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无标题章节291(1 / 2)

因为国人的大一统政治观至少已经形成2000年,国人管疆域叫做天下。

从周朝,他们就会按照语言,服装,生活习惯和中原王朝关系的远近等方面的差异把人分为中国、蛮夷、戎狄。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先周时代那时是指作为王城所在的地方,而不是现代意义上中国这个词的意思。

中国所代表的京师中央政权和五方之民共购天下。

那么到了秦汉呢,普遍以政权称呼族群,政权统一,人群就统一,逐渐形成了内中华、外蛮夷。

疆域变化,华裔就会跟着变化,包括三国、南北朝、辽、宋、夏、金从来都不是固定的人群。

元朝划分了四等人,按照降服的先后顺序划分,这与之前就不同了,和现在的西方民族划分方式相似,这也是元朝时间短暂的原因之一。

国人的族群政策与西方民族政策最大的不同啊,就是人群身份是可以频繁和快速转变的中国国人是对于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像西方一样血统认同。

西方民族观传入,主要是因为19世纪国内的维新派看见欧洲有什么呀,他们就学什么。

欧洲资产阶级上位高举民族主义旗号,那国内的维新派也想要高举民族主义大旗推动社会变革,才把西方民族观塞入了中国。

这个Nation民族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糟粕。西方民族概念nation介字古法文,而法文呢,又取自naiss生来演变,而来的拉丁文native本意就是出生或者部落的意思,这个词有很强的种族意味。

从西方翻译进来的概念,而且国古代呀,还真没有民族的概念,民族是清末维新派从西方翻译进来的概念,而且西方的民族观念与国人其实一直是格格不入的。

种族和民族是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分歧,就是种族和民族的概念,中国人想当然的会把种族概念和民族概念等同。

有相声说清朝的时候,有一位新疆的土司或者说部落首领也可以,他立了大功来到北京来受接受赏赐。

接待他的清朝官员把他带到了勾栏。

那名接待他的清朝官员就问他:“你看不看你看不看民族舞?”

那个部落首领回答说:“嗯,不看,我家有。”

那个清朝官员说:“不穿衣服的你看不看。”

“不穿衣服。不穿衣服,我知道你哪民族的!”

这个小笑话儿虽然有些不上大雅之堂但是这个故事表现了一种国人的认知。

国人就是认为民族这个概念的差异仅局限于服饰、风俗或者语言等等,生活方式不一样来区分。

本质上只要生活在中国政权控制的国土之内上的所有的民族和人汉、满、蒙、回、藏等等都属于中华民族。

所以咱们才能实现大一统民族这个概念,咱们说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中国人认知中非常朴素的观念。

当那些所谓西化的学者引入了西方的种族概念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很自然的将民族跟种族等同,但实际它是不一样的。

种族这个概念在西方语境中到底是什么意义?种族?

一句话总结,它意味着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之间的隔离。

在西方人看来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根本就不是什么肤色差异,或者说什么信仰差异,这些可以看到的认知和信仰之类的东西,而是物种差异。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在西方人眼里,所谓种族。

实际西方的神话传说,里面存在着比如说人类、矮人、兽人、半人马、牛头人、天使、巨魔、美杜莎等等不一样的物种,这个物种之间的不同叫种族。

才是西方人认知中的种族不同,所以就像一个动物园的动物和人类的差别是一样的。

这个为什么西方人一方面强调人权,强调普世价值民主、人权,强调怜悯善良的新教那一套。

另一方面呢,他们在屠杀印第安人,甚至贩卖黑人的时候,没有一丝怜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那些人就不算人。

这些印第安人和黑人不是人类。他们是一种人形的牲口,这是他们所谓种族的概念。

种族歧视是一个专有名词啊。

种族歧视实际上专指于殖民宗主国和他们殖民过的国家,被殖民人口替代过的国家。

所谓殖民人口替代,简单来讲指的就是四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美国。

意味着这个地方本来是存在原住民的,殖民者把原住民屠戮殆尽,然后用自己的公民去填补了原住民的空缺,然后不断衍生,不断衍生,变成了今天的这个状态。

所以除了欧洲是原住民国家以外,其他国家,尤其是我刚才说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全部都是殖民人口替代国家。

拉美实际上是不分属性,因为拉美有很多是混种。

整个欧亚大陆的所有国家都属于原住民国家。所以种族主义仅限于殖民人口替代国家,所以这个概念就不适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所有欧亚大陆原住民国家。

林夕在后世所学的历史课本中大部分都是写的唐太宗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如何鼎盛。

但对唐玄宗安史之乱以后的介绍的多半都是诗人,对历史了解的稍微少一些,觉得这段历史没有存在感。

唐朝的历史还得从隋朝的大贵族里面开始说起。他们在隋朝的时候,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的皇后独孤是有一个外甥,这个孩子就是李渊。

