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都是为了大宋54(1 / 2)

“李安抚不可无故斩杀大将!”

王中正大声喊道。

环庆路边境线上荔原堡,营帐中王中正从哀求变为威胁,但李复圭无动于衷。

营帐外李信、刘甫被亲兵捆绑跪于校场。

俩人嘴中均被塞住,无法说话,只能摇动身体以作反抗。

校场边上大多数宋兵也跪地求饶,请求安抚不要斩自家将领。

“专横跋扈,不听调遣,我如何斩不得?”李复圭坐于帐中冷冷说道。

“请问安抚,李信、刘甫如何不听调遣?有何证据?”王中正并不退让。

李复圭大怒:“你一阉人,幸进之徒,在此大放厥词,要我连你一起斩了吗?”

王中正气得双手发抖,两眼通红,拂袖而去。

……

“安抚,可以不杀吗?不然事情就闹大了。”说话之人是李复圭亲近幕僚。

李复圭铁青着脸:“不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安抚……”,幕僚准备继续劝阻。

“你以为我忍心吗?这么做都是为了大宋,不必多言!来人,行刑!”狠心的李复圭转身躲入帐后。

已经是五月了,西北的太阳落山逐渐变晚,也许是巧合,酉时的天空血红一片,光线似乎顺着晚风一起落入校场。

士卒们看着缓缓而来的亲兵刀斧手,全体都噤声不语,还在挣扎的李信、刘甫似乎用完了最后的力气,垂着头不再动弹。

随着亲兵宣读的几句判词,刀斧手挥刀斩下,俩人脑袋掉落,鲜血喷洒满地,远远望去,与那晚霞“交相辉映”。

寒风袭来,不知是害怕还是寒冷,众人齐齐冷颤,心里透凉。

还在辕门口的王中正也颓然离去。

……

四月底,梁太后遣两万部落兵两万部族兵和八万民夫抵达环庆路边界附近,在距离边界附近准备筑起一大型堡垒,取名闹讹堡。

时至五月,又在距离边界二十里左右的地方选址,准备再筑起十二座寨城。

李复圭见夏国兵力不多且较为分散,于是起了心思。

准备派骑兵遵从朝廷说法骚扰一番。

不料此举受到所有幕僚反对,但其一意孤行。

李复圭更未料到武将们也全体反对,理由是夏国兵力虽然分散,但都是部落选取的能战勇士,大宋一旦突入夏境,必遭围困,这不是骚扰,这是送死。

所述理由与李复圭帐下官员幕僚意见出奇一致,这就更能衬出李复圭的无能。

因此李复圭大怒,强令李信带兵出击,并要求其严格按照自己的战术规划来执行,誓要证明自己的眼光与才能。

然事与愿违,行军至瓠子岭,正好碰上夏国民夫,民夫对着大宋士兵大喊:“我们是来修堡的,不是来与你们开战的。”

提前暴露,不得不还,但又无法向李复圭交差,于是李信尝试了三次小规模进攻。哪知惹怒夏国人,隐藏于后的夏国骑兵突袭而来,李信损兵折将,狼狈而归。

于是,一大耳刮子重重地扇在李复圭的脸上。

对上无法交差,对下影响其威信,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以骄横跋扈、不听调遣为名,怒斩两员大将。

同时密令郭贵、林广从邛州堡出境,袭击夏国小城小寨,并暗示只要是夏国人头,老幼都认。

……

“王司使,以上是我对此次事件的调查情况,这份札子麻烦王司使帮忙递送御史台。”说话之人是张商英,赵顼派来的陕西路监察御史。

“张御史,此等事情恐怕不是你陕西路之行的政务内容吧?递交上去恐有误御史前程?”王中正关怀道。

“身为御史,风闻奏事,何事不可说?王司使自行打探,对比我所说是否真实详尽,然后再拟成札子以你们皇城司身份上奏吧。”张商英显得义无反顾。

“御史赐教,敢不听从,但我得先向郭安抚禀报,以免误了大事。”

王中正唤来邓贤,几番交代下来,邓贤一人双马向延州城疾驰而去。

……

话说两头,洮州城外,大约五十人左右,全身破破烂烂,有拄着树枝的,有相互依靠的,还有躺在简易担架上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