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_分节阅读_第170节(2 / 2)

  想到这里,沈毅暗自摇头,心里有些无奈。

  自家这个三哥,到了建康之后还没有开始挣钱,就已经开始堕落了!

  不过今天沈毅要去晋王府赴宴,而且再过大半个月就要参加春闱,没有心思去追问这些闲事,他问了两个小丫鬟,确定两个小丫鬟都不愿意去之后,他才一个人离开了家门,朝着晋王府走去。

  沈毅对晋王府,是非常熟悉的,毕竟他刚进建康的时候,曾经在晋王府住过很长一段时间。

  此时,晋王府已经张灯结彩,连带着附近的街道,都挂满了灯笼。

  晋王府大门口,更是被一顶顶轿子,堵的水泄不通。

  好在沈毅是步行,交通拥堵跟他没有太大关系。

  好容易挤到晋王府正门口,正要迈步走进去,突然看到两个熟人。

  沈毅立刻上前,对着中年人拱手行礼:“师伯。”

  赵侍郎这会儿的脸上,尽是疲惫之色,他看了一眼沈毅,微微皱眉:“子恒不在家里备考,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很显然,赵昌平不喜欢沈毅来参加这种宴会。

  沈毅连忙低头解释道:“师伯,家父与晋王府有些渊源,因此不好不来……”

  赵昌平依旧微微皱眉,不过他很看重沈毅,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那你跟着我,一同进去罢。”

第二百六十七章 燕都后人

  晋王府为了这场寿宴,足足准备了半年时间左右,以一座王府的财力物力,这场寿宴办的自然很是热闹。

  这会儿,王府的宴席从府里一直摆到了大街上,沿街摆了一个长溜,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来与晋王爷祝寿的,哪怕是小民百姓,都是能坐下来吃上一顿的。

  当然了,在外面吃饭可以,但是想要进去见到晋王爷,给晋王爷祝寿,这就有些难了。

  不过赵侍郎乃是朝堂大佬,六部里都能排到前十的人物,他刚走到王府正门,晋王府的世子李穆就亲自迎了上来,对着赵昌平拱手,微笑行礼:“昌平先生来了。”

  赵侍郎虽然面带疲惫之色,还是拱手还礼,摇头道:“世子客气了,不敢当世子一声先生。”

  李穆低眉道:“今日到这里的,都是晋王府的亲友,都是我父王的故交,先生便不用客气了。”

  这话的确是客套话,平日里李穆见到这些朝廷里的官员,多半以公职称呼,但是今天他老父亲过生日,于是称呼便不好太生分。

  赵昌平微微点头,然后回头看向赵二,开口道:“给世子递上礼单。”

  赵蓟州连忙两只手把礼单递了上去,李穆收下之后,低头道谢。

  沈毅这会儿就跟在赵蓟州身后,他还没有阔绰到送礼单的程度,只是带了个木盒子,笑呵呵的递到李穆面前,微微低头道:“世子,这是在下昨天跑遍了建康的书铺,才找到的一本建康地理图志,在下已经翻过了,相比较于当今的地理图志,要详尽不少,晋王爷乃是建康尹,或许可以用得着。”

  “礼物轻薄,还请世子不要见怪。”

  李穆笑着接了过来,然后把木盒子递给身边的下人,上前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爽朗一笑:“子恒有这份心思,已经很珍贵了,父王得了这份礼物,多半也会高兴。”

  他侧过身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开口道:“三位贵客快请进罢,马上就要开席了。”

  赵侍郎默默点头,领着两个后辈进了晋王府的内宅。

  晋王府的内宅,并不是晋王一家住的宅子,而是晋王府的后院,占地很大,除了住的屋子之外,还有一座占地庞大的花园,沈毅还曾经在这座后花园里参加茶会。

  这会儿后花园的一处空地上,摆了差不多十几张桌子。

  这十几张桌子上,请的才是这一次寿宴真正的客人,在座的这些人不能用非富即贵来形容,只能说……

  全是贵人。

  都是大陈的权贵。

  本来,如果沈毅自己来给晋王拜寿,他大概率是进不了内院的,不过有赵昌平带着,沈毅跟在赵家父子身后,顺利的进入了内院。

  晋王府的下人早已经给赵昌平安排好了位置,引着三个人过去,赵侍郎安排了两个子侄落座之后,然后便对着两个人说道:“你们在这里坐着,我去见一见晋王爷。”

  他是大佬,自然是要跟晋王当面祝寿的。

  赵侍郎离开之后,沈毅与赵蓟州一起坐在这个桌子上,颇有些兔入狼群的味道,赵二还好,他多少认得一些人,可以与同桌上的一些人说说话,而沈毅就只能坐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了。

  片刻之后,赵昌平从内宅里走出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笑着跟同桌的同僚们打招呼,而这个时候,晋王的寿宴也将正式开始,身为世子的李穆也不用在门口接待客人,李穆来到了内宅之后,找到了已经落座的沈毅,他先是与桌上的众人打了声招呼,笑着看向沈毅,开口问道:“子恒见过父王了?”

  沈毅起身,摇头道:“还不曾见晋王爷。”

  “那子恒随我走一趟吧,父王前些日子,还一直念叨着要见你呢,今天到家里来了,无论如何也要见一面才是。”

  沈毅这才站了起来,与赵昌平打了声招呼,然后跟着李穆一起,朝着后宅走去。

  李穆走在前面带路,然后把沈毅的礼物递还给了沈毅,笑着说道:“一会你当面送给父王。”

  沈毅接过去之后,默默点头。

  这位晋王世子一边带路,一边叹了口气。

  “原先父王读了子恒的诗之后,便心生感慨,半个月前看了子恒写的邸报之后,便随身带在身上,闲来无事就翻出来看上一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