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破虏侯可担此重任35(1 / 2)

五天假期刚过,京城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袁崇焕被斩了,而且是凌迟。

周启还专门去看了,那叫一个惨。

一并被砍头的,还有好几个文官。

诸如蓟辽总督刘策之类,皆是此前东奴入寇丢城失地不作为,或直接开门投降的,有的确实该死,也有罪不至死的,总之都被砍了,老实话说,有点兔死狐辈。

虽然这些人都有取死的理由。

但站在臣子的立场,皇帝这么喜欢砍头可不是好事。

那些手握兵权的边关重将皇帝也不敢动,不然万一来个就地降奴乐子就大了,如祖大寿之流。但砍文官却一点都不手软,看来不管啥朝代,手里还是得有兵啊!

手中无兵,就如一只鸡。

皇帝说砍就砍掉了。

和定西侯小聚了下,约好开春两家一起去踏青。

周启去了一趟庄子,春节过完了,春耕也得准备了。

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

就是春种秋收,尤其是这个到处饿死人的年代,没有什么是比春耕还重要的,即使放在朝堂,春耕也依旧是皇帝和百官的头等大事,其他的事都要靠边。

皇帝对周启提出的增产增收方案很上心,年前就发给阁臣们讨论。

料想这些日子,应该已经商量出结果了。

于是就将阁臣叫来,准备商下一下这事。

暖阁,几位阁臣不是一起过来的。

而是先后到的,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正巧有事不在办公室。

为示尊重,皇帝给阁臣们赐了座。

崇祯帝问:“破虏侯的耕植玉米及增产增收之议几位爱卿讨论的如何了?”

四位阁臣正襟危坐,似已有腹案。

首辅韩爌答道:“陛下,臣等已召集相关人员讨论了,此议甚好。”

崇祯帝心情就愉快起来,最近尽是些烦心事,又刚处死了一批有大罪的官员,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眼下总算听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于是问:“具体如何实施?”

韩爌胸有成竹地道:“引入西夷作物乃国之大事,不可不慎,臣等讨论的意见是,破虏侯所述皆未经验证,若在地方强行推广恐生错乱,万一有误恐生祸乱,可先择地试之。”

崇祯帝点着头,此老成谋国之言。

推广新农作物的风险有多大,没有人不清楚。

谨慎是应该的,容不得乱拍脑袋。

皇帝问道:“何地试种为上?”

韩爌不答,看向了其他几位阁臣。

李标答道:“州府不宜,可在卫所试之。”

崇祯帝皱眉道:“卫所糜烂,如何当此重任。”

李标早有腹稿,道:“卫所虽不足用事,但边镇之地屯垦历来皆以朝令为准,推广的阻力会很小,二者即使有欠收,承担的风险也比州府小。”

崇祯帝想了想,觉的有道理。

卫所屯垦,皆依令而行。

让军户种玉米,阻力也不会太大。

就算出了问题,也容易解决。

地方州府就不行了,强行令百姓种植新作物,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而且万一出了事后果也会比卫所严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以卫所为试点确实比州府强。

崇祯帝想了想,道:“上朝议吧,尽快定下此事。”

四位阁臣遵旨,互相望了望。

次日朝议,勋贵们也参加了。

举凡大事,就算皇帝和阁臣们定下方略,也要拿到朝会上讨论,听取臣工的意见,所谓兼听则明,涉及到国策,即使是皇帝和阁臣,也不能乱拍脑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