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律吕调阳220(2 / 2)

还有一年分四季,四钧定为一石,换算为120斤。由于成年人用担子所挑的重量接近一石的重量。于是在民间逐渐形成了用担代替石的习惯,把石字读作担反而变成了约定俗成。

一石意思等于120斤,对应120年,在《山海经》,《黄帝内经》等多部古籍中都记载过,远古和太古时期人类寿命可长达120年,也许不一定只是神话传说。

一两的实际重量从黄帝时期直到隋朝之前接近3000年都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从宋到我朝这段时间,这个重量标准也是几乎增加了一倍的。

这时候那个刚刚坐到自己位置上的小丫头趁着林夕讲话的间隙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十一哥,我们学的是医术,你们你给我讲度量衡到底是什么意思?再有就是这些权衡基础的数量为什么会增加呢?”

林夕看了一眼小丫头,这已经成习惯了。不过林夕没有因为小丫头的发言打断自己的讲解而产生什么脾气。

而是林夕和颜悦色的对小丫头说:“很好。听课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说明你在思考。很好,保持这种学习态度。”

林夕先把小丫头夸奖一遍,然后才解释小丫头提出的问题。

“要知道我们学的是医术,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和医术也有关联,因为我们的药方大多数都是从《伤寒杂病论》中选取的。

而当时《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所使用的度量衡是秦汉时代规定的,同我们现在大明使用的度量衡有所区别。

也就是说他们当时的药量只有我们现在计量单位的一半儿所以在治病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一个药方药量的增减不是多一点少一点那么简单,而且它的药量是经过无数次治疗实验出来的最标准的药量,所以在看病开药的时候,要按照他原来的药量进行开。

如果贸然把药量放大一倍。这样有的药方无所谓,但是有的药方,药的剂量变了,它的药效和疗效也就变了,对病人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你们在看医书中的药方是脑海里要清楚这里面的药物的剂量问题。”

林夕看着地下眼中闪着迷茫之色的几个小丫头,知道他们不理解这里面的道理,于是给她们举了熬药一个例子。

“比如是治疗伤寒的一味药方。有两种吃药方法,一种就是比较重的,可以把十味药或者三五味药分量放在一起熬煮分开服用,这样的熬出来的药物,虽然使用的药物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他们的药效就是加重,比较适用那些比较严重的患者。

而至于刚刚发病或者身体比较强壮的患者,只要只需要每副药单独的熬制,这样的药效会比较小,比较适合病情较轻的。

要知道要加大药量就会产生毒性对病人身体是有害的。所以既是同一个药方,不同的熬煮方法产生的药效是天壤之别,甚至可能从良药变成毒药。”

这是旁边坐的林海氏不由的长叹了一声。“真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林夕用这个结论结束了今天的课程。林夕收拾好东西往他的书房走去。

小丫头几个人被林海氏拦住,她们将会休息半个时辰。各自整理一下学习资料之后就要接受林海氏对他们仪容,女红的教学,这是大家小姐所必须掌握的仪态。

而且她们还要进行管理中馈的学习,这是当家娘子必修的一个内容。

因为当家主母是要掌握家里的全部财产,林夕曾经看过王铁锤记录的那些内容。林夕看了后感觉和后世学的企业管理和商科差不多,可见这年代想当个大家族嫡妻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林夕如此快速的逃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怕小丫头接着问为什么权衡会不断变大的原因。

其实这个原因林夕知道,但是不方便跟小丫头几个人讲。因为重量是收税其中的一个凭证。

它不断变大的和尺寸不断变大的原因一样。其实就是那些当官儿的想多收一些东西。

但是他们变动这些权衡不要紧,给很多东西都带来了一些麻烦。

就像是在医药中,这些重量的变化其实给中医药带来了很多麻烦,而有传承的医学世家还好。

他们知道是什么情况,可以提点自己的弟子,注意其中的变化。

而那些自学成才的中医们对,这点恐怕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才造成同样的药方治病的效果千差万别。

