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律吕调阳220(1 / 2)

古人于是利用这种共振现象来确定时序,修正历法。十二律吕和十二地支有一一对应关系,也和十二月份有对应。

中国农历的十二个月与十二律的对应关系: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仲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根据12律吕的规定,夏历是每年十月初为岁首。

“律吕调阳”,可以从《后汉书·律历志》和很多有关传说看到记载。用这种声音来定调,同时可以定节气。“节”来划分历。用律吕对应节气勘定出来的时间天数,与太阳历的365只差半天。

林夕手里托着这几个竹管看着下面的人。底下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时旁边儿的林月华说举着铜盆在那里不断的长吁短叹。

林海氏说:“你只要回答上这个问题,惩罚就此取消。”

林月华当即朗生的回答道:“这东西叫律管。《千字文》律吕调阳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汉书律历志记载在一年12个月当中,古人发现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冷热二气,也就是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造成寒暑交替和不同时节的气候变化的原因。

古人为了找到其规律,并用数字表达从而丰富立法,加强其实用性。

皇帝时期负责礼乐的官员采用暇莩管飞灰候气法简称暇灰实验,在冬至那天暇灰被地气吹起所到达的高度,确定竹管的长度,取名为黄钟。

黄钟为大地中为震动之音,作为一年中的第一律。然后根据不同时节地气的不同力量以及三分损益法分别确定其余11个管的长度视为12律。

其中单数为六率为阳,双数为六女为阴,分别取名为黄钟,大吕,长度依次递减,其中包含了工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最早的12音律就此诞生。”

小丫头说完看着长嫂,林海氏冲她点了点头,林月华把铜盆放在地下,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林夕这时把竹管中最长的一个拿出来对大家说:“小月亮说的很对,但我今天不是和大家讨论音律。”说着林夕把最长的那一根儿拿出来,“这一根是第一律名为黄钟,既用于定音,又是一系列古代度量衡的来源。”

“由于上古先贤崇尚冬至节代表新开始的一阳来复,取天之阳数。

1、3、5、7、9中表达无形空间无限性的最大数,九为阳之极数,确定黄钟的长度为九寸。

再以一寸为基数,其1/10为一分,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不意义,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

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

《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咫:八寸。成语:“咫尺天涯”,即“比喻距离虽近,像远在天边一样”。

匹:四丈。绢以四丈为一匹。《卖炭翁》有诗句: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即“二丈”。

仞: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

舍:三十里。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shè)。成语:“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上写道: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避君三舍”。“三舍”即“九十里”。

古代长度单位1里=15引=150丈、1引=10丈、1丈=2步=10尺、1步=5尺

步和尺的换算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毫=10丝、1丝=10忽

面积采用顷、亩、角、步,1顷等于100亩,1亩等于4角,1角等于60步。

不同朝代长度不等,比如尺在商代一尺到隋唐……。”

林夕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己伸开手掌,比划自己的食指和拇指之间的长度。然后说:“大概就是这么长。可是到了我朝之后,这个长度几乎翻了一倍。

一仞周制八尺,汉制七尺,所以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一丈一般十尺,一仞一般七到八尺,咫尺是同一个单位。

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分、厘、毫。

咫,本义: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一尺等于十寸。

1、寸在小篆中的写法,“寸”字的上面是“又”,即一手,“又”下一小横为指事指出中医学上诊脉之处,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长度单位“寸”就是古人根据这一距离来确定的。“寸”在长度单位中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因此又引申出“极短”或“极小”的意思。

如“寸步难行”的“寸”,就是比喻“极短”的意思,还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里的“寸”都是短小的意思。

尺的长度最初是伸开右手,张开拇指与食指后其间的距离。

许慎则认为“尺”是在“寸”的长度基础上确定的。《说文解字?尺部》:“尺,十寸也。”一尺等于十寸。

“寻”也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说文解字?寸部》:“度人之两倍为寻,八尺也。”

这是说“寻”相当于一个人两臂张开所示的长度,一寻等于八尺。

《说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寻。”说明仞和寻的长度是一样的。

《说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从又,持十。”其中的“又”就是“手”,手持“十”,表示十尺就是一丈。

根据古时的尺码,一个成年的男子约有一丈高,所以古人称成年男子为“丈夫”,而称那些身形高大的男子为“大丈夫”。

后来妻子称自己的男人也叫“丈夫”,其中自然有褒称之意。

比如汉子这个词原本的意义代表汉朝的男人。但是由于汉朝和匈奴人的战争,所以好汉子后来就代表英雄的含义,这也是一种词的含意上的转化。

常与寻有关,“寻味八尺,倍寻以常”,因此,常是寻的两倍的长度。正是因为寻与常有关,后来,它们就经常被用在一起,组成“寻常”,意思就是平常、普通。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除此以外,毫、厘、跬、咫、里等长度单位也是古代常用的。

例如“咫尺天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这些在使用古代长度的同时,还对它的意思进行了引申,表达了更加深远的意思。这都是因为人们在时常使用时,由实用而引申出来的。

比如成语也是由一个个小故事而引申出来代表各种意义的固定的词语。

度确立之后是体积,也就是量。

把一黄钟所容纳的井水的体积定为一龠,再去阴数二四六八十中表达有形物质有限性的最小数二为物质的起始。

确立二龠为一合,然后一合为基数,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接下来是重量,也就是权衡。

国人认为一年生的各种谷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而且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粟米就是自然之气的凝结,是上天赐予人类的。

那么一株对应的重量怎么确定呢?

是用粟米,粟米是当时主要粮食,而且粟米大小均匀,便于记重于是把粟米装满一黄钟,平均1200粒。

100粒粟米为一株,一黄钟为12株对应12个月。

两黄钟为一两,对应两仪。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靠近的外面为来,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远离的半年为往。一来一往为一年。

一两为24株,对应24节气,因此一斤的384株就是32黄钟的粟米的重量,也就是十六两。

半斤八两的说法就来源于此。

一铢等于两撮。一撮又等于两分。

古人认为谷米是大地赋予人类的收成,所以把30斤定为一钧,换算为11520株,对应天地和合万物,忠诚之数。

钧的含义是君之大成,于是重量所代表的社会含义便从个人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