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师生林一林 第四部分 淇水边4228(1 / 2)

42.嘉师北大

1978年深秋,父亲挑着破旧的木箱和棉被,送林一林到遥远的嘉山县上中等师范。绿皮火车在一个名叫卞庄的小站停下了,从火车上走下来一长列类似林一林父子的农村人,大家结伴越过铁轨,爬上土坡,绕过水塔,沿着煤渣小路,走向山丘上一个没有校牌的校门。

在学校门口,有一个男孩放声大哭,央求父亲带他回家:

“这是什么师范学校,连我们初中也不如,我不要上这样的学校,我要读高中。”

那对父子一直站在校门口,望着校园里的满目荒凉犹豫着,最终他们顺着原路返回了。林一林的父亲用力牵着林一林的手,随着零散的人群走进了校园。易春海和几位初中同学也在不同的时间,也很不情愿地走入了校门。

学校只有东北两面立着围墙,西南方向是水库和森林。直到林一林他们三年学习结束,时断时续的围墙建设也没有完成。

嘉山师范的前身是五七干校,曾经拥有百亩垦荒地,千头养猪场。改造后的校园是清一色的红砖黑瓦房,这些首届师范生的两个教室,安排在学校最前面的6间瓦房里。当年从新昌市各县共招了百余名学生,都是中考成绩超过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几十分的学霸。

嘉山师范始终没有合拢的围墙为林一林他们逃遁森林提供了极佳的途径,而漫山遍野的马尾松成为林一林他们课余自学的天然书吧。那是一个仰慕知识、崇尚改革的时代,包产到户的小岗村距离嘉山师范很近。

从15岁到18岁,林一林在嘉山师范遇到了人生中最好的老师,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热情满怀,关爱学生,为他们之后的教书育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这里林一林遇到了生命中最好的同学,他们大多是清贫的农家子弟,纯朴勤勉情智双高。中师毕业后,同学们大多学业精进事业辉煌,几乎二分之一的人都担任了校长职务,成为中国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同学之中,大到高官官员,小到教学点老师,他们自始至终秉承着嘉山师范的草根本色,忍辱负重,克己奉公,竭尽全力回馈乡梓、报效国家,许多人受到重要表彰。

2011年夏天,是林一林他们1981届毕业30周年。散落在天南海北的首届中师生齐聚嘉山师范,他们重走当年来时路,在烈日下,再一次越过铁轨,爬上土坡,绕过水塔,走上更加荒芜的小路,站在更加破败的学校门口,汗水和泪水不约而同地流下来。时过境迁,嘉山师范曾经变成了的沙场、水泥厂,而且,沙场和水泥厂都倒闭了。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你很难再找到嘉山师范的信息;在教育如此先进的现代,你再也查不到嘉山师范的名称。她就像大地上的一泓清泉,浇灌过鲜花绿草之后,自己就永远销声匿迹了。真正的嘉山师范永恒地停留在1984年,此后便更名为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不再对外县市继续招生。

三十年重回嘉山师范校园的那一天,林一林他们看到原来的水泥篮球场已经四分五裂,他们看到的教室已被黄沙覆盖,教室后墙已经通透着好几个大洞,漫漫黄沙从破洞里流淌出来。林一林他们的宿舍和食堂已经变为平地,当年男女生住在一排的屋前白杨也只剩下了树桩。那练唱的红木风琴,那练字的方正黑板,更是无影无踪。但是,绿色的松林还在,清澈的水库还在,青春的初心还在,师者的仁心还在……

几次遇到当年的中师同学(当年面向社会招生,同学之间年龄悬殊,有叔侄也有父子是同班同学的),谈话间得知不少人已经退休,不少人已经随着儿女去往更遥远的都市或乡村。

有人通过微信联系,设想毕业40周年再相会,同学们都感叹,岁至暮年,天各一方,聚散皆难。有好几位甚至已经驾鹤西行了。

林一林忽然特别怀念精英为师的年代,忽然特别留恋师范时看过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忽然特别感动电影中最后的镜头:“主人公李侠冒着生命危险发完绝密的电报内容后,镇静地向延安发出了永别的信号。”

当一个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步入花甲,当一个个风华正茂的中师生光荣退休,历史烟尘中的嘉山中等师范是否还会被人常常想起?

