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如此宰辅,国宁不灭49(1 / 2)

贾母看看女官行列恭敬地低头站着也掩不住一身喜意,就跟在李征身后排成行列的六个女孩们,心里叫一声“太着急了”,嘴里说:“能侍奉天家子,那是她们祖宗修来的福分,往后是王府的女官,可不是家里的丫头子。”

陈王妃意有所指道:“可惜了。”

贾母笑笑,知道说的是元春。

这几天她可也没闲着,多方打听,甚至打听到张皇后身边,基本笃定皇帝没有选秀之意,太上皇也不再提给皇帝选妃的事情。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贾母认为一两年内必有消息。

理由很直白,当今皇帝御极三年,张皇后虽贤良美貌,帝王恩宠加于一身,可她至今无出。

这也是荣宁二府越来越急切送元春进宫的主要原因,没有之一的原因。

皇后无出,第一个产下皇子的,极有可能便是皇太子。

若不然,王家先后两代嫁入荣国府而为主母的意图贾母岂能无所察觉。

不允许别人家的女儿进荣国府掌权,荣国府的女儿如何进入皇宫取代皇后?

故此也跟着叹道:“家里三个丫头还小,出身也属庶出,是可惜了。”

陈王妃笑了,回头看看贾府跟来的王夫人邢夫人,又看了看在站在诰命行列最末的尤氏,说了句后悔不迭的话。

她竟说道:“你家侄儿媳妇,儿媳妇娘家不是有好的么,做正妃也够了。”

贾母目光猛然一收。

福王吃了亏,如今正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很可能将来要进爵亲王的天家子,正妃人选倒也如太子妃甚至皇后、出身必定是一般官宦家庭的嫡女,亲王郡王不可以选贵勋世家的嫡长女嫡次女,也更不会选商贾、二嫁妇人的女儿。

当然了,替补不算这一类,比如如今的张皇后无所出,宫里选进去的勋贵家的嫔妃若产下皇长子而被确立为太子,勋贵家的女儿将来也是要被追封为皇后,与皇帝合葬在帝陵的。

就算是这样,诞生皇长子进皇太子的勋贵之女生前也不可能封皇后,皇子只能寄托在皇后膝下,以皇后为嫡母才有资格进封太子。

陈王妃方才提到的很明显不过就是邢夫人的侄女、王夫人的侄女,即王家另一个嫡女薛家薛姨妈的女儿,及尤氏的妹妹。

薛家先祖薛公再是太宗文皇帝嫡系,那也是商贾出身,女儿绝无可能当正妃。

尤氏娘家更不用说,尤老娘乃是二嫁,不要说天家绝不会让这样的女子当郡王亲王正妃,就是李征寻死觅活要,皇帝也必定下诏褫夺爵位。

邢夫人娘家的倒是有可能,可麻烦的一点是,那一家不识字啊。

王妃一定要识字,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但这话贾母无法反驳。

要是用薛氏尤氏“祖宗之法不可为王室正妃”,陈王妃可就要说了,我说的是邢夫人的娘家,与薛氏尤氏有什么干系?

邢家虐不识字?我哪里知道!

说不定她还能倒打一耙,反倒怪荣宁二府折辱天家子。

就在这时候,贾母心里忽然想到了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她笑了,很意味深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