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中师生林一林 第四部分 淇水边 45 (全文完)30(2 / 2)

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誉,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南湖成为游人最多的革命纪念地。

在南湖,林一林他们一行正漫步在风景区,忽然看见一位青年女导游领队而来,她头戴小红帽,手执小红旗,一边走一边介绍: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管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从那以后,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为进一步开发南湖,1999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嘉兴南湖名胜区管委会,对南湖进行全面规划建设,利用南湖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党的诞生地优势,对南湖进行全面开发。用三年时间,将南湖建成以南湖革命摇篮为根本,以党的红色文化为纽带,以湖光绿色为基调,以旅游为导向,以环境为重点,寓教于游,建成一流的、全国独创的高品位、高起点、高素质、全方位的具有浓郁吴越风情水绿环境景观,有特色的多功能复合型的风景旅游区。我们这里是国家五A级风景旅游区。

“嘉兴南湖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的启航地,是红色历史的源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把南湖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同时也为南湖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从祖国各地前来听党课,学党章,瞻仰红船,重温入党誓词。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是董必武老前辈1964年4月5日题写的。

“1964年4月5日上午,董必武视察南湖。他登上烟雨楼,欣赏雨中南湖的湖波浩渺,认真观看‘中共一大史料陈列’,并向随行人员讲述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情况。在会客室稍作休息后,董必武前去参观中共一大纪念船。

“南湖革命纪念馆在1959年筹建之时,曾将中共一大纪念船模型送BJ请董必武审定。当董必武执手杖,健步登上纪念船后,他仔细察看了外形、内舱、结构及陈列布置,肯定地说,这条船,我回忆是造得对的,造得成功的。当天下午,董必武同志回到住地后,仍然心绪难平,当即挥毫题写了这首诗。”

林一林在执教《南湖》这一课时,也查过不少资料。

这位年轻漂亮女导游,不用扩音话筒不用讲稿,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林一林他们尾随听着,感觉讲得真好。令林一林激动不安的是,这位小导游,好像在哪里见过,好像非常熟悉,又好像比较陌生。林一林的记忆从南江村小学事故后,衰退得特别厉害,以前是过目不忘,现在是转身即忘。林一林实在想不起来小导游在哪里见过,他便尽量走近她,试探她能否认出自己。

待那一队游客在树荫下休息,林一林走到小导游的面前,认真地看着她:“小姑娘,我总感觉到在哪里见过你。你认识我是谁吗?”

那位小导游仔细端详着林一林,好一会儿,她一下子跳起来,紧紧地抱住了林一林:

“您是林老师,您肯定是林老师。我是王小玉啊!我是小玉,跟梅老师在一起的,您想起来了吗?”

“你是小玉?都长这么大了。在我心里,你还是个小学生啊!”林一林猛然想起来了,他差点流泪了。

“是啊。您离开阴山的时候,我刚小学毕业,是梅老师一直带着我。”

“梅老师呢?她现在在哪里?”

“我爷爷去世后,一直是梅老师带着我,直到我考入南湖学院。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在这里上班了。当时,我也想报考师范院校的,但突然就看到了南湖学院招生简章,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还在南方的爸爸妈妈。我在这里上学上班,也在暗暗地打听他们的下落,可惜至今没有消息。我要找到他们,告诉他们,我不恨他们,我已经很好了,让他们不要牵挂与担心。这是梅老师教我的。”

“梅老师现在在哪里呢?”林一林忍不住又问道。

“她一直在支教。阴山支教结束,大地震后她就去了四川,现今留在映秀镇。梅老师说自己是支教专业户。”王小玉说着笑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小玉都长成大姑娘了,都工作了。真好!”

“林老师,时间到了,我要带旅行团走了。您住在哪里,我晚上再去看您。”

“我们住在嘉兴春雨旅社,明天就回去了。”

王小玉高兴地说:“林老师,您晚上不要出门,我去找您。我有好多话,要对您讲呢。”林一林也有好多事情,要问小玉,他满口答应了。

傍晚,王小玉拎着一只大包,如约来到了春雨旅社,林一林早已等在门口。他把王小玉领到202房间,一同来的五位老战友都聚在这个标间:“小玉,这几位是我到阴山支教之前,在凤安工作时的老同事老朋友。在我工作最艰难的时候,是他们帮助我渡过了难关。我们20多年前就想到南湖来看看,但那时候条件不好,我们当时租用的是一辆军车,走一路修一路。我们先到杭州修车,准备来南湖的前一天,超强台风预报到了,我们慌慌忙忙往回赶。这一耽搁,就是20多年。那次台风太厉害了,据说把铁路都刮翻了。”

林一林停顿了一下,又向五位老同事介绍:“这真是天意的安排,真是不虚此行,特别惊喜。这位姑娘是我到阴山支教时,遇到的王小玉,当年他爷爷带着她住在山里,与我一道去支教的梅老师,始终把她带在身边。梅老师她现在还好吗?”

“你支教回单位的第二年,我爷爷就去世了。我爸爸妈妈毫无音信,是梅老师和小红姨帮助料理了爷爷的后事。以后,我就一直跟着梅老师。”

“她到四川时,你也跟着她的?”

