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31(1 / 1)

5月4日青年节,新公司的报道如期而至,因提前做了准备且之前也来过,早就准备好的自己在第一天报到的行程上还是很宽松的。登记进入厂区后,在办公楼前的广场上,不少同事在摆弄着,挺是好奇。上班点是八点,部门同事带自己找到已经提前给自己收拾好的工位后,又去忙了。部门负责人姓董,其他同事都喊她董姐,当天是企业搞春季运动会,而且是以我报道的部门为主组织,董姐是当天活动的总调度加主持人。虽对新的环境还并不熟悉,想要快速融入的自己还是主动的参与了进去,一上午,报道时穿的西装白衬衣因尘土的问题脏了领袖,同事自己也对新的对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与自己做准备时了解的差不多,企业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生产营销体系的制造业,有四个生产园区,报道的园区为集团总部,报道的部门为集团人力资源部。集团人力资源部有划分了六个小部门,济南园区人力资源办公室、培训开发部、薪酬绩效部、企业文化部、干部管理处及档案室,自己报道的部门为济南园区人力资源办公室。运动会只进行了一上午,因是五四青年节的缘故,下午整个公司又放假了,因为前期准备运动会耗费经历的原因吧,简单与董姐见面聊了一下,坐上公交车返回原先住的宿舍了。

报到第一天的运动会对自己提醒不少,起码对公司的规模、管理是进一步的认可了,第二天到岗后董姐带自己到集团分管副总也就是给自己终试的领导那报道,之后就是到其他部门介绍了一圈,两天入职培训后并没有急着给自己安排工作任务。济南园区人力资源办公室有六个工位,自己是最后一个到的,虽有培训但对企业还是有很多疑问,自己主动提出要到负责的各车间岗位上去看看,董姐很配合,提前与济南园区的四个车间负责人打了招呼,一个车间呆一天,从基础岗位到管理岗位自己熟悉了一遍,再回到工位的时候,对企业的基础生产有了一个大概。基于此吧,给自己安排了其中的一个车间作为自己的主责岗位任务。

第一家公司的经历对第二家公司的任职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主动、灵活、结果导向、阶段总结提升,在报道后的第一个月,自己的任务完成的相对轻松且因提前完成还帮助部门的其他同事做了很多基础的服务工作。也是如此吧,很快部门的同事熟络并打成了一片,在沟通中也了解到了董姐想要更进一步的想法,因为之前的人力资源总监在自己报到前离职,目前人力资源六部门缺了总协调而直接向企业副总裁汇报。大概是外来和尚好念经的观念吧,十一月份,集团外聘了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到岗,大部门内部职能权限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在集团大部门矛盾凸现出来之前,自己倒是先经历了一个小插曲,因为确定的岗位工资较之前的要少一些,自己在谈试用期的时候要求一个月,且第一个月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的非常好,不知是由于惯例还是故意,第二个月中旬的时候告知自己需要履行完完整的三个月试用期。因为不只是差了20%的工资问题,试用期内没有绩效分,也就没有绩效工资,自己很是不乐意,六月中旬吧自己在大部门会上表达了严重的不满,因是直面副总质疑企业诚信,后是在董姐主动承担失误并做工作才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新领导到岗后也没有急着开展工作,每天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负责人面谈着,很多需请示决定的事情都是先按之前的惯例来,大概是急于改变而不得的原因,想提升又被堵了路,董姐在十二月份时选择了主动离职。很迅速也很干脆,公司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挽留意愿,提出要离开一个星期后吧,她的工位就空了出来。大概是自己到的最晚但新领导又比较认可的问题吧,董姐离开后,部门的工作没有确定新负责人,新领导要求我们几个人各自主导原先负责的一滩,都直接向其汇报,好在之前就有明确的分工,我们的工作如往常一样有序的推进着,关于董姐离职前负责的内容,新领导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根据我们的各自表现慢慢放到了我们身上。

在考察阶段,决定性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每年一度的校园招聘,因为自己没有参与过,董姐离开后校招的工作由部门的另一位男同事主导开展,分工是我们两个负责省外,另外三位女士负责省内。那一年我们去了哈尔宾及西安,招聘效果还不错,是历年来记录最好的一次,处于新鲜吧,回来后省内的几家院校自己也利用休息时间参与了,在最终做专项工作汇报时,自己对整个行程的熟悉度相关数据的逻辑分析让自己的参与度提了分;另一个是春节后回来,因为处在东营的特钢制品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而国内同层次的院校中重庆的学校毕业生质量最好,分管特钢产业的副总裁正好去重庆考察,在斟酌一番后带上了自己,到达重庆学校,学校领导高规格的接待了我们,对自己开展基础工作及接待场上不卑不亢的表现很是认可,回来后虽招聘效果不理想,但同去的领导到自己的分管副总那毫不吝啬的表扬了自己。

应该说毫无悬念,但对自己来说绝对是惊喜,第二年的4月份吧,集团给自己下了红头文件,任命自己为济南园区人力资源部经理职位,无论是待遇还是职位都给了明确的确认。许是对后来者居上的结果的不认可吧,部门里的其他同事开始躁动了,很懵懂但不服气的自己扛着整个部门的指标,一方面严格执行月初指定的指标要求,只要是未完成一点不手软,另一方面开始物色合适的人选,犄角之势也就两个月吧,彻底顺了过来,离开了一位,新进了两位,办公室工位再次满员,办公室的业绩完成情况也有了提升,算是对自己的奖励吧,新到任的领导和分管的副总裁对自己的授权越来越大,按副官副总的说法,看到自己部门同事在我园区的走站坐都与其他部门的不同。现在想来,学历必须比自己好,形象必须好,性格必须有个性的选择标准是正确的,好在自己在专业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无论如何,专业性、灵活性及强烈的目标结果导向帮助自己在相对最短的时间跻身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节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