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运货回城(1 / 2)

“哦,他们在用甘蔗杆熏腊肉,熏腊肉喽。”老灰儿边走边说

“啥呢?你们熏腊肉不用松叶吗?”五姐倒是第一次听说。

“嘿嘿,大妹,老弟,你们就不懂了吧,甘蔗熏腊肉,是我们岛上的特色,我们也不是不用松枝,岛上这种材料少,但是甘蔗杆多,所以我们就用甘蔗杆,作为烟熏的主要材料。”

“哦……是说下船前,船工要叫我们,上了岛,腊肉和豆花,一定要吃。”

“嗯,对!我们做的豆花也很好吃,这样吧,中午你们就到我家里,我招待你们吃腊肉,豆花嘛,还要现磨,除非你们要在岛上过夜。”

说到这里,杨老幺就问:“大伯父,我听船工说的,过了中午,就没有船回三河县了,但是,我们也不想在岛上过夜,你看有啥办法?”

老灰儿走上一个小坡,掏出烟杆,边划火柴边说:“办法当然有,中坝和三河县离得这么近,只要有钱,啥都好说,大不了到对岸镇上,喊个货车运回去。”

杨五姐撇了撇嘴,说:“喊个货车,那成本就高了,本身就是小本生意,卖一根甘蔗才挣一根的钱。”

老灰儿笑道:“贵是贵点,要是一万斤甘蔗,就是5吨,包个货车拉回城,估计要问你收30块钱,投下来……3厘一斤。”

杨五姐就说:“对嘛,都3厘一斤的运输费了,不划算。”

杨老幺问:“那走水路回去,要投多少钱?”

老灰儿说:“坐船么,5吨货,也少不了要收你18块,相差12块钱,这个就看各家老板,怎么来算自己的账……你们看,这下面一望无际的甘蔗林,就是我们岛上农民种的。”

三人往下看,至少有几百亩的甘蔗林,绿油油,又黄灿灿,甚是喜人。

“中坝甘蔗,名不虚传。”杨老幺赞叹道。

老灰儿指着右前方,用手指圈了一小块地,说:“那一小片,就是我们的林子,走嘛,下去看。”

下去到了地里,入了甘蔗林,就是甘甜的清香,而四面八方都是站得笔直的甘蔗,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

跟着老灰儿穿行在他的林子里,看着这一根根又高又粗的黄皮甘蔗,姐弟俩心里都清楚,这次肯定能挣到钱。

在林子里走了十几分钟,杨顺如停下来,大致圈了一下,对老灰儿说:“大伯父,我看了下你这里面的甘蔗,这一片的品相,相对而言比较好,就是从这里,往前面数大概30根,往右边数大概25根。”

老灰儿抽着叶子烟,说:“你这个大妹,眼光毒,专门挑我最好的。”

杨顺如说:“大伯父,我是生意人,用真金白银来赌,不挑好的,就是在害自己,我刚刚数的这一片,估计有7000斤,4分5一斤给我的话,就在310元的样子,你觉得行不行?行的话,我把定钱给你,你就马上喊人来砍。”

老灰儿蹲下来,吧嗒吧嗒抽着烟,低语道:“大妹,老实说,价格低了点,我卖给你了,回去要被你大娘骂死了。”

杨顺如嘿嘿笑,说:“哎呀,大伯父,你就当少赚个八元十元,我是做长期生意的,这回甘蔗的生意做好了,明年我还走你这里来,行不?”

老灰儿没答应。

“这样,大伯父,我再加5元,315元,我干脆,你也干脆,行不行?”

说完,杨顺旺从包里摸出来100元,说:“这是定钱,你收下,就成交!”

老灰儿看了看在空中晃着的百元大钞,往地上吐了口口水,抬手把钱收了,站起来说:“成交。”

收下了钱,圈好了四方的位置,姐弟俩就跟着老灰儿一路,回去喊人来砍甘蔗。

“大妹,你们想好没有,是要在岛上过夜,还是下午就走?”

见老灰儿这样问,杨老幺就说:“大伯父,你等下,我们再商量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