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宰辅倾轧50(1 / 2)

金表曰:“表曰:大虞隆治皇帝三年秋,岁癸酉,九月初九日。

自商汤革命以来,文王体察天地,遂得《易》而得天命,至此周公降焉,而后武王替天行道而立周。以后,秦得水而立国,汉太祖高皇帝以火而得国,由光武袭天命以享汉祚。

其后,天命忽焉,经隋而传国大唐,天命归于赵宋。宋德不周,中原膻骚,为明太祖扶正祛邪,立国大明。

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以兵戈破大明,得袭秦水、汉火、唐土、宋木、元金,又历经大明,配五德而立国大虞,至今百一十三年。

大虞览历代兴亡,以忠孝为传国之道,以宗藩为镇边之策,肃藩忠孝勇武,太上皇及朕无不以为家国长城、西北柱石。

惜天不假年,武烈肃毅王为国殒命,肃藩嗣王空悬。喜有太上皇怜念,遂有肃藩嗣王入行在,朕特此册封。

北都良家子李征,今嗣爵敦煌,封号武烈;更有太上皇龙体不安,武烈敦煌郡王以天授神药救治,此救驾之功,朕特加敦煌郡王镇国将军。

武烈敦煌郡王、镇国将军今奉天殿册封,册金册、授金宝,嗣肃王爵,肃王宗庙、金册金宝护卫仪仗不必另行入行在,诏令肃藩小宗别祀甘州。

武烈敦煌郡王、镇国将军年幼,诏开国荣国公、宁国公二府特加照顾,另赐铁甲军三百六以为护卫,以郡王仪仗进亲王仪仗,持王命旗牌,袭肃藩九锡。

此表。”

圣旨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烈敦煌郡王、镇国将军李征,十年塞北寻常事焉,逐水草而击鞑靼,与国有功,诏嗣肃藩开府仪同三司之权;

封中军都督府都督、右军都督府都督,领西三边总制,节制甘肃、陕西诸总兵官、都指挥使及以下;领东三边总制,节制北都、辽西、山西诸总兵官、都指挥使及以下。

特赐黄钺之仪仗,以节制肃藩及东西三边。

钦此。”

宫中霎时群情沸腾。

以郡王而加封号,这已是格外开恩,而特诏享受金册金宝使用亲王仪仗,这也在百官贵勋理解范围内。

毕竟要稳定肃藩,不出点血怎么行。

果然,后面让李征不必返回甘州继承肃藩宗庙,在场众人心中当时都笑了。

可还没等大家笑罢了,这迎面一顿让人意想不到的赏赐来了。

肃藩原本有一套王命旗牌,李征继承此特权没人在乎,那本就是肃藩大权在握的象征,要安抚肃藩及甘肃大军就得留给肃藩继承者。

可皇帝在此之外又加了一套“黄钺”是何意思?

加黄钺,规格可就在“开府仪同三司”之上,对三品及以下文武百官、王爵以下勋贵就有了生杀予夺之权!

然后还封官,两军都督府都督,不加左右那就是超品待遇,类同于历代肃王的“右军都督府都督”,可就是历代肃王也不过加一个,李征凭什么加两个?

还有这三边总制是什么意思?

广场之上,无论官员贵勋一起向宰辅脸上看过去。

周延儒温体仁压根就没在意。

不过是一套小小的仪仗,不看李征被困在荣宁二府?

这两人老奸巨猾,如何看不出来太上皇与皇帝之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