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件事十个钱(1 / 2)

安乐很想知道,师父有什么办法解决自己的难题。

苏九只让他放心,一切都包在当师父的身上。

而比起假凶手,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跟安乐说。

公孙耀这会儿已经回到自己房间休息,苏九示意孙灵韵去盯着点儿。

等屋里只剩下师徒二人后,他才说道:“安乐,我已经得到教主的准许,从此刻开始,你便正式成为义教弟子。”

安乐之前答应入教,双方只是口头承诺。

苏九离开这几天,就是为他办理正式入教的事情。

“你应该知道,灵儿此次来长安,是为了抓武俊驰。但为何要抓他,灵儿应该还没有告诉你吧?”

安乐想起之前和灵儿谈及此事,灵儿话只说了一半。

见他点头默认,苏九接着说道:“现在可以告诉你了。”

这件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所以抓武俊驰,是因为他知道宝藏的秘密?”安乐并没有太过沉浸于这段历史,而是开动脑筋,很快猜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不错。”苏九很满意弟子的头脑。

“难怪任长史说,武家兄弟是突然崛起的。”安乐很快又想到,他们拜官封侯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们找到了宝藏的秘密,并且献给了皇帝。

苏九对他的猜测给予了肯定:“武家兄弟得到的半部藏宝图,是长孙无忌的那份。”

安乐顺势猜测:“既然义教在找藏宝图,那是不是说另外半部……”

苏九点了点头:“不错!褚遂良的半部,在我们手里。”

安乐考虑了一下,有些担忧道:“若是这样,武家兄弟的藏宝图,应该已经交给皇帝了。咱们就是抓了他,也没什么用啊。”

苏九道:“所谓的藏宝图,其实不是图,只是两行文字。”

安乐立刻明白了:“两部藏宝图,一共四行字,组合起来就是宝藏的埋藏地点。”

“聪明!”苏九轻轻拍了两下手掌。

如果是幅地图,武家兄弟未必记得住。

换成两句话,他们一定知道。

“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抓武俊才。”安乐继续往下猜。

“错!”这次苏九摇了摇头。

武俊驰是个草包,抓到他后或用利诱,或用大刑,说不定能套出秘密。

武俊才却是个厉害的人物,抓他来是没用的。

而且他身为镇安司督监,不但身边高手如云,自己的武功也不弱。

想要抓他,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安乐道:“师父,既然你告诉我这件事,想必是有用我的地方。有什么话,师父就直说吧。我虽然不敢说赴汤蹈火,但只要力所能及,我一定尽力。”

苏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为师喜欢你什么吗?”

安乐摇了摇头。

苏九道:“你善于用智,却又待人以真心。言出必践,并且不说空话大话。”

受了一番当面夸赞,安乐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后脑勺。

苏九接着说道:“为了寻得宝藏,光复大唐。你不但要做大官,还要取得武俊才的信任。想尽办法接近他,伺机探察藏宝图的事。”

“师父,我明白该怎么做了。”安乐已然心领神会。

结束了师徒之间的谈话,安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是他穿越到此,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床。

不过躺在床上后,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他知道,历史上女皇死后,大唐就会光复。

只要躺平,就能达成最终目的。

那抛开孙灵韵的关系不说,自己为义教做事,真的有意义吗?

他纠结了许久,先前的想法,不知不觉又被另一个想法打败了。

自己会出现在这里,说明自己一定是有用的。

难道说自己的使命,不是顺势而为,而是要改变历史?

床上的安乐翻来覆去,几乎折腾到了天明。

次日上午,伊阳侯府门前,武俊才揉了揉有些疼痛的太阳穴。

自己这个弟弟,真是一点也不让人省心。

人死了,还留下一堆烂摊子给他。

武俊驰没有成亲,在府上养了一堆美貌女婢。

这些人平时什么活也不干,专供武俊驰玩乐之用。

如今武俊驰一死,这些人还要武俊才来安顿。

那些莺莺燕燕的,他看着就烦。

干脆派人将她们连同那些仆人,统统送去人牙处,一并卖了了事。

至于武俊驰的灵柩,他也已经派人送往老家安葬。

空出来的这座侯府,交由他从神都带来的老家仆打理。

刚处理好这个烂摊子,他手下的一名亲卫匆匆走来:“督监,已经查清了。这半年来,侯爷在长安并没有结下什么仇家。”

武俊才点点头,神情没有任何意外。

他的弟弟他了解,这家伙只有两个爱好,美酒和女人。

自打武俊驰搬来长安,每个月都要花掉十几二十万钱。

而这些钱除了家里的开销,大部分都花在了平康坊。这说明他一不缺酒,二不缺女人。

再者他之所以躲到长安,就是之前因为女人,在神都搞出了人命案子。

武俊才预先得知,狄仁杰即将调神都,担任洛州司马,这才打发他来长安躲避。

临行前也特意叮嘱过,到这里怎么玩儿都行,就是别惹事。

他身边的四名护卫,就是武俊才派给他的。

一方面是负责保护他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顺道看着他。

“既然没在长安结仇,那就是之前的仇人了。”武俊才念叨着。

那亲卫眼珠转了转:“督监,会不会是姓安的,为了破案胡说的。”

武俊才缓缓摇头:“相关的案卷我都看过,安乐断案的手法,与狄仁杰很相似。”

说起狄仁杰,武俊才又想起弟弟在神都做的事。

他们兄弟二人发迹的时间,前后算起来也不过一年多。

除了来长安这几个月,其余的时间武俊驰都在神都。而在那一年里,能恨武俊驰恨到千里追杀的事情,也就只有死在火场里的那一家。

那件案子,自己授意来廷县令按意外处理后,也没听说有人闹过。

那家人也都确认死于火场,没有漏网之鱼。

难道,自己还有什么疏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