李渊出身高门大户,除了有皇帝外甥这个身份之外,他出身的李家也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在隋朝影响力极大。

所以在隋朝末年的时候,隋朝各地烽烟四起。当时刚刚50多岁的李渊正好在山西地区手握一地军政大权。

所以在隋朝彻底崩溃之后,李渊直接带着手下的军队占领整个关中。半年之后,隋炀帝驾崩李渊自立。

而唐朝开国之后,此时李渊已经称帝了,不可能亲自率兵外出征战,而李渊本人呢,又不可能允许下面的将军领兵。

因为如果真的是某个将军带兵扫天下的吗?那接下来李渊就该把整个国家交给人家。

所以呢,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自己的亲儿子去替自己打仗。当时里面一共只有3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李建成当时已经获封太子,一般也不可能外出带兵打仗。

李元吉因为年龄太小,再加上之前也没怎么学过打仗,所以外出打仗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的头上。

不过好在呢,李世民确实比较能打,4年时间里李世民先后击败了北方的薛举、刘武周、王思聪、窦建德和王世充就是长江在北方所有的大规模战争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赢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等到李世民逐渐扫平了北地之后,皇帝的收走李世民的兵权。

所以,唐朝统一南方的时候,基本上就没用李世民,而是派出了李靖也仅仅一年多以后,唐朝就基本平定了南方。

唐朝平定南方,整个中原基本上就被再次统一了。

但到了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小问题就开始出现了。之前北方的硬仗啊,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的。

这样一来势必就导致太子李建成的地位不稳。所以此后的两年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势力开始积极争取太子之位。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也开始逐渐公开化。两年多以后,李世民终于下了死手,直接带人在皇宫外面的玄武门埋伏,干掉了自己的亲兄弟,然后逼迫李渊禅让帝位。

唐朝从李渊的时代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虽然夺取皇位的手段不太正经,但是李世民做皇帝的能力还是很强。

李世民登基之后唐朝开始迅速恢复国力,逐渐从隋末的战乱当中恢复过来,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大力发展唐朝的军事力量对外扩张。

唐朝李靖先后率军平定了北方的东突厥以及西北的吐谷浑,唐朝北方再也没有大的危险。打完这两场战争之后,唐朝就开始继续向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域的西突厥方向还有扩张。

不过这两个势力啊,距离唐朝的统治和新时代才业,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击败了高句丽,但是没有灭国。

所以在这之后,唐朝开始把发展国力作为这一时期唐朝的中心任务。一方面稳步提升自身国力,另一方面则是常年袭扰主义政权不断削弱西突厥和高句丽。

唐朝李治登基之后,李是通过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儿,彻底打压老臣党,自己抓稳了大权之后,这才开始再次扩张。

而在李治在位时期又出了另外一位超级猛人苏定方。

在苏定方的带领下,唐朝先后灭掉了西突厥和高句丽。

同时又在白江口之战当中呢碾压了日本,等到这些仗都打完了时候,唐朝已经灭掉了周围所有能灭的敌国,它成为所谓的巨唐。

高原上的吐蕃,草原上的突厥和回鹘也都纷纷对唐朝表示臣服,愿意接受唐朝的羁縻统治。

所以到了李治在位中期的时候,随着唐朝的地盘越来越大,两个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了。

因为唐朝的地盘儿实在是太大,唐朝需要在边境地区长时间驻军,原有的府兵制就开始逐渐运转失灵了。

所以从李治在位后期开始和,此后的武则天和唐玄宗手里开始不断的在旧有军事上进行改革。

边境既然需要长时间驻军,那就长时间排兵驻守。边境这两种方便,那就直间再编辑成。唐朝人不愿意去边地当兵,那就直接招募外族。

到中晚唐的时候,我们觉得藩镇是唐王朝身上的一种病,对吧?

但是在李治和武则天的盛唐的时候,藩镇可不是病啊,而是一位相当好用的良药。

一提起唐朝,国人老觉得盛唐,我们国人牛,开疆拓土,你看那个时候国家那个地图多大多大。

没错,那是唐代皇帝努力的结果啊。

从唐太宗一直到唐高宗,武则天到唐玄宗,都在往西边去开疆拓土,所以杜甫有一首诗叫兵车行,里面就讲到说边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表面上指的是汉武帝,其实说的是当朝皇帝唐玄宗。

唐玄宗在公元751年唐朝蒸蒸日上向西开疆拓土,可是中亚一带也崛起一个帝国,就是阿拉伯帝国,当时唐朝管人家叫黑衣大食。

大食帝国是向东开疆大唐帝国向西拓土,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肯定有一场遭遇战。

这就是公元751年的恒沃斯之战,那唐朝这边带队的是高仙芝号称叫山地战之王。

可是阿拉伯帝国用的呼罗山战士这支部队号称跟欧洲就是拜占庭帝国的战斗力一比十,1个人揍人家10个人。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唐朝输了啊,当然是因为有人叛变了,最后高仙芝仅仅带领几千个人逃出生天。