“梅老师去映秀镇之前,我就考上了大学。大学志愿是我选好跟她商量的。她看了非常高兴。她说—这么多年,她没有白费心血。她高兴地流下了眼泪,梅老师从来不哭的。不是,好像还哭过一次,就是您支教走的那一天。”说到这里,王小玉看了看林一林。

“我那时候家庭情况特殊,又牵挂着民师转正的事。不然,我也会留在那里的。你现在跟梅老师有联系吗?”

“有的。大约每半年,我能见到她一次。我跟旅游公司领导说好了,有到映秀镇的团,尽量让我带,哪怕不给工资也可以。我就是想顺路去看看梅老师,跟她说说心里话。”

“梅老师没有白心疼你,你是一个好姑娘。”林一林欣慰地说。

“我要做跟梅老师一样的人,做一个爱党爱国爱家的人,把周围的人都带好,一代一代美好下去。”

“王小红母女俩怎么样了?还住在校园里吗?”

“都挺好的。小红姨先是回乡种了魔芋,是何教授指导种的,那个何教授是梅老师请去的。可惜,何教授当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回去不久就病逝了。小红姨她女儿王善良,也考上了大学,王善良上的是师范。现在回恨山教书了,她把母亲又接回了学校。王善良上学的不少费用是梅老师出的。王善良哥哥也考上了大学,现在延安工作。”

“梅老师真是我们教师的光辉楷模。”林一林说得很动情。

“林老师,您不知道?她父亲是很大的官,大到什么样子,她从来不说。林老师,她曾经给您的那个电话号码,就是他爸爸的。您最关心的那个毕校长转正的事情,梅老师给她爸爸专门打过电话,我是悄悄听到的。她还对我说—这下小林老师就不要过分操心啦。”

听到这里,瘦弱的毕校长站了起来:“我就是那个最后转正的老师,谢谢你们。我的事情给你们添麻烦了。”

小玉赶忙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就是您。我什么忙也没帮上,是林老师和梅老师操了不少心。”

“梅老师后来结婚了吗?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林一林轻轻地问。

“结婚了。”王小玉显得特别兴奋,“我还去参加了她的婚礼,所以我才知道她爸爸是个很大的官。参加婚礼的人很少,有梅老师的父母,还有她爱人的母亲,是映秀镇的。就是汶川地震时,新闻里经常讲到的映秀镇,就是她现在支教的地方。新郎的母亲不会讲普通话,她只是高兴地听我们说话,只是笑。新郎的父亲是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

说到梅老师结婚了,王小玉满面红光:“新郎高大英俊,是核动力工程师,保密级别很高。他们结婚那一天,新郎摸着我的头,对梅老师说,‘刚结婚就有这么大的女儿了,真好。’我一直也把自己当成是梅老师的女儿,虽然她像我姐姐一样。”

“梅老师他们有孩子了吗?”

“有了,现在已经上小学了,是女孩。我每次去,她都叫我姐姐。林老师,您看,这是我上次去映秀时,学校老师帮我们照的合影,大中小三个女孩子,可惜,师叔在部队,不然就有完整的全家福了。以后,我有了真正的全家福照片,就给您发过去。寒暑假,我们常常到部队去,住上一小段时间。梅老师这次支教后就没有再回去了,师叔的妈妈习惯在故乡映秀生活,梅老师现在就和婆婆住在一起。她可孝顺了,现在什么事都会做了,还会干一些简单的农活。说起来林老师您可能都不相信呢。”王小玉打开手机让林一林看照片,她说得很自豪,幸福感溢满心田。

“小玉,等你下次接到去映秀镇的带团任务,就通知我,我跟你一道去看看。当年我想到松潘去支教,可惜没有去成。你加我微信吧,便于今后联系。”几位老同事都说:“趁我们现在还能走得动,我们想多看看祖国的山河。如果你去韶山,就带上我们,好吗?”

“梅老师也想去韶山,她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天下最好的好老师……你们也是好老师,跟林老师在一起的老师,肯定都是好老师。林老师在我们阴山时,每个星期天都到恨山小学陪我们过一天。每个星期天的早晨,梅老师都带着我到校门口张望好多次,等听到摩托车的声音,我们才回到窑洞。”王小玉笑得满脸灿烂。林一林也被她感染了,内心很感动。

“我们明天就回去了,毕校长和封校长都是做过大手术的人,不能让他们过于疲劳。等你有去映秀的计划,一定提前通知我。另外,我们还想在有生之年,去韶山看看。”

王小玉一边答应一边从带来的拎包里,拿出一堆纪念品:“这是我赠给各位老师的见面礼物,每人一艘红船模型,一枚红船书签,一套建党百年纪念册,还有一套南湖明信片。”大家乐得喜笑颜开。

2021年12月中旬,林一林收到了王小玉的微信:“林老师,我们有一个老年团,避开国庆假日旅游高峰,12月26日到达韶山。你们是来南湖与我们会合,还是到韶山等我们?可惜梅老师本次不能同行了,有一位老师病了,她一个人教两个班语文,脱不开身。”

“我们小城到长沙有直达动车,我们提前行动,12月26日在韶山等你们。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是毛主席诞辰纪念日。”

过了一会儿,王小玉发过来一张毛泽东广场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明显的标记—韶山红杜鹃。林一林知道,这是革命之花、希望之花、传承之花。红杜鹃摆放在广场的正东方。

林一林一眼便看懂了,照片上韶山红杜鹃摆放的位置,就是他们集合的地点。

(全文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