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支45(1 / 1)

母亲一支的舅舅和姨妈们自小就对自己很好,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就前几十年的记忆来说,母亲一支的长辈和平辈们过活的要比父亲一支惬意一些。与父亲一样,母亲一支在母亲这一代也是多孩家庭,目前有两个兄弟三个姊妹,较父亲多一位。母亲是经其二姐也就是二姨介绍与父亲认识并结婚的,按母亲的话说,因为母亲比父亲大七岁,在他们认识的时候父亲还是没完全长成的大孩子。二姨夫也是老周家人,但却和父亲不属同一支,也是因为当时爷爷奶奶在村里的口碑比较好,二姨介绍父亲母亲认识,而且当时爷爷奶奶给父亲准备的新房紧挨着二姨家的房子,这样及时亲姐妹也是紧挨着的前后邻居,在这一点上大姑和二姑也比较相似。对于二姨,从很小的时候就记得她家有两栋紧挨着的房子,而且每个房子的院子里都有樱桃树、梨树和柿子树,每逢果子成熟的季节,尝鲜肯定是先从二姨家开始,到后来父亲经历一系列的尝试,开拖拉机运输倒卖青石建材、贩卖牛肉猪肉、走街串巷照相、进村委大范围承包地、外出到济南务工,每每也都能看到二姨及二姨夫帮忙的影子。

母亲兄弟姐妹六个,小舅和小姨是最能折腾也是层次最高的两个,当时社会环境背景的问题,在普遍不重视教育的年代,部队退伍的姥爷将母亲供到了高中毕业,而小舅小姨则在那个困难的时代完成了专科毕业。最开始小舅、小姨都在济南折腾过,小姨相对稳定,进入部队工作到年限退役后转业到了山东财经大学任职,小舅则是在济南尝试几次创业不成功后辗转回到日照莒县进了当时的事业单位。父亲在的时候也曾多次和自己分享,在小舅、小姨刚开始奋斗的时候也是很苦,因为没有一定的积累,加上刚进入社会的激愤,是不断的失败后的不断尝试和不服气促成了他们后期成绩的取得。小姨及小姨夫的学历都较高,一个在部队一个在事业单位,再加上就一个孩子,在有印象的前期算是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中最轻松的一对,她家表弟也是争气,是母亲一支下一辈中学习最好大学最好的一个,至于后期因为种种原因,表弟在毕业后工作生活均不是很顺利的情况是要另当别论的。小舅自年轻时就比较折腾,大概是济南创业失败返回日照后吧,高学历左右逢源的他回到了莒县的一个事业单位并在很短的时间就混到了高层决策的地位,大概是工作确实忙和当时计划生育管控严格的情况吧,小舅家三个孩子有俩个没跟着他们成长,在小舅借国家政策混改他所在的单位的那个阶段,小舅家的二表妹寄宿在自己家,小舅家的小表弟则寄宿在二姨家,连续几年吧,直到表妹在村里上完一年级才被接回去,反过来看,到现在小舅家的孩子虽没得到最理想的陪伴和教育,但享受的上一辈帮助准备的资源却是最好的。

也是自有记忆开始吧,姥姥身体就不是很好,可以说是常年卧床不起,按母亲的回忆应该是在年轻时承受和付出的太多将身体健康葬送,与爷爷奶奶稍有些区别,在姥姥卧床的前十来年吧,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姥爷一直独自照顾姥姥。在高中的时候吧,很突然的一次,没有经受太多磨难的姥爷一次晕倒之后与世长辞,再之后的几年,在姥姥意识还比较清醒的阶段,大舅、大姨、二姨和母亲轮流照顾姥姥,也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遇到的问题一样,但因小舅家底比较殷实且在家里话语权较重直接将姥姥居住的房子翻盖了,也算是一种遗憾吧,在姥爷姥姥的最后几年,自己基本上都是在外地,关于他们的记忆大多是很小的时候教自己如何写名字和记数母亲这一支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关系。

大姨和大舅家都有大家长的风范,大姨家有三个孩子,和自己家一样一个姐两个弟,而且论孩子的口碑,大姨家表哥、表弟以及表姐在一圈中的评价最好,大表哥更是整个家族受教育学历最高的一位,自己虽然本科和他算是校友,但后来他继续读研、读博就不是自己能学习的来的了,也是经由大姨的介绍,姐姐和同大姨一个村的姐夫认识,两家住宅很近,如果是都在村里居住的话,有任何一家大声说话另一家都可能会听见。大舅家孩子是家族里最多的一家,五个,而且全部是女生,三个比自己大,两个比自己小,家族遗传的基因都很强悍,在村里算是出落得非常好的五朵金花。

二姨家和自己家一样,也是三个孩子,一女两男,不过二姨家姐姐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因为居住距离最近的原因,自己和二姨家哥哥姐姐最为熟悉,可以说在很小的时候也是仗着有二姨家两个哥哥罩着的影响,自己在同龄人之间未受过任何欺负。遗憾的是,学习最好的大哥在高中时因为意外早早的夭折,二哥和最小的姐姐因为不喜欢学习提前早早的辍学。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伴随着居住地点的不断变换,家里条件的不断改善,原先意识里认为的永不变化的关系也因距离、成熟、各自成家后为人父为人母及种种生活磨砺的影响下慢慢的淡了下来。

对母亲一支亲戚的接触并不像父亲一支亲戚的接触那么频繁,但母亲一支亲戚的帮助和实惠远超父亲一支。小姨和小舅无论是在生活上、对自己这一辈的培养上还是对姥姥姥爷的晚年照顾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无论是他们自家的孩子还是他们兄弟姐妹下辈的晚辈都给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与照拂,也是籍由此吧,在自己这一辈看来,母亲一支给自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他们展现出老人姿态的时段,也到了自己独立成家的人生阶段,来自多方家庭、多方关系的社会压力不断地磨练着自己,慢慢的看到了原先那些不好背后所隐藏的好和那些光鲜背后隐藏的悲怆沧桑,很多事不再那么的执着与在乎,关于家人的概念也在不断缩小,真正在乎的或者可以影响的人越来越清晰,原先的义愤填膺和偏执不再那么尖锐,时间在行进着,也许在下一辈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上一辈一样期冀与失落并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