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熊孩子深夜受戒尺(2 / 2)

戒尺狠狠的打在诸葛亮的手心,也如刀子一般割在婶母的心里。

看诸葛亮忍不住喊疼,婶母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你大哥远赴江东,大姐嫁到外地,三弟又年幼无知,只靠二姐看诊卖药能补贴些家用,家里就剩这几亩薄田几间陋室,我们诸葛家一路从琅琊流落至此,安身不易啊!”婶母喉头哽咽:“现在这个家里你是唯一顶梁的男孩,理应目光高远,刻苦读书。你倒好,总想着去捣鼓稀奇古怪毫无用处的东西!”

诸葛亮想要反驳,却又无话可说。

婶母:“诸葛一族自徐州一脉都是人杰辈出,你的祖父与父辈一生都志向远大。我问你,你可还记得叔父临终前嘱咐你的话?”

诸葛亮眼眶一红:“当然记得,叔父临走前,让我好好读书,将来报效朝廷!”

婶母:“这回你可真的知错?”

诸葛亮高声回答:“亮知错!”

婶母再次高高挥起戒尺,陈妈和老葛都不敢睁眼看了。

啪!啪!啪!又是响亮清脆的三声。

这次诸葛亮没有喊疼,一声不吭,咬牙坚持。

婶母冲诸葛亮二姐使了个眼色,二姐连忙去拿了陶罐,帮诸葛亮敷上新采的草药。

为了让姐姐宽心,诸葛亮还强忍疼痛,咧嘴做个鬼脸。

亮啊亮,真是一个自讨苦吃的机灵鬼,姐姐也哭笑不得。

“起来吧,地上凉。”姜氏转身要走。

“婶母等等,当真我被隆中书馆录取了?”

诸葛亮不肯起身,眼巴巴的看向姜氏。

姜氏欣慰,诸葛亮虽然有时顽皮,可到底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记得读书是正事,便将隆中书馆的录取通知信从尺牍中取出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不顾手疼,接了信帛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信帛结尾是隆中书馆话事人“博士”水镜先生的签章和书馆印信——这“博士”是书馆馆长,在当时,也就是校长的意思。

诸葛亮上喜上眉梢,哈哈大笑,抱起诸葛均转了两圈,手疼都不放下。

“均弟,这回你哥我终于能去隆中书馆一看究竟了!”

叔父生前多次跟诸葛亮提到过这个隆中书馆,说这是名师荟萃、人才辈出、藏龙卧虎的神仙地方。按说当时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东汉原有的地方教育体系早已被摧毁殆尽,但太学生出身的荆州牧刘表特别重视教育,在荆州各郡县都建立了书馆学校,在邓县建的正是隆中书馆。

诸葛亮对隆中书馆早就心驰神往,可自打寄去竹简写就的简历文章,这都过了个把月了还迟迟不见音信,还以为泥牛入,海杳无希望了,没想到,今日竟柳暗花明!

陈妈一旁道:“夫人少爷,这是西王母显灵了,保佑二少爷考上了书馆!我听说县里有棵神树,就是西王母显灵的地方!我们去给西王母她老人家还个愿吧!”

老葛忍不住怼了一句:“可拉倒吧!还是咱们二少爷自己有本事。邓县城里求西王母的人多了,还各个都灵验?”

陈妈:“西王母也得挑像样的不是?咱家公子有本事,这还用你说?”

众人哄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