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南、北(2 / 2)

然而胡濙不知道,他的一系列变化都被身后的两个人看在眼里。

“张公爷,你发现没,咱们这位主儿,有那么一丝古君之姿。”

“古君之姿没看出来,倒是有些太祖太宗遗风。”

“比之太上皇如何?”

“嗯……各有千秋。”

“您老还是好好养病吧……”

“哼!”

十数辆马车由锦衣卫开道,军卫护送向京城驶去。

过地坛,入德胜门后四散而去。

于谦的马车走的是斜街,刚过鼓楼就有一小厮拦住马车,给于谦送了一餐食盒。

他打开食盒,里面只有一碗半生的米饭和一碟小菜。

于谦没吃,拿起食盒中的筷子在米饭中扒出一小卷纸。

捏起展开,扫了一眼上面的文字,便将其扔进碗中,盖上食盒。

等马车从北安门入了皇城,沿着景山西侧,顺筒子河西一路南下至西华门前,于谦才下车步入皇宫,走向已经迁至右顺门外,与左顺门外内阁相对应的军机处。

而那餐食盒,似乎被于谦给遗忘在了马车里。

西苑,太液池钓鱼台。

一座由木桩和油布,搭制的五丈方圆的遮雨亭。

朱祁钰也在诸臣入京之后,回到了离开半个多月的皇城。

他看着送到手中的纸条,随手扔进面前的太液池。

“这些人真是不消停。”

“皇上,我觉得咱们现在咋那么憋屈,要是在......那边,这些人有几个弄死几个,哪像现在......”

朱祁镛双手一摊,表示着自己的不爽。

“大树参天,树荫下怎么可能没有蚁窝,想那么多干嘛。”

朱祁钰没有说话,赵信接过了话头。

“爷,礼部尚书胡濙、户部尚书金濂、刑部尚书俞士悦、大理寺卿许彬,四位大臣已经等候多时了。”

内侍宦官陈启提醒道。

陈启,陈符义子,陈玉义弟,也是朱祁钰亲信之一。

如今正在命成忠清查十二监,毕竟朱祁钰信不过十二监的那些太监们,另外他也打算改革十二监,并且夺了司礼监朱批特权。

为了不耽误外廷运转,又任命陈启暂领外廷中官也就是宦官。每日为他简抄奏疏奏报,传达谕令。

不过他可不是阉人。

自清朝开始“太监”和“宦官”就被混为一谈,用来形容去势的阉人。

但是在明朝,“太监”却是内十二监掌印官的官名。

而“宦官”也是形容所有于服务皇族的人员,跟民间豪门望族的家仆是一个性质。

所以说,“太监”属于宦官,“宦官”包含太监。

并且宦官里也有很多正常男人,不过他们只是在外廷服务,不得进入后宫。包括去势不完整的宦官,也不得入后宫。哪怕去势完整的宦官,无事也不可随意进出后宫。

皇族制度可是非常严谨的,因为皇族是天下表率。明朝也有一套很严苛的宦官制度,还是朱元璋定下的,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干政。

后世影视剧里的妃子身边都标配一个太监,是要闹哪样?

在汉家王朝里,只有后宫之主才有权利配一个太监,主要职责也是负责对接外廷。

还有什么明朝皇帝纵容对食?

那都是有权利的太监才能享受到的潜规则,而且还是明中后期才出现的现象。

还有什么宫女受不了那方面虐待,联合要勒死嘉靖皇帝。

就问一个问题,知道为什么清朝宫女只用满族之女吗?

明朝皇帝被暗害的还少吗……

“召吧!”

朱祁钰摆了摆手。

“喏……”

陈启施礼走出了钓鱼台。

待他离开,朱祁钰令赵信负责守卫,又打发朱祁镛自己去一边钓鱼。

便凝视着水面上在雨水拍打下的纸条,随便乱丢垃圾是不是不好。

华夏民族是个很神奇的民族。

每逢乱世必有热血之辈,乱世初定两三代内民心空前凝聚,共建盛世之心甚强。

三代之后便会出现惰性。

就拿明朝来说,明初平头百姓敢缉拿犯官入京告罪。而仁宣之后,此像已然罕见。

民心似水,乱世似火。

火灭,则水凉。

而这个时候,民间就会滋生出也些阴暗,他们心生嫉妒,见不得别人高高在上,便躲在阴暗的地方操纵朝局,甚至敢做下大逆不道的事情。

自以为掌控天下棋局,妄图根据自己的心意改朝换代。

战国百家、汉晋士族、隋唐世家、宋明乡党。

这哪些不是妄图操纵天下大势之辈。

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并不是舞弊案。

而当时的主考官刘三吾清廉坦荡,却为何最后落个流放的下场。负责复审的张信与新科状元等人,均被处死。

原因无他,一榜五十一进士无一北人,竟是南人。

别说他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朱元璋,就是心胸比之宽广的李世民遇见这事儿也得抽刀子大开杀戒。

敢这么玩,是想试试老子的刀磨的快不快吗。那老子就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帝王心术。

其实从客观原因来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早在五胡乱华时期为避免被屠戮灭族,汉族衣冠南渡。

掌握着知识传承的少数人南迁东移,造成现在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

自有文明以来,最值钱的就是文字。

自有文字以来,最值钱的就是书籍。

而这些知识,在古代永远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直到纸张出现文化得以普及。

以至于后来在大势之下运应而生的科举制度,才勉强打破这种存在无数年的文化封锁。

但是依然无法彻底消除。

这一点从明朝南方多文臣、北方多武将,就可以看出来。

打个比方南人主考,主观意识肯定更会偏向南人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出现了一榜无北人的情况。

无奈之下,朱元璋推出“南北榜”制度。

因一榜在春季,一榜在夏季又称,“春夏两榜”。

但这毕竟是临时举措,并未得以延续。

后来洪熙年间三杨之一杨士奇,也看出了其中弊病: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

于是杨士奇提出了“南北卷”制度。

不过到了宣德年间才得以实施。

会试时,考生在试卷上按户籍标记“南”字或“北”字。

录取时,南卷占百分之六十,北卷占百分之四十。

后来,又细分为南、北、中三卷。录取时,南卷占百分之五十五,北卷占三十五,中卷占百分之十。

这一制度,直到清朝也一直在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