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碗不过冈(2 / 2)

历史上,新朝代建立之初,一般都要重新分配土地,人为订正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的乱象。

但本朝没有,因为老赵家的皇帝为了皇位稳固,已经大肆打压武将,这时无论如何也不敢再得罪一批人。

等武将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以士绅地主为代表的文官已经彻底把持朝堂,再想收拾也有心无力了。

于是,恶性循环加剧,宋朝是古代社会为数不多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朝代。

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失地农民也就成了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变成流民。

流民被野心家蛊惑,就是农民起义。

朝廷为了将农民起义造反的种子扑杀于萌芽状态,便征召大量的失地农民编入厢军守备地方。

可以说,厢军制度从确立之初就不是为了打仗。

本质上,它是一种抚恤福利制度。

这种制度养出来的兵,怎么能打仗?

厢军负责守备地方,又不能打仗,如果地方爆发起义怎么办?

也好办。

朝廷的对策简单且有效,只两个字:诏安!然后再编入厢军。

流民造反还不是因为没有活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朝廷处理造反的逻辑极其粗暴,给每个光脚的穿上鞋子。

当然前提是朝廷有那么多鞋子。

鞋子从哪来?

朝廷鼓励经商,社会财富呈指数级生长,朝廷收税收到手软。

朝廷为什么要鼓励经商?

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影响社会稳定,朝廷不得已只能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鼓励经商,稳定社会。

所以说在大宋造反,相当有前途。

宋押司就深谙此种三昧,找工作,跟老板谈,所以他喊出了杀人放火受诏安的口号。

柴绍也想过走这条路,可惜他姓柴。

再一想,又没什么可惜的。

正是因为此时特殊的时代背景,直接造反才不大可能成功。

因为绝大多数绿林好汉落草为寇都是为了诏安。

正胡思乱想着,远处有斥候来报:“指挥,咱们已经进入济州地界了。”

郭保儿突然道:“我若没记错,都头的老家正在济州清河县。”

武松强忍着激动,点头道:“保儿姑娘好记性,属下正是清河县人。”

“衣锦还乡,恭喜都头。”郭保儿紧了紧衣领,不再说话。

那斥候又说道:“启禀指挥前面不远处有个酒家,属下跟那酒家的伙计打听到,从此处去清河县有个近路。”

“酒家?”柴绍呢喃一声,表情错愕,自言自语道:“我问你,你打听近路的酒家,门前是否竖着一张旗子,上写【三碗不过冈】?”

“没错!”斥候浑身一震,惊道:“指挥如何得知?”

郭保儿和武松同样好奇。

柴绍苦笑一声,摇头道:“我还知道,想走近路,必定要路过景阳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