得比较久一点,贝壳类一定要煮熟,建议煮8-10分钟。煮熟后加入小龙虾,小龙虾是带着壳煮的,所以也要煮得久一点,大概6-8分钟。半个柠檬,徒手挤压,柠檬汁滴入锅中,去腥提鲜。

再加入其他的扇贝肉、虾肉、小八爪鱼,煮3-4分钟。

哎呀!又给沈月出题了。

菜谱上说,有个小窍门,在这一步,要加入一扎啤酒。

煮海鲜时加啤酒不但能去腥提鲜,而且在煮好了之后,揭开锅盖的时候,能增加一种麦芽香气的酒香。

啊!这谁受得了啊!

这步似乎很难舍弃啊!

按理说,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我们国家的外来酒种,这个时候的古代应该没有啤酒。

但是!一定会有类似效用的酒,我泱泱大国地大物博。

沈月关火,把锅放下,拔腿就走。逛酒庄去!

进了家酒庄,当然是以黄酒和白酒为主。这个时候还没听说过“啤酒”这个名字,沈月要找的味道,就靠自己的鼻子一个一个去闻好啦。

果然

就是这个!

我就说一定有吧!

“老板,给我来一坛这个!”沈月指着刚嗅到的那一坛黄色的弥漫着麦芽香气的清淡的酒。

“醴吗?”

“嗯!”原来它的名字叫“理”,沈月心想,真好听,比“啤”听起来更有一种时间沉淀的韵味。

它闻起来是一种单单的甜香,酒味较薄,甜味较浓,闻起来是用大麦作为原料,经过发芽、糖化和发酵等过程制成的,所以气味中飞扬着大麦麦芽的香气,让人感到非常的惬意。

沈月提着这坛“理”,回去的路上心里溢不住地高兴自豪,我们大中华真是人才济济,中华民族的智慧,足以跟任何一个民族媲美。

回到锦绣阁,锅还温热着,开火很快煮沸后,把酒加入锅中,等海鲜锅再次开锅沸腾,海鲜们都变色,就代表着熟了。

大笊篱下锅,抄锅底捞,所有食材都捞出来,满满装了一大盆。

黄色的土豆和玉米,使人想起大自然的丰收盛宴。每当秋风拂过,田野上结着的硕果随风摇曳,诉说着喜悦宁静与美好。

青白的虾仁经水煮后变成了红色的大逗号,使人想起夕阳下的海景,落日的余晖照在蔚蓝的海面上,捕捞归来的渔民们的渔船上满载着海获。

还有一种翠绿色的青口贝,使人想起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海风中夹杂着咸咸的海水味,青口贝在月光下闪烁着神秘而诱人的翠绿光泽,带来大海深处的神秘气氛。

这一盆,呈现出的就是一个词——“富足”!

下一步,就是最有灵魂的一步——摇!

用两斤黄油和大蒜煮的那个灵魂酱汁,这时候给我酷酷往里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