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照料黄绣(1 / 2)

公孙珠玉余怒未消,她看着宛若那张稚嫩的脸,冷笑道“你这是在教我做事么?”

宛若心下一沉,完了,说错话了!她俯身一拜,声音都是颤抖的,“奴婢不敢!”

公孙珠玉继而冷笑道,“你不要以为你救了我儿一命,就可以口无遮拦!”

宛若清了清喉咙,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夫人息怒,如今最重要的是大少主的身子!奴婢身上倒有个妙方,既能断了大少主的酒瘾,又能使他的脾胃恢复如初,夫人要不让奴婢试一试?奴婢只要三个月,三个月之内,定能还您一个健康活泼的大少主。如何?”

“宛若!”黎太医有些急了。

也难怪他着急,什么妙方!宛若的那点医术,皆出自黎太医,若真有什么妙方,黎太医还不知道?

宛若自知失言,但此时话已经说出口了,再要反悔,也是来不及了,尤其是在公孙夫人跟前。

公孙夫人笑了,“你这丫头,口气倒不小,那我便要看看,你所谓的妙方,究竟能不能救我儿!你可想好了,若他有半点差池,你的性命就不保了!”

宛若拱手道,“若奴婢侥幸成了,也请夫人不要再苛责张太医了。”

公孙珠玉最讨厌别人同她谈条件,提要求,此时却不好发怒,只好强压着心里的不快,拂袖而去。

黎太医揪着宛若的耳朵,一叠声地训斥道,“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你哪来的妙方?连我都不知道?这酒瘾也不是病,如何你能说戒就戒!”

宛若摸了摸被撅得发烫的耳朵,“师傅下手忒重,徒儿若是聋了,师傅后悔莫及!”

黎太医气得直吹胡须,赌气转身不理她了。

宛若陪笑着凑过来道,“徒儿幼年在万仞轩当差,确实看过一本古书,书上有一个方子是戒酒的。徒儿记得有泽泻、白术、茯苓、苡仁、枳实、青皮,葛根,还有一味重要的草药是野生鬼针藤。”

“野生鬼针藤!”黎太医眯着小眼睛,这味药剂倒是失传很久了。鬼针藤确实对脾胃修复有奇效,只是这种草药喜欢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之上,取一颗草药,几乎要断送一个人的性命,这样的买卖没几个人愿意去做。后来人们把鬼针藤同山芒草种在一起,成功培育出了新的品种,药性较野生的减了不少,但也够用了。自此,野生鬼针藤便绝迹了。

这方子倒是没什么问题,但野生鬼针藤又上哪里去找呢?

宛若笑着说,“无妨,我们只管写了方子,让公孙夫人去采买便是。堂堂长公主的儿子,东樾相府的大少主,想要什么拿不到,师傅耐心等待便是!”

黎太医不住摇头,“你这丫头,胆子也忒大了些……”

说完自顾自去了万仞轩,宛若提到的那本古医书,黎太医很想找丞相借过来看看。

孙嬷嬷拿着宛若拿过来的人参问她,“我平日在夫人身边,也算见过世面了,这样体型庞大的人参,倒是头一次见过。你家主子是在哪里得的?”

宛若笑道,“奴婢也不知。只知道总共才得了两个,一个孝敬给了二夫人,一个就送到这里来了。”

孙嬷嬷也笑道,“东西是好,只是大少主外伤未愈,又有内伤,只怕这一时半会,还不宜进补。你主子难道不知道这个?”

宛若回道,“正是这话,想必二少主以为大少主已经大好了吧。不过也不打紧,孙嬷嬷且将这人参先收着,等大少主大好了,用这个熬汤,最是补气。”

孙嬷嬷点点头,进了里屋。

从那日起,宛若就被吩咐,住在绣儿这寝房中,日夜照顾黄绣。

郩泽楚因为黄绣酗酒的事情,在公孙珠玉那里生了点嫌隙,这些日子,公孙珠玉总不怎么待见她。郩泽楚顿时感到如履薄冰,她每日一大早便来倚月楼服侍,忙到很晚才敢回去。

一来二去,便同宛若混熟了。

这一日,宛若服侍好黄绣进药,见他躺在床上睡着了,便拉了郩泽楚,“连着几日在这屋里伺候,憋闷得很,贵女要不要出去走一走,散散心。”

郩泽楚拉长着脸,沮丧地说,“不去了,公孙夫人罚我抄写十遍《地藏菩萨本愿经》十遍,替绣哥哥祈福,如今这第一遍就十分艰难,哪有闲情去散心。”

宛若吐了吐舌头,这地藏经有两万多字,就算三个晚上不睡觉,也不一定能抄完十遍。公孙夫人对这个准儿媳,可是一点也没留情面啊。

宛若根据黄绣的喜好,在他的饮食中添加了一些滋补脾胃的食物,不出一个月,黄绣的脸上有了些血色,人也圆润了些。黎太医同张太医几经讨论,给黄绣换了个方子,一个月后,黄绣身上的伤竟然大好了。

这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只是黄绣这个人,嗜酒如命。人一旦好起来了,便嘴馋着要喝酒,侍女嬷嬷们苦劝不住,他就故技重施,闹起了绝食。众人两两相看,一筹莫展,商议着求郩泽楚上报公孙珠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