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两代皇帝五十年不上朝?2482(1 / 2)

不过,事实也正是如李康所说的那般!

“好吧!你说对了!”

李鸿运不得不再给李康发一个大大的赞。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种殿阁制度。”

“怎么又扯到宋朝了?”

大夏齐王林远不解,插嘴问道。

“这与朱元璋接下来的措施有关。”

李鸿运继续解释了一下,而后继续说道:

“在宋代的职名,是一种有着特殊身份标识的头衔,所谓殿阁制度,也叫做殿阁职名制度,也就是给那些德才兼备,深受皇帝赏识的朝臣,授予殿、阁的职名。”

“其中的殿,就是以殿命名的,比如资政殿学士;阁,就是以阁命名的,比如龙图阁学士(包青天又叫包龙图!)!

除了殿、阁之外,当时还有三馆秘阁,也就是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馆三馆,再加上秘阁。

这就是宋代的殿阁制度。”

“这倒是一个收买人心的好手段!”

杨旗听完之后,不由说道。

其他皇帝们都是深以为然,若是自己也设置殿阁职名,作为对臣子的封赏,想必也能拉拢一批朝臣。

“那这和明太祖接下来的制度有什么关系呢?难不成用殿制,来取代中书省?”

大燕皇帝周峰问道。

“额!明朝的这个制度不叫殿阁制,而是称之为内阁!”

李鸿运看到周峰的命名之后,有些懵逼解释道。

“那这个内阁制度是怎么运行的呢?”

大靖王朝的钟天好奇问道。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后,在洪武十五年仿照宋代的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机构,并让大学士担任这些职位,称之为殿阁大学士。”

“由这些殿阁大学士组成内阁,取代中书省的宰相么?这不就是群相制度么?”

卫国国君李康开口说道。

“不!四大学士的设立,确实在皇帝和六部之间,多了一层机构,但是最初的时候,四大学士并没有太大的权力,也可以说是在明太祖的时候,手下的文臣武将,就别想着掌控太多的权力!

明太祖时期,四大学士仅仅是负责各项事宜的统筹梳理,最终还是要皇帝来批复。这样一来,相比皇帝直接对接六部,办事效率大大加强,既可以让事件进行整合,又可以让四大学士相互监督,理论上来说,这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制度!”

“这不是又变成汉朝的内朝了么?”

大翊皇帝刘信开口说道。

“嘶——你非要这么说的话,就按内朝理解也行……不过还是有本质上的不同!至少内外朝制度是两套班子,而内阁是领导六部的!”

看到刘信将内朝和内阁放一块儿,李鸿运也是有些大无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