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四时变化(1 / 2)

“真不知道你是怎么睡得着的?”

面对陆卷耳的提问,贺新凉挠挠头:“应该说,习惯了?”

以前老师讲课,讲到无趣听不下去的时候,贺新凉就会犯困。

陆卷耳更觉得神奇,因为这可是九酝宗。来到这里的弟子,哪一个不是千辛万苦拜进来的,哪一个敢不认真,把听讲时间浪费在睡觉上。

即便是梁怀人,自知没有办法进入内门,只能在外门混日子。之后便要离开外门,去山下当个管事。

他也不敢浪费时间,认真听讲。

陆卷耳想不明白,指了指身后:“葛师找你。”

贺新凉从蒲团上起身,来到葛蕈面前。葛蕈坐在一块石头上,这样的石头在高阳冈上有很多,大多都是葛蕈讲课时坐的地方。

因此,只要有这些石头的地方,都可能是葛蕈讲课的地点。

“葛师好。”

葛蕈坐在石头上,视线依旧比贺新凉高,低头看着他。

“今日是你第一天听讲,可有什么疑难的?”

“没有。”

葛蕈挑起眉头:“为什么?”

“因为全都听不懂。”

葛蕈哈哈大笑:“也对,你还没开始修行,当然都听不懂。”

“不过,有一点听懂了。”

葛蕈好奇问道:“哪一点?”

“道心那一点。如果只是前进的动力,我已经有了。”

葛蕈沉默,想起昨天贺新凉的话。

“为了活得更好。”

活下去,活得更好,可以成为道心吗?

可以。

但是还不够。

活得更好,好该怎么定义?有人觉得富贵是好,有人觉得安稳是好,有人觉得强大是好。这么多个好,怎么选择,怎么坚定地只走一条,而且是契合九酝宗的那条。

九酝宗外门十年,或是神意圆满进入内门,或是呆满十年下山。

考验的不仅仅弟子的天赋、品行,还有弟子的道心。

道心是前进的动力,也是道标。道路相似的才是同门,道路相岔的,也许能掰回来。更大的可能是,越行越远。

越行越远,不是一路人。

葛蕈沉默许久,才说出了话:“你还没开始修行,以为如此就够了。往后你会发现,还不够的。”

他拿起身边放着的书籍,交给贺新凉。

“这是九酝宗的入门吐息法。你先自行修着,若有不懂的,可以问同门。实在不懂的,可以来山顶问我。”

贺新凉看向山顶的一间小院,葛蕈应该就是住在这里了。

“弟子告退。”

……

贺新凉拿着书籍回到木屋,郑重打开书籍。

功法名叫《玉泉吐息法》,内容没有大段文字,每一页都是图文。文字是大恒皇朝通用文字,贺新凉勉强辨认。图画则是坐定姿势,窍穴分布,运气路线。

贺新凉脱鞋上床,照着图画摆了姿势,又按照文字描述进行呼吸。

呼吸了几下,贺新凉默默穿鞋。

他一个人无法继续下去,不是运功有什么疑难,而是书籍上的那些字,有些他不认得。

“没想到读了那么多年书,换了个世界,居然成了文盲了。”

贺新凉出门寻求帮助,没有去找陆卷耳。如果找他,对方肯定趁机要挟,让自己当小弟。

贺新凉不是不能接受当小弟,只是他也很懒,不想去干那些铺床暖床的活。

宅男,大多都是懒的。

所以,贺新凉去找了崔宜归。

……

崔宜归听到消息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有个男弟子居然闯入女弟子居住处,想见自己一面?

崔宜归想了想,走出屋外。

一排木屋前,聚着七八个女弟子。崔宜归走过去一看,果然是贺新凉。

崔宜归细声向她们解释几句,好说歹说把人都劝走了,拉着贺新凉离开这片区域。

“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你帮个忙。”贺新凉有些尴尬:“我只知道你们住在这边,但是没想到范围这么大。”

贺新凉还没见到一座木屋,就被路过的女弟子发现了。他才知道,女弟子居住的范围,居然是男弟子居住范围的两倍。但是木屋的数量是一样的。

如果早知道,贺新凉就不会这么冒冒失失来了。

众所周知,女子居所,男子勿入。

尤其是被发现后,那一个个修行几年的女弟子,力气比他还大。根本不听他辩解,准备给他个教训。

崔宜归听了,问道:“那你有没有受伤?”

“没有,有人帮了我。”

崔宜归想了想:“是白师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