岁月流淌,白驹过隙,终将留下许多美好的印记。中等师范仿佛老电影

里的经典歌谣,必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永远难忘的卞庄小站,永不消逝的嘉山师范。

一晃十年又过去了,又到了林一林他们约定四十年相聚的时间。相聚究竟是在暑假,还是在寒假,在什么地方举办,大家的意见产生了较大分歧。毕业四十周年,许多同学都已退休,退而不休的同学天各一方,在帮忙带儿女的子女,深陷在天伦之乐与暗无天日之中。北上广深,天南海北,那群天真无邪的青年,像被时光的飞弹炸碎了,飘落在不同的城乡。

大组聚不起来,各县的同学想单独聚一聚,林一林自然要担任秘书长的职责。可惜就在这一年,林一林的岳父母相继因病去世,年近六十的人带着年逾八旬的老人,到处询医问药,这其中的艰难困厄,非亲历者永远体会不到。

“我们县同学单独聚一下,你能组织吗?”一个颇有威望的同学从外省打电话问林一林。

“不行,你请已经退休的同学安排吧。我还在上班,家事也多。”

“即使他们安排,你也要全程参与,没有你,我不放心。经济方面,你们都少一点考虑,我和另一位同学能赞助。”

“我没有时间参与组织活动,工作和家里真的有许多事情。”

“你怎么这么忙?这要不了多少时间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困难。我的情况,不想多讲。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我肯定乐意组织大家聚一聚的。”

对方疑惑地结束了通话,心里肯定十分不痛快。

林一林这时候心乱如麻,持续大半年的医院奔波疲惫,以及老人去世的操劳悲痛,还没有完全消失。弟弟又出了重大车祸,他被一辆装载绿化树的超长货车,从后面追尾,被大车从驾驶室里撞飞出来,脸着地,前额和面部血肉模糊,当场昏死过去,正在南京紧急救治。医生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后脑着地,必定当场死亡。

疫情的阴影尚未消散,医院防控很严。林一林只能隔一天去一趟南京,生怕已经脱离危险的弟弟再出现其他意外。

这样的时候,林一林哪里有心情和精力来组织四十周年同学聚会?

四十不聚,可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又都存在着这样

和那样的不同格局,渐渐老了,应该做减法了,而不是固执地继续做加法。四十不聚,相见不如想念,相见不如怀念。

首届中师生毕业四十年,虽然不少已经退休,但还有许多人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更有不少当年的中师生,担任着学校领导工作。就林一林所在的淇水小城为例,当年嘉山师范毕业生中,有一半当了校长,千秋师范中师生中也有一半进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岗位,他们为城乡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可以说撑起了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这是那一代中师生的丰功伟绩。

1981届中师生还在岗的,都是当年师范坐在第一排的小朋友。林一林在师范就是与女生住在一排,与男生坐在前排的低龄中师生。他还在站好最后一班岗。

“林主任,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分管教学的欧局长很客气地说。

林一林笑了:“不用商量,你吩咐什么事情我都坚决执行。”

欧局长思考再三:“这事与我们教育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县防震减灾办公室,想叫我们推荐一名教师参加科普知识讲解比赛,这些年他们参赛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但我估计参赛要耽误老师不少教学时间。”

林一林立即报出了朴新春老师的姓名:“这是我们演讲比赛的一等奖选手之一,综合素质很好,跃进小学的。”

“所有的好老师,都在我们林主任的心里,信手拈来。”欧局长高兴地笑了。他立即给减灾办打电话:“再有事情请你们直接跟我们林主任和跃进小学程校长联系。”

朴老师不负众望,参加了县市初赛、省复赛,又参加了全国分赛区济南比赛,一路高歌,进入全国总决赛。

2018年暮春时节,跃进小学程望山校长把一份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林一林。那是“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各位选手: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预赛已圆满结束,选手们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有33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希望晋级选手抓紧练习,认真做好准备。决赛诚邀中国地震局、相关部委和各省地震局负责宣教工作的领导莅临观摩。现将决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决赛时间地点

(一)决赛时间:2018年5月11日

(二)决赛地点:中国科技会堂(BJ市HD区复兴路3号)

二、决赛安排

2018年5月10日上午报到、抽签,下午彩排。5月11日比赛,5月12日疏散。

……

本次决赛欢迎各单位派员观摩,但由于会场条件所限,会议原则上满足领队和选手房间需求,观摩人员请自行预定周边酒店。建议各单位观摩人员控制在3人以内。

“请林主任注意看我的画线内容,报告欧局长。我们打算派凌晨主任陪同,你和我作为观摩人员赴京。”

林一林喜不自胜,立即去找欧局长:“遵照你的指示,我们已经一路破冰,进入全国总决赛。请局长批准我们四人组队参赛。”

欧局长手里早就有历次的战报,他向一把手局长汇报之后,就在林一林的申请报告上签了字。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田野,也开满了林一林四人小组的心田。

朴新春、凌晨、程望山、林一林,四人从新昌站出发,四个小时到达BJ。朴新春、凌晨入住中国科技会堂,林一林和程校长就住在会堂旁边的宾馆。夜晚躺在舒适的床上,林一林与程校长说起第一次进京的行程、住宿与所见所闻,感叹不已。

“你们那时候就能到BJ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那时候还在山里呢。”程校长安慰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