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李允则39(1 / 2)

李允则(953年—1028年),字垂范。太原府盂县人。北宋将领,雄州知州,河北缘边安抚使。

位列三班使臣,管理从事边境榷场贸易开始,后来因为职位变动,游走于各地。

在河东,他能够帮助处理审判罪犯,清查土地,核对当地财政,表达赋税调整,招纳流民开荒田地。

在汴京,能够兴修水利,疏通治理运河。

在西川,能够择地筑城,守御当地。

在辰州,能够平定叛乱。

更是深入前线,到沧州,负责情报,修筑城池,管理民生,抵御辽军去了。

之后,被人推荐。去潭州担任知州,到人后,不管是调整苛捐杂税,发生饥荒,还能以自身家财产为担保,先斩后奏,开仓赈灾。

更是能在灾民之中发掘勇士,招募为兵。

此等全才,对内,文治出色,与民休息,报一帮安居乐业。对外,能够运筹帷幄,保境筑城,处理两方间谍情报。

司马光这样评价他:“契丹中机密事,动息皆知,当时边臣,无有及者。”

……………………

“嗯,门外何人?”

趴在案桌上,萧骏听到敲门声,将身子支起。

“主公,李垂范,有事相求。”李允则听到应答,随后推门进入。

“垂范你找我,可是战场形式变动?”萧骏左右也没有旁人,直接问道

“并不是,主公,我有一个提议。”李允则将怀信件拿出,上面写的全是,对于武陵形势判断。他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够得到萧骏的同意。

萧骏将信纸展开来一看,在心中,细细阅读了一番。

好啊,原来你还有这样的妙想,萧骏是知道李允泽这个人的,当时招他的时候,陪他一起出现的情报人才,还有(夏)女艾、(元)尤宣抚、古龙大师的百晓生。

李允则,被系统安排的身份,是河北邺城人,早年在颖川学院求过学,但因为不是名豪出身,在学院内低人一头,索性辍学来了宁州。

最初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这里,太苦了,根本没有人会跟他抢职务,之后,认识了萧骏,辅助其效力了许久,一直追随到现在。

垂范,所提的方略,就是希望自己,在武陵境内搞一次新学。

因为,他看到,自己主公萧骏麾下,将帅如云,贤者如雨。他们在众人之中太过独特,往往能独当一面,扛起很多的事情。

而他们各自下属的文吏,有时往往跟不上他们的速度。从能力上拉出了一大截,跟不上节奏,反而拉低了他们的效率。

向黄霸、王祯,这种特殊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们,如同高山上孤独英雄一般。

下属因为追不上他们的脚步,时常掉队。尽量追上脚步的,也只能仰望而视,不可及也。

李允则也并不是瞧不起这些,能力普通的官员,而是因为各层官员太少了,一条完备的命令下来,光靠几个人根本没能力完成。其中又有的官员能力不够,只能望尘莫及。

不仅耽搁了时辰,还容易耽搁下一步的计划,若不加以重视,耽搁时间才算小的。若是上面,好的政策,不能被下面人执行,会造成上下失调的。

常年从事情报工作的李允则,对这种情况,有深刻记忆。在得到萧骏的允许后,自己才开始从军探子、侦查中挑人,培养专属于情报方面的人才。

对于以上这些已经出现的情况,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人才断层,缺少匹配的中下层人员。

军队的情况还好点,毕竟可以通过战场功劳予以提拔。所以李允则提出之后,把其安排在了次要位置。

先通过招募举荐等方法,聚拢一批学员,通过兴学,再派专人,对他们进行教导。

用师父教徒弟的手段,在其中杰出者里再进行挑选,带一批学员成长以后,安排文职武吏进行了考核,测试效果,若效果好,便可在下一年或两年,扩大招生,最好能做到循环效果。

老的官吏教学生成长,等学生老了以后,若他有意愿,还可以请回来教,接替师父的工作,师傅传徒弟,徒弟教徒孙,中间可以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此循环。

也许能力并不出色,但有了经验传授以后,不至于,如同一个新手一样手忙脚乱,不知道干什么?

李允则见到萧骏看完了他的信件,还口述补充了一条建议。

就是希望以后新学办大,设置了一个如同书院一样的地方,若要进行扩大。招生条件,需要更改,需要向底层民众放开。

“长弘,你常教百姓习文认字,讲解书文也偏简化,在宁州之时,你讲学一不贪财,二不为名,不管是乡野中豪族,还是农牧之民,你都一一接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