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本书的名义致敬母亲(代后记)22(2 / 2)

想来是岁数大了,七十五岁以后,母亲的脾气秉性越来越像小孩子,什么都好奇,也容易满足,偶尔还耍点小脾气,很是可爱。

比如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上旬,我送曾在辽宁沈阳生活十年的岳父岳母回老家定居,因为想给母亲个惊喜,事前并没有告诉她。等到在CQ市KZ区岳溪镇街上相见,母亲在高兴的同时,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我手背,笑着小声责备着:“回来也不打个电话……”

因为休假时间短,我连母亲的租住屋都没去,便急匆匆地赶回山上老家,快马加鞭地协助岳父岳母清扫闲置多年的房子,协调办理重设水电线路、安装网络等事宜。我邀母亲同行,老人家毫不掩饰她的“醋意”:“你又没时间陪我,我回山上干啥?”

我在山上忙乎那几天,母亲回过老家两次,但每次停留时间都很短,逛一逛,吃顿饭,不管我岳父岳母怎么挽留,只要有车到镇上,她准会随车前往。

我和母亲开玩笑:“你幺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您就不想在老家多待两天?”

母亲依然毫不掩饰她的“醋意”:“你这么忙,哪有时间陪我?我在这里还让你分心。”

当然,这并非母亲的真实想法,顶多算是母亲想和儿子亲近却又亲近不上而引发一点小抱怨。实际上,母亲很清楚我此行的主要任务,再三叮嘱我把事情想得细一些,尽最大努力把岳父岳母安顿好。

作为多年的邻居、如今的亲家,母亲和岳父岳母一直相处融洽。她经常教导我要把岳父岳母当亲生父母孝顺,甚至要比对亲生父母还要好;还说人家把女儿嫁给你,小儿媳对我又那么孝顺,你没有理由不善待你的岳父岳母。

正是因为母亲的理解支持,那几天我才敢暂时“冷落”她老人家,把主要精力用在帮助岳父岳母重新安家上。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六日七时许,抵达老家后的第五天,在CQ市KZ区岳溪镇附近晨跑回来,我没回头天晚上休息的旅馆,第一次去母亲的租住屋。

母亲很高兴,也不问我吃没吃早饭,着急忙慌地给我煎鸡蛋、煮面条,还一个劲儿地让我多吃点,生怕饿着自己的幺儿。

吃过母亲煮的面条,回旅馆收拾好行李,再次回到母亲的租住屋,看见老人家要手洗衣服。

儿子在身边,岂能让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动手?洗完几件衣物,才知道水有多凉,才清楚用手拧干大件衣物有多费劲,才明白母亲一个人在镇上租房居住的日子有多清苦。

再看看房内的陈设,不仅没有洗衣机,电视、热水器等基本生活电器通通没有,网络宽带更是无从谈起。面对此情此景,身为人子,真觉得羞愧难当。

之前的七八年,母亲跟着儿女在城里或城郊生活多年,早已习惯家用电器齐全的日常生活,包括对网络和智能手机也已形成依赖,猛然再过这种无电视、无网络、无洗衣机的日子,母亲肯定不适应。

三个月前,母亲跟着大舅回到老家后,考虑到山上老家农村没什么人,生活也不方便,遵照母亲意愿,我们哥仨出钱在镇上租了房子。打电话问母亲有什么需求,说是能做饭、有地方睡觉就行。

粗心大意也好,粗枝大叶也罢,我们兄妹五个谁也没多想,更没多问,每每在电话或微信中问母亲在老家习不习惯,她总是回答一切都好,不用挂念。

现地一看,如此生活环境,母亲怎么可能习惯?她不过是担心增加儿女负担、不愿给后人们添麻烦罢了!

曾经看过一篇网络热文:别让你的父母在你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文中诸如“曾几何时,我们的父母变得很听我们的话了,就如同我们儿时听他们的话一般”“害怕孤独重亲情的他们,开始担心自己哪里不对,会让本来压力就大的儿女不高兴”“于是他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对我们说话的语气从最开始的命令,到现在的商量或者征求,更或者有些讨好”“其实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老去,无力再保护我们。害怕失去我们对他们的依赖,从而转身依赖我们”的表述,让人顿悟、让人心疼,让人泪崩。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六日早上,亲眼看到母亲租住屋的简陋寒酸,想想这篇网络热文,无须多说什么,也无须和谁商量,手洗完并晾好衣服后,开始联系买电视、牵有线、连网络……

在战友和兄弟们的倾力协助下,不过半天工夫,热水器、洗衣机、电视机、浴霸等相继送到,配套的电线、水管等全部重新铺设到位。

发现母亲的智能手机反应迟钝,我没有犹豫,直接弃旧换新。

母亲舍不得让我多花钱,说这个不用弄,那个不要整。这一次,我没做听话的乖孩子,自顾自地张罗安排。

我告诉母亲:今后的日子里,您不要舍不得花钱,更不要总想着为儿女、孙儿们存钱,只要您健康快乐,怎么着都行。

母亲什么都不说,一如既往地微笑……

2020年7月17日草于河北石家庄

2020年9月11日改于河北石家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