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县试54(2 / 2)

第二题,十室之邑。

第一题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第二题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果然不愧是最简单的县试,两题都出自流传最广的《论语》,还都是讲劝学的。

可就是这样,仍有不少人白头难成。

教育的参差啊!

感慨了下,林青圭准备破题。

这两题还是有些难度的,正是都讲劝学,才有些难度。

如何阐述出其中相似而不相同的要点,还要不流于俗,也是难点啊!

想到县令心学门徒的身份,林青圭有了解题思路。

“圣人不以学思为罔殆,弃穷格乃致良知”,这是化入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王阳明格竹而病的事迹。

林青圭借此阐述了学习与思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同时吹了吹心学祖师王阳明。

这不叫舔,迎合主考官意愿怎么叫舔?这叫政治正确!

考试嘛,不寒碜。

一篇下来,文不加点,洋洋洒洒。

写得灵感爆发的林青圭,还顺便把另一题也破了。

第二题谈到忠信与好学,不是说忠信不如好学。

这是圣人的自谦之词,在劝学的同时,更要以学来求忠信,高贵品德从学中来。

那思路也就有了,让人努力学习,增长品德就是。

“吾竟不知仁义礼智,宁无书成,宁无学就?”,林青圭细细阐述,斟酌词句,八股乃成。

良久,待林青圭将两篇文章写好,再一一检阅誊抄之后,随便按要求写了篇应试诗,就准备出场了。

虽说考舍算比较好的,但也不如家里啊!

这雨天又冷了,还是回去暖和下吧。

只是林青圭没想到,居然还要等十个人一起,才能出去。

听着官差在耳边敲锣打鼓的庆贺声,看着林三笑着给足了他们赏钱,林青圭望了望停了的雨,有些感叹。

县试第一天,鳌头折桂第一步,已然结束了。

第一天的正场结束了,按照排名,还要再考三场,但都不怎么重要了。

见此,贾敏还想着让林青圭别去了,毕竟第一场就是头名的他,已经稳过了。

这么冷的雨天,冻坏了怎么行?

虽说林青圭练拳练得已经不弱于常人了,贾敏却还是拿他当成那个弱不禁风的样子。

最终,在林青圭多考考,感受下考场氛围,以便应对以后考试的理由下,贾敏还是放了行。

最终,时间来到了第八天。

林青圭对第一天见到过的那位寒酸士子笑了笑,便走进了考舍。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也。

家中困苦,恶吏刁难,环境不如意,也都压不垮真正的大才,只会成为他们成功的资粮罢了。

一场场筛选,这寒酸士子,能坚持到第四场,必定如林青圭般名列前茅,想必是童生在望了。

过了第一关,以后就好走了。

期待你成才,林青圭在心底对那寒酸士子说道。

只是林青圭没看到,那寒酸士子在见到他的微笑的时候,目光有些闪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