为什么这场战斗如此重要?因为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中原民族向西开疆破土这一战,就达到他的历史顶点。

所以我们看盛唐的地图,觉得民族自信心爆棚啊,你看我们的疆土多么的广大。

所以到了此时战斗规模越来越大,那就直接让某个将军全权负责一个区域内的。为了方便这个将军打仗,又把财权和行政权交割的。

这。就这样,随着唐朝不断改革节度使和藩镇就开始出现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随着唐朝的国土逐渐崛起高原上的吐蕃政权崛起之后,唐朝虽然也曾尽力打压。

但是后来呢?在大非川一战,因为内部斗争一代名将薛仁贵最后败了。

吐蕃自此之开始和唐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当然,此时的唐朝正处于极盛时期还能够压制住吐蕃政权。

武则天开始掌权,唐朝进入了长达30年的高层内斗阶段,武则天在位15年,在此期间唐朝基本停止了对外扩张。

边疆一些羁縻统治部族开始叛乱。不过好在武则天手腕还是比较强的,最终还是将这些叛乱压制下去。

虽然地盘比理智战略时期有点缩水,但是整体上还是基本保持了起来。

最终到了公元705年的时候,以宰相张景之为首的几个大臣直接发动正面干咬了那几个男宠,并且逼迫武则天身位给李显,这场政变后世史称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之后不到一年,武则天就病逝了。但是李显登基之后就被自己的媳妇儿干掉了。

然后韦皇后用立了李显的小儿子做皇帝想做武则天第二,但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隆基联合太平公次发动到政变。

李旦登基,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又开始内斗,为了平息儿子和妹妹的内斗,李旦不得不主动禅位,但是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李隆基登基之边发动政变产出了太平公主。到这个时候而随着李隆基彻底掌权,接下来历史就进入了著名的开元盛世。

之前的几十年当中呢,唐朝高层虽然是一直内斗,但国家中下其实没有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错,国力也很强。

所以接下来呢,唐玄宗掌权之后,很快就带领唐朝继续发展,再次压服了周围的几个政权,就连高原上的吐蕃也被唐玄宗彻底压制住了。

在此期间呢旧有兵制崩溃的问题。所以,唐玄宗不得不全面进行改革,在之前几任皇帝的改革之上,进一步完善了军政和节度使的体系。

唐玄宗除了面对吐蕃人的边境压力,南边的南诏,北边的肃顺,契丹,室韦,回鹘等游牧民族对唐朝边境的压力。

汉代的时候,仅仅是北方一个匈奴就搞得汉武帝要吐血,人家唐玄宗遇到的是四面楚歌。

可怎么办,整个国家的实力已经达到顶级。那怎么办呢?商量来商量去,想出一个馊主意。

把权力下放,让那些边境地带的行政区,让他们自己筹集粮草,自己筹集军队去各自对战,这就是藩镇节度使的开始。

但是如果回到当时的角度,你还真就不能说设立藩镇是一个昏招。

为啥?因为有效啊,他确实是当时引气对症的良药啊。

虽然藩镇割据的现象只存在于唐朝。它背后的那个原理可是一以贯之,只要是皇权,只要是中央集权制,平时看起来很强大。

但是一旦遇到了那种生死存亡的挑战,地方诸侯总在喊,赶紧把财政权、行政权和军事权给予我一生吧,我好起兵勤王。

这种事情不仅在唐朝发生了,在明朝的末年,清朝的末年都发生过。

清末就是在太平天国之后,整个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中央原来放出去的权利,就像放出去的断线的风筝,你再也收不回。

在曾国藩平灭太平天国,用了军费纳上海了去,大概有三千万两。

那请问打完仗之后,你要不要他报销嘞?就是要不要把这个放出去的财政权再收回来。

中央一看这个事儿哈,说三个不,第一不可,第二不能,第三不敢。

为啥不可呢?因为曾国藩在带兵打仗的时候,往往是就地筹集粮饷。那什么钱都抓,现在是一盘烂账,你怎么查?这是第一。

第二,也不能啊,人家打仗的时候啊,你只要战果,现在打完仗了,你找人算账。这个事情在伦理上好像也讲不通,如果真的这么办叫做卸磨杀驴,你让以后的人怎么再给你办事?我家的这叫不能。

另外呢,还有不敢,别说查曾国藩的帐。如果是曾国藩手下的一个将军,他就克扣了粮饷,你能把他怎么样?

