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以身做局(1 / 2)

近些日子,京城热闹非凡。

西缉事厂的解散被文官认为是莫大的胜利。

一起又一起的庆祝宴会开个不停。

在所有人中,最得意者无外乎兵部尚书项忠。

京城之人谁不知其和许化田之间的矛盾。

当初许化田乘轿过巷,巷中的人皆回避,唯有项忠非与其争道。双方僵持许久,最终还是许化田的轿夫更为健壮,硬生生靠拳头打出了条路。

不过,众人所知的事,往往不是事实。

项忠这几日心中十分畅快,铜镜中映出一张笑脸。

“王世昌啊王世昌,莫以为攀上了阉人就能扳倒老夫了。”

内臣向来不是单独作战,而许化田自然也有交结甚密的官员。

废除西厂一事,许化田不仅没有因此事得到惩戒,反倒更得圣宠。

虽说文官却被他们瞧不起的内侍摆了一道,但大多数官员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唯有一些人不甘心就此善罢甘休。

想借机扳倒与许化田最主要的是扳倒与其结交的官员。

目的嘛,也很简单。

朝廷的官位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读书人又有那么多,上头的人不走下面人怎么上位。

项忠借此成为这群人的领头羊,领着不少官员继续弹劾许化田,誓要将其斩尽杀绝,一时之间风头甚至盖过了不知为何陷入沉默的首辅。

“老爷,上朝的轿子备好了。”

作为兵部尚书,朝会是不可避免的功务。

“今天还是走东胡同。”

管家得令,立马前去吩咐轿夫。

京师内城道路平直,以项忠的府邸往东胡同走,并非近路反倒是绕了一截路。

一路行至东胡同,路过无数宅院,轿夫的步伐却在一个宅院前慢了下来,还在前行,就是走得很慢。

走得近了,足以看清宅院上挂着王府的牌匾。

门前也有一顶轿子,好巧不巧的是一名红袍官员正出门准备乘轿去上朝。

项忠掀开轿侧的帘子,满脸笑意地向那官员打着招呼:“巧了不是,正好与王总宪同往。”

红袍官员不是别人,正是当朝都察院右都御史王越其字世昌。

吸引当朝兵部尚书特意绕路的不是身藏的佳人,而是他的老对头。

王越身为文官却久经沙场,数击鞑靼多有战功,逼迫鞑靼暂退河套。

朝中官员谁不知其意在九卿之一的兵部尚书之位。

“倒是真巧,数日之内几次巧遇大司马。”王越不似寻常文官身形柔弱,其体型健壮,面容坚毅。要不是穿着一身文官官服,倒更像是武将。

“要不如何称巧。”项忠说罢指挥轿夫赶在对方之前起轿前行。

小巷不多,不能容两轿并行。

项忠的轿子在前,则王越的轿子就必须在后。

“呸!小人作态。”

王府管家不忿地对着前方的轿子啐了一口痰,王越没有制止,犹自乘轿上早朝去。

大明的早朝并非日日举行,正常来说是三日一朝。

何来正常?因当今皇帝从去岁起就不喜上朝,常以龙体欠安为由不来上朝。

至于龙体欠不欠安大臣们清楚,但以皇帝的性子来说,聪慧的大臣们用屁股都猜得到当他们在宫外吹着冷风的时候,皇帝大概率在被窝里抱着万贵妃那妖妇。

不过今日皇帝没放他们鸽子,正常从被窝里钻出来上朝。

寻常朝会不在大殿举行,而是奉天门外,称为御门听政。

但通常也说不了几件事,大体上各部汇报几件基本确定的事宜。

今日有兵部对西北、辽东边镇相关情况的汇报……

工部对修建皇陵所从西南征调木材情况汇报……

吏部对上一季度的吏治情况的汇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