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雨打风吹去60(1 / 2)

“杨兄!”

大和尚那一刀,已经划破了杨和的心脉。

杨和虽然未死,却也差不多了。

林青圭看着迟迟不肯咽气的杨和,心中也满是悲悯。

他本不该怜悯这害自己陷入危险之人,可看到这样本该灿烂的人,落入到污泥里,最后无声无息地死去。

林青圭的心中,也是极为的动容。

脑海中总有个声音告诉林青圭,这世道,本不该这样!

这世道,本不该污浊者居于堂上,本不该灿烂者死于荒野!

本不该朱门高户钟鸣鼎食,柴门之家难闻犬吠!

即使他也是食肉者,脑海中的声音也一直提醒着他,杨和这种人,本不该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看着走来的林青圭,那悲悯的眼神,杨和笑了。

就算口中不住地流着血,他还是大笑着。

林青圭见状,忙赶过去将杨和扶起,却只听到杨和微弱的声音:

“林案首,和生来卑贱,没有前辈大儒赐字。

和与林案首知己心交,不妨来番赠字之谊如何?”

“好!”林青圭心中大叹,答应杨和道,

“圣人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青圭却依稀记得有位绝不逊色于圣人的存在曾言:‘求同存异’。

杨兄名和,便以和求同如何?

此求同,求的绝不是苟同。

求的乃是志同道合之同,求的乃是天下大同之同!

杨兄以为如何?”

“杨和,杨求同,以和求同,求同存异,志同道合,天下大同!”

杨和说着,吐着血,声音却大了起来,眼中也有了几许神采。

“多谢林案首相赠!真想见见,那位存在啊。

微言大义,至少也是大儒啊!

林案首,求同也想赠林案首一字可好?”

“求同兄但言无妨。”林青圭忙道。

“林案首和林御史,虽处高门,却不卑上辱下,着实令求同佩服。

以林案首之才,将来必居于高位。

还望林案首莫忘今日怜我之心,行事切以百姓为念。

愿林案首莫忘初心,正天下不正之风,平天下不平之事。

以‘平之’相赠,望林案首莫嫌求同学识鄙陋。”

“平之多谢求同兄相赠!”林青圭郑重道。

虽然那模糊的记忆一直提醒自己,此字似乎有所噩运,林青圭却也没理会便答应了。

“今后我便以平之为字,以明初为号,以铭求同兄知己知情。”

“明初先生林平之!善!大善!”杨和大笑道,气力十足,口中的血也不再流了,仿佛突然间便恢复了一般。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随我……随我步瀛洲啊!”

自小就被称颂为神童的杨和,这首神童诗是背得滚瓜烂熟。

只是,诗中的景象,对他来说,终究还是梦罢了。

随着神童诗的出口,杨和的眼中,也终于失去了神采。

林青圭的脸色有些沉静,他将杨和的眼睛合好,轻轻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求同兄,一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平之今后,定当以平正天下为念,为求同兄,求来一个大同之世!”

一直以来的优渥生活,让林青圭一直没什么奋斗目标。

进场科举,也只是按部就班罢了。

可杨和的遭遇,却让林青圭起了心念。

从来如此,就对吗?

不说别的,贾府那个大脸宝,满肚子糟糠,凭什么生来就是主子?

又凭什么奢靡无度,还理所应当地嘲讽着努力的人?

大脸宝这种并无大恶的还算好的,那些欺男霸女的,又凭什么高高在上,夺走人们本该有的幸福?

尤其是,欺压求同兄的那家,或许,还安稳地在高位践踏他人呢!

虽然林青圭生来就是高门,但他却总是与这些下层人共情。

这把人分得高高低低、三六九等的世道,林青圭总觉得别扭。

那么,就去改变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