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41(1 / 2)

  从生活的小动荡转向刚刚企稳的陶莞听言,将吸管塞进口中慢慢品了口饮料,“我们可以用换游戏地图的心态看到生活的变化,也可以用打怪升级的策略应对各种新的挑战。自始至终,我们要尊重生活,却不能臣服于它,更要主动地改造它。贺绚日记本里有一段话,让我产生了和她的交织感:

  “日后抗战胜利,改天换地的新社会必是人人居安食饱,户户稳宁幸福。人间如狱时我们念着美好的理想,不晓得到了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世道里的人们又生出何等新的烦恼和理想?洛英,我想和你活到那一天去瞧瞧,体会我们的新烦恼,践行我们的新理想。”

  陶莞背出这段话,和韩湘灵对视片刻,两人同时生出股吐露心声的冲动。陶莞将长长的发丝拢到耳后,“嗯……你的考试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开始考?”

  “还早,年底十二月份才报名,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中下旬。”韩湘灵的心跳又出现了种久违的荡漾和悸动,她察觉到陶莞眼神内极力藏起的热烈,也藏起自己眼内偷偷的关注。喝了会儿饮料,陶莞看到手机内的动静,“哇,严珑说,她嫂子……可能要成前嫂子,要回楠城办离婚,说要将离婚当成阶段□□业来做。”

  “将离婚当成事业的话,不仅仅因为流程繁琐耗时吧,估计也要拿走自己应该要得到的。”韩湘灵说。

  “肯定的。”陶莞笑,“我读过法律,没准儿帮得上这个忙。”看了眼时间,“我得回单位了,咱们什么时候……约到丰华镇继续小烧烤加啤酒?”

  韩湘灵笑,“在丰华镇被改造之前,随时奉陪。”

  陶莞解开安全带要下车,却被韩湘灵拉住,“我送你。”精神科医生真诚地建议,“陶莞,如果……你要写王洛英和贺绚的故事,会用什么小说名呢?”

  陶莞想了想,“严华阿姨院子里有丛中药,据说一部分是王洛英种下的,我很喜欢它的名字:一见喜。那就,以《一见喜》为名吧。”

  “可它很苦啊。”韩湘灵说。

  “可它很像历史到今天,无数女人的命运啊。苦来苦去,希望我们都别忘记,更要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发掘那些惊人的细沙。”陶莞将想法发到了六人群里,问大家什么意见?

  有些沉闷的群因为这个念头重新兴高采烈起来,严华说,“这个名好,《一见喜》。”她想到的是五孔桥上再遇贺玺已经年华不再,对方牵着未成年的女儿朝自己露出充满希冀的笑容。还想到那晚月色下,提着红烧肉焖笋遇到彼此的苦涩喜悦。

  严珑则念起那个咋咋呼呼回乡的王砚砚在桥头拍着车窗的嚣张模样,“的确,《一见喜》很合适,可那会儿我刚刚见到砚砚时又惴惴不安,我有点模模糊糊地放不下砚砚,还担心她早就不把我们的过往当一回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