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地里学说199(1 / 2)

林夕在和三师兄辩难之后,林夕特意查了一下书籍,找到了地如弹丸,大地是圆球形。

地球的中心是集重者,四周高低不平,内有孔窍相通,像蜂巢或者菌瓣一样。

内伏水火之气,就像人身体内的水和火,在经脉中运动不止,与雷霆同。

运动的阳气喷盈欲舒,当被阻挡而不得舒展,就会形成地震。

江淮境以南地区因为地下川渎多,阳气得以舒泄所以地震少。而西北方地亢,少雨,地下的阳气不能疏泄,所以地震多。

空中有常气,会被日、星等天体所吸引而运动,日月的出没能改变气的动静和力量,从而影响风的大小。

同时冷与热、燥与湿、地形地貌,陆地与海洋的相对位置等等,都是风的影响因素。

暴风是因热气被冷云所包围而形成再有将有湖的地带比较多;赤道附近距离太阳近而易形成飓风。

旋风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在海上能吸起舟船。各种风的产生虽没有固定规律,但背后都是气的运动这一定理。

不同季节有不同风向,是因为我国处在赤道以北,秋冬季太阳远离陆地温度低,南方的海洋温度高,所以刮北风。

春秋季太阳靠近陆地温度高,南方的海洋温度低,所以刮南风。

黄河的源头本是清澈的水,因冲刷泥土而浑浊。四气之中土为质重凝结于水下,居于地球中心,水就地心而下形成巨壑,即为海。

海水就月而上形成潮汐。

所谓的野火或灵火是因为腐烂的动物和植物化成了磷和萤内含火气,附着于土变成易燃的膏腻。受热之后而燃烧。

江河之水来自海洋,有归于海洋,所以海水最终不增不减。

地下有脉络相通,原形之水本无色无味,在地上流动,融合各种物质流入海洋,所以才有了咸味。

经过沙土的过滤,渗漏可去除水中的咸味。

海水经过蒸腾变成云和雨落到地上也是淡水,所以江河山泉之水是淡水。

山体本来都是石头下有洞穴,充满了气,暖气遇冷凝结成水,与蒸馏法提取酒一个原理。

水在地脉中前行,与海相通,海水又蒸腾,为气形成循环,这就是易传中所说的山泽通气。

于是山下出泉,因为有海有泉,所以地下必有水浮流,而最终又经江河入海,形成了像人体脉络一样的沙土之脉,叫做沟水山石之脉叫做全泉眼。

因此人们可以掘井取水,要想知道某个地方是否有地下水,可以用五种实验进行查证。

第一是气室法用地窖凝水;第二是盘式法用金属盘凝水;第三是否是法用陶瓶凝水;第四是火势法,用烟判断是否有水;第五式是实色或土色,辨别地下水脉的方向。这些方法和林夕的师傅交给他的找水的方法大多都能对得上。

这五种实验方法有其中四种师傅都教授给他。只有第五种这需要相当的经验,虽然师傅把其中14种容易着水的地形和打井的位置都教给了林夕,但是林夕从来没有实验过。

林夕看着这张《坤舆万国全图》脑袋中突然爆发出了一个想法。

林夕想按照这张图制作一个地球仪。再把林夕在后世看到的世界地图画的上面,在根据这张地图修正一下。

毕竟后世的世界地图虽然地名与这张地图上大多不一样,但是地形地貌是不会有多大区别的。

而且林夕还可以把这幅地图上没有的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画上去,至于有一些小岛标注不清楚那是无关紧要的。

大致的地形应该差不太多,比如马六甲海峡,再比如婆罗洲菲律宾这些地方地形。

由于这些国家不停在南海捣乱,加上林夕当时居住在海南岛。这些岛屿的位置和大小形状基本上他是清楚的。

至于澳大利亚和南极洲,虽然详细地图它画不出来,但是大致形状它还是能标识出来的,尤其南极洲像一条蝙蝠鱼这在林夕的印象中是相当清楚的。

至于非洲在这张地图上标识的都很清楚,就是缺少了马斯达尼加岛,把它填上就可以了。

欧洲部分缺少英伦三岛和冰岛,但是基于后世西方国家掌握着舆论霸权,所以林夕对北美欧洲的地形是相当清楚。

甚至国家的大致位置和模样也基本记得八九不离十,虽然和此时的欧洲局势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其主要国家的大致位置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还有就是太平洋这个东西只有一个白令海峡的阿留申群岛形成的岛链,还有就是复活节岛和夏威夷这些位置在地图上都是很好标记的,尤其是复活节岛不但在这幅地图上有标记。它还有一个外号叫太平洋的肚脐。这个外号就明确的表明了他在太平洋中的位置。

林夕想干就干,他联系了船厂的工匠,先让工匠给制造了一个木球。

球体的大小就类似于后世的篮球大小。并且在中间穿了一根铜棒,让球体能够围绕球棒铜棒转动。

还作了一个半圆形的铜环连接在铜棒的两头。然后用一个铜制的底座连接在半圆之上。

这个铜制的底座能够在半圆上滑动,因为林夕知道地球是有一个偏角的,这个偏角的角度林夕记得十分清楚。

所以他准备在这个半圆上画出180度的痕迹,然后用铜套卡在那个角度上。

为什么要做活动的?因为林夕知道这个偏角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为了演示就做了一个活动的。

