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我小田,就这么进入了王妃的心里36(1 / 2)

裕王府

“胡宗宪请求朝廷给浙江拨粮赈灾,为何不答应他?”

裕王现在也很清楚,因为儿子的出世,自己的储君位置愈发稳固。

可面对现在的朝局,他这个性情谦和,政治情商不怎么高的王爷依旧有些怒意。

他看着张居正,又软了下来:“总得有个道理吧。”

此时徐阶和高拱被胡宗宪拉着去了户部,想弄些粮食出来,因此没有跟着张居正一起面见裕王。

“还要什么道理,就是为了浙直那些大户们拿粮食把受灾百姓们的田地兼并了去,还美其名曰,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裕王:“你们呢,总该为了百姓们说句话吧。”

见张居正不回答,裕王有些泄气,坐下来,得知胡宗宪又去了户部,心生希望:“户部能不能给他调粮?”

眼神中充满期待,一旁的谭纶看了心里难受。

堂堂大明储君,处处受制,忍不住道:“王爷,不会的,户部就算有粮,徐阁老他们也不会调给胡宗宪的。”

裕王满脸诧异和疑惑,张居正则有些意外的看向谭纶,心里略微激动,以为谭纶所想和自己一样。

“为什么?这话是什么意思?”裕王看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一字一顿道:“干脆,让浙江乱起来!”

随后在瞪大眼的裕王注视下,说出一番倒严的规划来。

谭纶在一旁听的心惊,居然和田三六猜测的丝毫不差。

张居正一番振聋发聩的逼反浙江,从而倒严的言论说完,裕王的脸上渐渐出现潮红,显然这番谋略超乎了他大脑可以跟上的节奏。

本能询问徐阶和高拱同意么?

张居正马上回答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

裕王若有所思,又本能看向谭纶:“子理,你怎么看?”

谭纶憋红了脸,在张居正期待的目光中咬牙:“若是之前,臣也认为这是大谋略。可...”

张居正脸色骤变,可话一开口,就由不得谭纶了。

“可什么?”裕王也焦急追问。

“可现在臣不这么认为!”谭纶一双火热的眼睛看向裕王,将田三六说的浙江百姓也是裕王和世子的子民的话说了出来。

省去了裕王日后登基会可能会记恨他们的话。

张居正哑然呆住,裕王也是如此,直直的坐了下来。

整个房间里无比安静,直到一个温柔的女声传来:“王爷,连胡宗宪尚且知道爱惜自己任地的百姓,王爷,还有你们,难道连个胡宗宪也不如么?”

正是裕王的妃子李妃,李妃抱着孩子走到近前,永远是那副满面春风的样子,只不过此刻眉宇间甚是肃穆:“谭先生说的对,大明朝不是他们严家的,更不是他们手下那些贪官豪强的,他们可以鱼肉百姓,王爷,还有你们这些忠臣,你们不能视若无睹。”

“天地有正气!”谭纶激动起来,李妃的支持让他信心倍增。

在这裕王府中,谭纶大多时候都和裕王一样,只有听令的份,大主意都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他们这些人拿。

只不过裕王的听令是:“阁老们,此事该怎么看?”

谭纶的听令是:“阁老们,这事我去办?”

也许是“同病相怜”,在商讨事上都没什么存在感,谭纶才会被裕王视作铁杆心腹。

可如今,攻守易型了!

自己不仅反驳了张居正的大谋划,还得到了李妃的支持。

李妃也就是日后的李太后,历史上出了名的贤后,政治手腕和眼光非比寻常,比之张居正等人也丝毫不差,因此在裕王府这一杆支持者中,地位甚高。

张居正长叹一声,面露愧色:“谭子理当真国士也!”

裕王也跟着莫名信心倍增起来,极其欣赏的看向谭纶,似乎谭纶这个和自己常年一起做“冷板凳”的“难兄难弟”如今雄起,便是他雄起一般。

谭纶在好友和领导还有领导夫人面前,终究还是要保持君子风度,更不想抢了弟子的风头。

“王爷,王妃,太岳兄,实不相瞒,这番话不是我所想。”

想到自己的弟子比自己强,谭纶面露欣慰:“而是临来京城前,我那位弟子所问。”

当下便把与田三六的对话说了。

裕王三人听完全都沉默。

尤其是张居正,满脸不敢置信:“你说的这个学生,可是上次来信里提到的淳安书吏田三六?”

“正是!”谭纶点头,又把田三六在淳安为了灾民,不惜得罪杭州乡绅大户们的事说了。

作为老师,向同僚和上级领导夸赞自己的弟子,自然是要添油加醋的。

弟子都如此优秀,那老师还能差了?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手段!”裕王听完惊呆了,脑袋也过载。

他完全不敢想象,居然有人如此大胆,手段如此高深。

李妃双眼也是异彩连连:“王爷,应该是如此胆气、如此忠良才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