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老朱家最大的特务组织(2 / 2)

朱祁钰就倚着门框,简单清洗一下后,便挥手让他们退下。

一个人坐着仰望夜空。

做饭需要时间,何况他也不喜欢吃剩饭。

“王爷。”

成忠不知从哪冒出来,飞奔到马车前。

仪卫并未阻拦,毕竟这位可是王爷身边最得宠的小大人。

“何事?”

朱祁钰没有看成忠,刚刚他余光里就已经看到了飞奔的成忠。

“父亲大人下午便来了,此时正在书房候着。”成忠躬身而立,答道。

“嗯,你去将先生请到静室。”

“喏。”

等成忠走后,朱祁钰才起身下车,向静室方向而去,身后侍从赶忙跟上。

“跟陈玉说,将饭菜送到静室。”

“喏。”

跟在朱祁钰身后一溜侍从中最前面的宦官应声离去。

静室。

朱祁钰与成敬相对而坐。

中间的圆桌上摆放着四菜一汤,以及相应餐具。

成敬没有动筷子,朱祁钰也没动。

并不是说朱祁钰怕他,而是保持对授业恩师应有的尊敬。

毕竟老朱家从朱元璋开始就最重礼教。

“王爷,可知朱氏皇族是何出身?”

朱祁钰闻言一愣,不过很快便明白了成敬的意思。

“太祖爷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中有言: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王爷记得就好,莫忘初心。”

“学生受教。”

听了朱祁钰的回答,成敬抚须颔首,流露出满意的微笑。

成敬在王府外有自己的小院子,还是朱祁钰送的,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成敬帮自己做事。

成敬有自己的行事准则,为人清正,所以很多黑暗中的事,朱祁钰不会交给他。但是收拢人才,整个王府也就他最合适。

他虽是残缺之人,却正直良善,忠君重礼。哪怕受了宫刑,也对朝廷无丝毫怨言。反而时常悔恨自己未能规劝晋王朱济熺,阻他谋反。

其实这事也怪成敬倒霉。

成敬刚到任不久,晋王朱济熺就被举报谋反了。可那些事情他并不知情,但是谋反可是十恶不赦之首,朝廷准备判他永远充军。

可是成敬认为永远充军会遗累子孙,不如自己死,不会累祸之孙。

宣宗,也就是先帝听闻此事,便把他改为腐刑,算是清了罪责。后来更让他以典簿侍郕王讲读,作朱祁钰的老师。

所以说他是忠臣典范也不为过。

朱祁钰也猜到了成敬为何有此一问。

原因无它,便是让朱祁钰记住,自己血脉来自民间,哪怕坐上九五之位,也当以“民”为重,莫忘了祖宗根本。

后世多流传老朱家与朱熹有血缘关系,甚至说朱元璋跟朱熹攀关系之类的。

其实,哪怕现在民间也多有流传。

对此,朱祁钰就只想说一句:扯几巴儿的旦。

他们老朱家的人,那是有血性,要脸面的。

老子出生农民不丢人,农民怎么了,农民就不能做皇帝了。

老子们绝对不会学那李二,为了自己的利益弯腰认祖宗。

虽然李二认的祖宗确实牛批的让老子们羡慕。

当然这种思想很危险,那是绝对不能在人前乱讲,也就自己在心里吐吐槽就行了。

老朱家为什么推崇程朱理学?

封建社会,法治不健全,科技不发达,百姓重宗礼。

以礼为枷,固民思想。以法为绳,束民身行。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治民。

根本不似民间说的那样老朱家跟朱熹沾亲带故,朱元璋一点也不稀罕这层关系。

毕竟朱元璋时期,程朱理学才开始被官方大力提倡。

用朱元璋的话来说,人家李二攀的可是圣人,老子一个九五至尊圣人,跟你一个臣子级别的攀关系,老子都臊的慌。

而且“存天理,灭人欲。”也非常符合朱元璋的治国观点。

要说明一下“存天理,灭人欲。”并非后世被断章曲解的让人无欲无求遵循天道,禁锢人身自由的说法。

“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即佛教讲的三毒,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如私欲、淫欲、贪欲等。

其实,理学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即是“天理”。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

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也向他的弟子提出过“存天理,去人欲”。

其实,儒家学者们的思想都是同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用来实现的方法不一样罢了。

后世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一千个政治家,就会有一千种治国之道。

怎么办?

求同存异嘛!

而且朱元璋对礼法的使用方式相比较于往朝治国方式而言有些歪了,但却歪好。

毕竟那是他的治国之道。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朱元璋的“户户有此一本”《大诰》普法宣传运动。

知道《大诰》是什么吗,那就是妥妥的一本反腐指南。

朱元璋更是开创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政策:允许农民捉拿扰民官吏。

这项政策在当时确实得到相当坚决的贯彻和执行。

封建社会历朝历代,要说哪朝百姓最彪悍,无疑是汉朝。要说哪朝百姓最荣耀,无疑是唐朝。要说哪朝百姓最有钱,无疑是宋朝。

但你要说哪朝百姓胆子最大,那肯定是明朝。

老百姓自从普了法,都敢冲进府衙捉拿那些让自己不爽的官吏了,你说牛不牛批吧。

而且《大诰》中还提到:凡各地“耆宿老人、遍处乡村市井士君子人等”都可以对本省各级地方官吏的施政行为与绩效进行测评,并且可以将意见以“列姓名具状”的方式递送中央。

更牛的是还可以在岁终考核官吏时,组团来京当面面圣。

而且百姓评议,还会被录入考评。

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必须经过百姓评议来定功过,定升迁,因此地方官员都十分惧怕百姓的负面评议。

就问当官的你怕不怕?怕不怕?

所以说,明朝老百姓也是历朝历代官员最不愿意得罪的。

后世都说明朝最大的特务组织是厂卫,那你太小看老朱家男人的手腕了。

老朱家的男人很愿意为你解惑一下,明朝最大的特务组织,是我们既亲爱又可爱的老百姓们。

毕竟朱元璋原本就是农民出身,他本身就具有很深的平民思想观念,所以才会做出由百姓评价官员政绩的决策。

更何况朱元璋父母就是因为贪官污吏贪墨了赈灾粮食,导致他父母饿死于野。

故此,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

如果不是土木之变造成的衰败,给了文官翻身的机会,估计明朝又是另一种景象。

所以说,时也,命也。

天道无常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