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阳武县(1 / 2)

山南水北为阳,自古用兵为武。

阳武县地处险要,多兵事,屡有攻伐。

而在上一件在此地发生的大事,在十年之前。有刺客于阳武县东郊的博浪沙,使用铁锤击中天子副车,并且逃之夭夭,至今尚未落网。

陈昭一行抵达这座沧桑的古城下,青石城墙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多少年了,总算是回来了。”张苍有些感慨。

他凝望着有些陌生的家乡,觉得似乎和记忆里有些不同,但具体哪里不同,却又说不上来。

陈昭笑道:“张兄为求学而背井离乡,现在学富五车而归,可谓不负少年之志,让人真是好生羡慕啊。”

这两天里,他们同乘一辆马车,除了进食、睡觉,其他时间几乎都在交流数术,故而将关系拉近不少,互相之间已经不用官职名来相称了。

闻言,张苍颔首而笑。

若是陈昭出言夸赞自己离开时贫寒,返乡时富贵发达,有了官职与地位,或许他的神色会有几分不自然。

毕竟自己这次回来,并非衣锦还乡,而是潜逃回来。

不过提及学术方面嘛,那确实值得自己骄傲,从被荀子收为关门弟子,再到今日,孜孜不倦地研学三十余载,他张苍相比少年时的懵懂无知,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

顿了顿,张苍轻叹一口气道:“天明啊,我已经三十八岁了,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能遇见你这样的知己,犹如伯牙之于钟子期,真可谓人生幸事啊。”

“张兄哪里话。太公望七十余岁,尚可佐武王伐纣,平定天下;孔夫子五十又五,仍周游列国,教导三千弟子。张兄不过三十又八,正事春秋鼎盛的年纪,想必未来大有作为,哪怕封侯拜相,也不是没可能啊。”陈昭接话道。

他这倒不全是安慰。

毕竟张苍活了一百来岁,现在人生刚过了三分之一。

至于能否封侯拜相,陈昭的信心恐怕比张苍还足。

“那老夫就借天明吉言了。”张苍哈哈一笑,指着不远处道,“那边的人就是来接我的,等安顿下来,老夫便设宴招待诸位。”

陈昭循着张苍所指,城门右侧的那一队人挺有排场,有十数名仆役,马车六七辆,放在乡县之中,绝对算得上富甲一方的豪绅。

不过并非只有来迎接张苍的人。

城门左侧同样站着队人,光从衣着服饰来看,便知道是官面上的。

这就是来负责安顿陈昭他们的人。

毕竟此番出行,陈昭是奉了三川郡太守的令。

何况他身边跟着五百士卒,去到哪里,别人都得给几分面子。

于是陈昭和张苍走下了马车,并肩朝城门处走去。

“堂兄,许久未见。我这次返乡,真是麻烦你来接我了。”张苍行礼问候。

“堂弟啊,你这哪里的话。亲族之间,该拧成一股绳才对。”张负笑呵呵应下,面露尊敬道,“虽说堂弟你少小离家,但这些年一直有写信和寄送财物回来,大家都念着你呢。”

说完这话,他打量边上的陈昭一眼,好奇道:“敢问这位公子是何人?”

陈昭拱手回道:“我乃是路上碰见张兄,恰好也要经过阳武,故而结伴同行者——陈昭,字天明。”

刚听完这哥回答,张负便见着边上有人过来,定睛一看,发现居然是本县的县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