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博学的破虏侯34(2 / 2)

“这……”

徐光启思考了一下,道:“前人之事自可为后人之师,不过老夫认为,夷分二类,不管北虏还是东奴,皆与我大明比邻,彼辈亡我华夏之心不死,欧逻巴则不然,天涯之隔,彼等就算有犯大明之意,亦无能派大军远渡重洋,大可远交而近攻。”

周启又问:“若有一天,彼辈发明了无需风力人力便能远渡重洋之舟,不但载量远超现在的海船,而且只需月余便能至大明,又当如何?”

徐光启愕然道:“怎么可能!”

周启再次默然,怎么不可能。

非要等到八国联军打到门口才醒?

酒足饭饱,周启离开了徐府。

这次没坐马车,骑着马来的。

京城的正月依旧冷的冻死人,街上没什么人。

百姓大多居于外城,居住在内城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富裕之家,这么冷的天,除了偶尔出来办事的仆役和家丁,京城的贵人们宁愿躲在暖房里造小人。

周启在马背上颠簸,脑子里还在琢磨徐光启。

此番登门拜访,纯粹就是对这个人比较好奇。

只是拜访的结果却不免有点失望。

用三百年后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人,怎么看都觉的鼠目寸光,即使徐光启这种睁眼看世界的人,也依旧所视有限,但这不是徐光启的问题。

而是时代问题。

毕竟除了他这个穿越众,没人能看到三百多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徐光启认为澳门被葡萄牙人占据只是小问题,欧洲海盗寇掠海疆乃鲜疥之疾,委实不敢让他苟同,但这却是这个年代的大明上下普遍的认知。

领土被占都不是大问题。

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似乎并不存在。

皇帝的威严神圣不可冒犯才是这年代的主流。

只要四夷臣服,送你一座岛栖身也不是问题。

再回到徐光启,老先生并不只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个政客官员,之前交流过程中,周启已经感觉到了,对方有政治抱负,可他的那一套东西,真的适合大明吗?

关键这个政客还信了天主教。

周启对宗教从来没感冒,就算那些宗教的教义都很伟光正,但纵观历史,那些宗教干的龌龊事还少了?其操弄人心之恶,根本就是精神鸦片。

堂堂大明高官,却入了西方教会。

对西夷无半点警惕之心。

周启唯有叹息,做个纯粹的科学家多好。

却偏偏要跑去从政,浪费人才啊!

可话又说回来,这个年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寒窗苦读十载,不就是为了当官发财吗?稍微有点理想的,也是他朝登阁拜相,握权弄柄。

即使是做学问,也多以名利为伴。

就好像那些在野的贤人,养望也只是为了他朝复出。

搞研究有什么前途?

没前途啊!

世人皆是凡俗,又有谁甘于清贫。

理想也得有相应的土壤才能生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