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收获(1 / 2)

张建光上了码头,早早的有工人看到了他船上有许多鱼,纷纷热情的要帮他搬鱼,这可不是白帮,这些人都属于不同收购站的工人,肯定要想办法给自己老板拉客人。

也不用张建光去找人了,他喊了一句要老王收购站的人,便有两个人笑着跟了过来,几人一起把鱼从船上抬到了码头,又有人拉来了一辆板车,一共只有五六个泡沫箱,还有几个鱼筐,四人一趟就把东西搬完了。

到了收购站后,把东西一放,工人跟老王说了一声,这可都是业绩,然后他们便离开了,现在正是船回来的时候,他们忙的脚不沾地。

张父要看着渔获,张建光只好去排队,排了半天才轮到他,老王见到他,眼睛一亮,递过来一根勇士牌烟,笑着问道:“几天不见啊光子,今天有什么货?”

张建光家里的柴油船村里总共也没几条,对老王来说算得上大客户,张建光接过烟,笑着道:“现在蛤蟆鱼什么价?”

“蛤蟆鱼啊,还是3分钱,”老王听了后有些失望的说道。

“那大黄鱼呢?”

“那得看大小了,”老王随口一说,然后反应过来,“你们捕到了桂花黄鱼?”

张建光笑着点了点头,用手指了指院子里的泡沫箱。

老王快走几步过去掀开盖子看了一下,里面果然金黄一片,鱼已经死了,但经过放血冷藏,十分新鲜,他心里十分高兴,几分钱的鱼能有什么赚头?大黄鱼这两年数量下降,价格贵了许多,自己转手就能赚一笔。

“上称,上称,”老王对着院子里的工人挥手。

张建光上前拦了下来,“别急啊王老板,先谈好价格不迟。”

“哎呀,咱们多年的交情了,我能坑你不成?”

“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啊,你说个数,我也好跟隔壁几家对比一下。”

老王只好苦着脸道:“那行,小的四毛5,大的5毛五。”

“五毛、六毛吧,零头多不好算,”张建光笑着抬价。

“不行不行,那我哪还有的赚,给你各自加两分钱吧。”

张建光才不信他的鬼话,不过和父亲交头接耳了一番,觉得这个价格也算有诚意了,不可能一分都不让人赚,运输冷藏什么的都要成本。

“那行吧,就这个价,”张父拍板,对着王老板道。

“哎,好嘞,上称,”老王让几个工人过来抬货,上称称了之后,把鱼挑到只带有冰块的箱子里保存,再称一下剩下的重量,一减就算出鱼的重量。

“大条的黄鱼80斤,小的254斤,蓝圆鲹40斤,2分钱一斤,蛤蟆鱼共283斤,3分钱一斤,一共174块二毛7,给你们算个整数175吧。”

老王手里打着算盘,嘴里飞快的说着,然后写了一张纸条作为凭据给张父,让他们等几天来取钱,张父他们也习以为常。

离开了收购站,张建光跟父亲分开,提着鱼筐朝着家里走去,鱼筐里有些明虾,还有一些杂鱼,类似于前世做跳跳鱼的小鱼,一般没人吃,要么做鱼露,要么就喂了鸡鸭。

“媳妇,我回来了,看看我带回来了什么,”一到家,张建光就高兴的嚷嚷,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家人。

王丽娟正坐在角落躲避中午的日头,脚下摊着半张渔网,手里忙活个不停,闻言抬头起身接过鱼筐看去,笑着说:“这些虾正好给孩子们解解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