你查出来,你不是逼他造反吗?当时正好还有人希望曾国藩去当皇帝。

恭亲王和慈禧太后一商量,说,算了算了,这笔烂账就不要查了,整个三千万两的军费免于报销。

这不就是财政权收不回来了吗?为什么到晚清的时候,最后演化成了东南的都府,居然可以搞东南互保,根本就不听中央的,这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藩镇割据。

同时为了降低对国家财政的压迫,唐玄宗不得不裁撤国内的军队,将精锐军队全部部署在边境地区。

其最终到了唐玄宗在位中期的时候,唐朝就出现了国内空虚。精锐军队都在边境,这几个节度使全面控制的局面。这种局面形成之后,接下来安史之乱的发生似乎就水到渠成了。

唐朝靠着雄厚的家底儿,不得不大力扶持地方节度使,不是对叛军那边儿的几个节度使进行招降,给予他们一定的资质政策。

直到8年之后,安史之乱被彻底镇压。

但是在这当中,唐朝的皇帝办了一件丧失民心的事,这位后来的藩镇割据打下了心理的基础。

那就是收复长安之战。当时唐朝在明面上是有20万的军队,但是主力只有几万的朔方军。

并且唐军的兵力分布于长安、洛阳等多个战场,而当时唐肃宗也希望通过收复长安打破战略均势,树立自己的威信。

但面对坚城长安,毫无必胜的把握,还有就是刚刚恢复士气的唐军更不容有失,所以急需外援相助。

于是唐肃宗就向回纥提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条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希望借此条件能使回纥出兵。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来说,相当于一个不足的首领,你不但不保护自己的女人和子民,还把他们拱手相让。

这对唐王朝的威信打击是相当致命的,是底层的士兵和老百姓不再相信皇帝可以保护他们,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但这场叛乱不但彻底让唐朝由盛转衰,同时就在安史之乱被彻底镇压的同时,唐玄宗和唐肃宗这对父子。在同一年去世了。

唐肃宗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李煜继承了皇位,史称唐代宗。

也就是从唐代宗,后面的唐朝历史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了。

其实呢,唐代宗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废除藩镇,而是解决吐蕃和回鹘的进攻,同时防止麾下重要将领叛乱。

就这样唐代宗在位期间呢,击退了外界的进攻,同时平定了不顾凡安的叛乱。客观来说,唐太宗所做的其实已经很多了。至于藩镇的问题在唐太宗在位的时候还不是太突出,而且重要性也要相对靠后。

最关键的是,想要彻底解决外敌,唐代宗当时还是得依靠下面。三国演义的开篇就有,所谓分久必合。

为什么藩镇割据这一段分裂历史,它能够稳定的存续150多年呢?

比如从近朝灭亡北晋灭亡之后,到隋朝一统南北朝这个时期将近300年。

和唐亡之后,到元朝灭南宋,再次统一中国也是300多年的时间。

可是这两个分裂期,它都有一个特征,就是国家是分成南北两个权力中心,北边儿吃不掉南边儿,南边儿北伐又没有力量,所以就这样僵持下来。双政权中心是容易形成对峙性的。

单中心的割据政权它就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比如说五代十国时期,就是唐代后面,宋代前面那一段儿,说起来特别热闹。

因为它是单中心嘛,在黄河流域有这么一个大的帝国,叫凉、唐、晋、汉、周,一共五代,但是一共也就50年啊。

剩下周边还有10国,可是这十国他一定会被这个中心帝国给灭亡。

所以。可是你再去看唐末的军阀割据这一段150年。分明有一个还不算弱小的中心,就是李唐帝国。

可是怎么能够纵容那些地方上的诸侯长期割据呢?

国人一般对于藩镇割剧有这么几个理解。

第一,解读藩镇割据就是藩镇的那些首领是父子相继啊,唐王朝想任命新的节度使,是刀劈不开,水泼不进。

第二,不给中央交纳赋税,把收上来的税收全部据为己有或出实力。

第三,他的士兵是自己带的,中央驱使不动,对中央只是有表面上的尊敬,时常会对,不是例子。对于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政策一律不执行。所以这就叫小王国嘛。

那150年期间,唐帝国他们老李家只要出一个出息的人,就应该能把他们灭了或者藩镇当中突然崛起一股力量,你造反把李唐帝国给灭了。

150年居然就这样和睦相处啊,而且和平共处了那么长的时间,林夕在史书上看到这一段儿的时候都觉得这个事儿有点儿匪夷所思。

唐晚期的那个宰相叫杨炎,不是推行两税法时就在幽州节度使的那个辖区之内也在推行。

虽然当时天下的节度使都不交赋税,但是你所有的节都是每年都会向大唐的长安经常还上点儿贡。

即使到唐朝灭亡前三年,还能史书上看到资料,大量的地方的节度使还像中央在进贡。

更有一点就是大唐中央打仗的时候,藩镇还派兵呢。

比如说当时吐蕃每年秋天都会来抢大唐的边镇强烈当时北边儿的幽州卢龙镇兵马最强盛,出5000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