他做这个地球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林月华当教具,给她普及一些地理知识。

看看林月华的反应,然后再决定是否推广到蒙学当中去。

木球及其连接的地方做的很顺利,本来也不是什么比较精致的活儿,只要地球能转动,底座能让它立住就可以。

所以拿过来的底座是方形,底座上连着一个直直的圆柄上面镶嵌着一个方形的铜框,里面连接着圆形的铜质半圆,在半圆上用铜棒连接着一个铁梨木制作的木球。

接下来林夕就找到比较硬的桑皮纸,然后用一个圆规在桑皮纸上不停的画着半圆。

然后沿着半圆的边际,将它裁剪出来铺在木球上,结果第一次剪的有点儿小,无法完全覆盖木球。

林夕就又计算了一下,做了第二张纸,结果第二张纸又大了,又重叠的部分。林夕又把重叠的部分粘合在一起,十分满意这回的作品。

林夕又沿着粘连的痕迹将这张纸揭下来,把坤舆万国图拿过来放到上面开始描画。

对于相似的地方林夕就照抄,比如说非洲,南美洲。相差比较大的林夕就按照相对应的位置重新描画。

把整个轮廓描画下来之后再贴到木球上比试大小。结果这一步林夕弄了十来次才弄成功。

地图的大致位置描画下来之后,林夕开始按照坤舆万国图给地图标示名称,山脉和河流。

林夕足足忙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个地图制造完毕。

下面是小心翼翼的用鱼胶把它粘到球上,最后完成以后再用色彩在其中添画。

表示蓝色的海洋,黑色的是河流。林夕按照后世的地图标记,从上面勾画出山脉、平原、沼泽、盆地。

等大功告成的时候,林夕得意的向林月华炫耀着:“这就是咱们脚下大地的模样。”

林月华嗤之以鼻说道:“你这画的不对,坤于万国全图才对呢,这是四哥从京京城给我带来的礼物。”

说到这里,林月华突然用双手捂住嘴。

林夕看着她说:“你不是说你从长石哥哥那里给我偷来的吗?怎么又变成了送给你的礼物了。”

林月华看自己说漏了嘴便说道:“这是长圭哥哥在京城给家里的兄弟姊妹一人买了一份儿,至于你那份儿在铁锤嫂子那里。”

这时林月华伸手把那个铜环上的活扣拧开,让地球仪横着待着然后拧上指着地球仪对林夕说道:“你凭什么说脚下的大地,是就是以你说的那种姿态待在宇宙中的。我说它是这么待着的!”

林夕哭笑不得的看着林月华真没办法证明给他看。难道说南北两极都是冰雪,就证明那里是一个是正北,一个是正南吗?谁规定的?

小丫头得意洋洋的看着林夕然后说道:“你让我抄写的东西我都抄写完了。”

林夕说:“你把那个你抄写的东西一份交给大嫂林海氏,另一份交给交给四嫂,一份儿自己留着。”

小丫头两眼迷惑着看着林夕,林夕对她说:“把这两本书交给她们之前,别忘了要好处。你就说这是你偷偷把我教给你的密传的知识告诉她们。你的好处要少了那你可不能怪哥哥我。将来你回到琼州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书在其他嫂子前再卖一遍。”

“那我多买一份给三嫂也可以吧。”

“你一共就多抄了两本马,哪有第三本书卖给别人。”

“我让陈小花帮我抄了两本儿。”

“我没看见,也不知道。”林夕笑着对小丫头说道。

小丫头欢呼一声,拿着她抄好的两本所谓的秘籍向院内跑了出去,边跑边大喊:“嫂子,我给你送来了密传的医术,你要怎么感谢我呀?”

林夕摇了摇头,望着欢快跑出去的小丫头无可奈何,这是借小丫头的手把这些医术传出去。

至于《赤脚医生手册》林夕已经按记忆中完全书写出来了,但是有里面有很多是西夷提炼的药物。林夕需需要把这些药物删除出去或者说在里面写上如何提炼。

但是可惜的是林夕大部分不知道这些药如制造所以只能把那部分内容全部删掉。当然林夕也在里面添了一些内容,比如如何用针灸进行麻醉和一些原来就不存在的一些小手术、伤口如何缝合包扎的技巧等。

毕竟这本书,成书于五六十年代。当时主要的编撰者是中医,所以对西医在一些后来发展出的手术技巧不是十分了解,所以书中也没有收录。

现在林夕正在整理,他打算用中药替换当中的一部分药方。

比如治血吸虫病的特效药,林夕就在师傅的留给他的书籍中找到一种比较相仿的毒药。

说白了这种药就是酒石酸锑,在大明也可以少量的炼制,只不过十分困难而已。而且这种药的使用也相当危险,一旦过量就有可能造成人的死亡。

这个小丫头把林夕的医术已经学了去了三分了,剩下的就是实践。

之所以学了三分,那就是她在草药分辨上还是不行,下面学习重点就是让小丫头认草药。

作为一个医生,如果不能准确的辨认草药,那就和杀人的庸医没有什么区别。剩下的动手术的部分,小丫头现在根本学不了。

因为小丫头和林夕的特殊关系,所以林夕教授小丫头的医术就跟本不是按照此时大明正规培养医生的程序来的。

正规培养医生首先是识药,不仅仅是认识何种药那么简单,还要知道药的年份,成色,产地。

比如,最常用的药,黄连,伙计就必须懂得东北的黄连和西南的黄连在药性上的差别。

并能够准确分别长相十分相似的两种中药的药性和药理,并且同时背诵各种中医的典籍。如《黄帝内经》,汤头歌等。当然林夕把这部分简化为《医学三字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