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与抉择(1 / 1)

08年的高考成绩还算过得去,应该是高考结束成绩查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后,学校通知再次返回学校填报升学志愿。那时父亲和弟弟已在济南几年的时间,而自己在胶州也算青岛新结识了不少新的同学朋友,青岛和济南成了自己选择路上的两个路口,因地域生源优势吧,留青岛可以一本,选济南则二本。虽不知道如果面临第二次选择机会会不会还选择济南,但母亲亲妹妹一家在济南的实际成了济南的加分项。学校自己还是比较确定的,济南的话山东财政学院,青岛的话青岛大学,自己的第一志愿首次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好并上交了班主任老师。也是那时自己已随身带手机的缘由吧,填完后的结果很快得到了家人的劝导,山财的招生分在省内太高会面临掉档的风险,当父母亲等人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时,动摇了的自己最终将一志愿改为以省会城市命名的济南大学,而且选择了可调剂。因是两天时间,填完志愿的那晚,与几个熟识的同学最后一次到学校西北角的和瑞排骨做告别,应是喝了酒的缘故,进了宾馆门后那挂在衣架上的一抹红色格外深刻。

填报完志愿后的生活因缺少了周边熟悉人的陪伴而比较无聊,院外高高的槐树和杨树上的蝉鸣一阵阵的传递着燥热空气中的单调。借着这个史无前例的大假期,父母亲决定将家里的老房子再次翻建,我和弟弟做了翻建的第一动土人,为了推动翻建工作快点展开,我和弟弟将住宅西南角的院墙直接推倒了,只是因为建筑队不能依着我们的意愿虽是进驻,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父亲用半截树头暂当院墙。其实翻建房子的事是再当年春节时就定好的事,因为涉及到宅基地扩建占到了邻家的地,春节后的一天父母还专门约了村里声誉比较好的人帮助与土地挨墒邻居置换了部分宅基,至于建筑队迟迟不能进驻是因为他们干的上一家比原定的预期时间晚结束。

在农村修建房屋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在没有规划且不是统一建设的村庄里。因为没有户型图,父亲带着我和弟弟到村里其他比较新的家去学习户型,在杂揉了几家建筑的特点后我们自己提出了修建新房的户型要求。修建房屋的建材也是能自己准备的就自己准备,前几年就砌好的小青砖,之前到山上开采的大青石块,在自己树林里砍伐且修正好的堂屋主梁及麟梁,提前几年就准备好的高粱秆屋粑子,一切的一切有序的被搬至到原住宅跟前。其实最困难的是沙子和地基回填需要的废土料,一是因为量大,二是因为道路不好走难运输,最后折中的办法是采购的沙子由大车运送到村内的主街上我和弟弟用家里的拖拉机一车车再往回倒运,而回填用的废土料则由我们俩到铁石矿旁的废土堆那运,不记得来来回回装卸了多少次,再倒运的末尾自己也因过量的劳动后背肌肉劳损了,还记得村里医生用连电的针灸治疗和之后趴着睡觉的场景。

修建一个房子确实不像随便想象的那么简单,老房子的翻建前前后后用了接近四个月时间,自己能用上的假期时间大概是两个来月,在房子修建到上梁的那个阶段,我迎来了自己的开学季,弟弟也因需要回到他的学校继续学习回到了济南。不记得离开时的场景了,开学半个月后学校结束军训放假回家过中秋和国庆假期,回来的时候母亲的眼神有些躲闪了,运来是因为修建房子涉及的时间太久,又加上家里的家伙什被放置的到处都是,而且还经历了一个秋收季,杂乱的节点加环境,再加上我和弟弟的离开,家里的不少东西失窃了。看着还未装修好的房子,安慰着母亲有些委屈的情绪,再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入学通知书是在房子正式开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收到的,济南大学,但不是自己最开始的第一志愿专业,因为对专业和未来没有太多的设想,当时自己并没有感到失落。只是在母亲与她妹妹通完电话后和我说应该坚持我原先的第一志愿,当年山财招生遇到了小年我的分数超山财的提档线36分,而济南大学则遇到了招生大年我的分数只超其提档线4分,自然而然地我被调剂到了济南大学比较冷门的专业学习。因为前期上学及工作的原因吧,生活在村庄里的目前对一直生活在济南的妹妹的判断及决定一直是百分百的信任和支持着的,一通电话让母亲觉得我的选择收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到自己,却没有那么多的关心了,因为没有过多的期冀和向往,对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自己还是觉得有无限的可能,只盼着能快速进入大学过上胶州已见识过的城市生活。

看到自己乐观的情绪,母亲原已受影响的心态很快就迎来了改变,其实母亲的世界观一直很正,对遇到的问题也从没回避,那似乎永远忙不完的事情总能将她的那些不愉快在短时间内带走。整个翻建房子的过程大部分也是愉悦的,周边的邻居帮忙,那时候爷爷奶奶健在且比较健康,每到晚上父母亲便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里,我和弟弟则在吃完晚餐后去到爷爷奶奶留住的叔叔家住,每天的汗流浃背和日益明显的房屋雏形成正比,周遭的邻居也会时不时的到施工现场和父母说些什么,应该是些赞美的话。只是当年的雨季加上合作的那个建筑队同时间承建了好几个建筑工地,导致建设的速度比较慢,也只是后面不开心的事情发生。

中秋节、国庆节的时间过的很快,一是农村人在秋天的收获季节一定会很忙,忙完秋收还有秋种,二是家里翻建房子加上秋收秋种时间赶在了一起,返家的哥俩忙活着帮忙把该归集的归集到一起,把家里拉下的农活帮着收拾完,那个假期过的好像自己就没开过学,因为从体力上来说时无缝衔接,在收拾完准备返校的时段,母亲也显得不再那么纠结于前期发生的事了,至于再回来也是小半年时间以后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