其中固然有草药有效期的问题,但恐怕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重量的问题才出来的。

通过这段时间林夕对立法和历史的研究。他发现自己在后世新来的很多都认为是舶来品的东西,其实都是原产于中国的。

只不过随着使用次数的变少,或者使用历法的废弃这些东西渐渐不为人知道而已。

这些出口转内销的东西,第一个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礼拜天的概念。

当时林夕接触到的说法就是创世传说,说创世者用七天工作,一天休息。所以人们才有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最后礼拜天或者叫星期日的说法。

可是经过研究,林夕发现这种说法根本就是牵强附会,后来强行给他找了一个说法解释而已,其实这种日期的真正来历是中国的七曜计时法。

七曜指的是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

七曜日计时法呢是指周期循环,其中日曜日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这是我们的七曜日计时法的用法。

到了清朝时呢,我们把七日简化为星期一,星期二。这就是为什么星期日就叫星期日不叫星期七,因为星期日是有日曜日简化而成的。

这种用法外国同样采用,例如英语中星期日即为day,星期一monday,这两个就是日和月的意思,对于星期二至星期六,欧洲人分别以北欧神话中的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和土星神来命名,也明显是学习中国七曜日计时法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翻译不了星期八,一个是因为语言的原因,另外一个就是因为这个本来也不是他们发明的东西,是他们照葫芦画瓢来的,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和天文知识。

至于时间每天计时的12个时辰的校准问题,其实此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了时区,但还没有像英国人一样给地球画一个12时区的范围。

但是中国人采取的另一种校准时间的方法就是一种日圭。每天中午在钟楼校准午时,然后再用刻漏和燃香计算每天12个时辰。

虽然这样,每个地区的午时都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但是对于大明这种生活节奏很慢,而且运动速度也不十分快的农业文明来说也是足够用的。

而即使后世新中国所谓的北京时间的时间点其实也不在北京。

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取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它并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和陕西蒲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国家授时台)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才确定标准的北京时间。

而且这个时间也会时常变动的,这是怎么回事?

在地球上,一个太阳年通常是365天。这是地球绕太阳一圈所需的时间。

1582年欧洲引入格里高历时,为使得日历年与太阳年重合,一年被定义为365天。

然而,很早以前中国的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实际上比365天要长一点。

精确测量后,他们确定绕太阳一圈实际上需要365.242天(准确地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也就是说每天的午时,也就是12点的时间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只不过这个变化非常小,一般人感觉不出来。

这意味着一年实际上应该是365又四分之一天,这在日历上很难管理,因此中国为了应中国古代立法,为了应对这个变化,曾经推出了很多历法,几乎几乎经过一段时间历法就要调整一次。

光是在历史上有明确记住的立法就不下于七个。包括传说中的历法,那就要有十几个,甚至见过差不多有20个。

现代公历为代表的西方历法采取了一个非常粗暴的手段,将第一个将2月29日指定为额外一天。这额外的一天被称为闰日。

这个调整时间动作发生的那一年被称为闰年,因为它有366天,并帮助日历向上多出一天以保持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同步。

现在每四年多增加一天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叠加起来一个世纪后,日历年和太阳年之间的差异将是25天。

这意味着季节开始的时间将比预期晚近一个月。闰年有助于纠正这个问题并使日历贴合实际。

但是这只是解决了短时间的问题,如果放到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比如几千年那么这个1/4后面的小数点儿的天数也会累积起来成为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这就是古代不停的中国古代不停变换历法的原因。

根据现代天文学家计算出太阳年实际上比365又四分之一天少了11分14秒。这意味着每四年增加一天将导致比每400年增加的必要天数多出三天,1200年后将多出一个月。

闰年这个词本就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历法,是指在农历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月,以保持日历年与天文年或季节年同步。

由于季节和天文时间不会在整整天数内回归,因此每年具有相同天数的日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该年应该匹配的事件而发生变化。

通过在一年中插入额外的一个月,可以纠正偏差,非闰年的年份称为平年。

闰年是指该年即较平常年份多出一月。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的年度天数365日和平均回归年的大约365.24219日的差距而设立的。而中国传统立法使用的是十九年七闰的平衡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