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生煎VS锅贴(1)63(1 / 2)

  鉴于人不够用,领导申请到了其他部门借调来的临时支援,民生频道的头牌薛禹城也在名单之列。

  这几周,杨纾凛一直在出外景,不是为了坐在某家老字号的店铺里胡吃海塞、等着助理小妹来送健胃消食片,就是深入乡村田野第一线,进行农业访谈,既没多余胃口也没闲情逸致。

  记者业界长期流传的戏谑之一就是女生当汉子使,汉子当牲口使。几年下来,再软的妹子也能被锻炼成金刚芭比。

  杨纾凛最近已经开始举铁,她觉得自己离传说又近了一步。

  江菀柔好不容易截胡成功,赶上了她从乡下采风回海州拿换洗衣物,第二天不用早起,可以在家调休半天。

  下班之前,杨纾凛来了一个电话,说想吃生煎包和牛肉锅贴。

  江菀柔当即开始收拾东西,马不停蹄地往如园酒楼跑。

  除了地道的本帮菜,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也是如园的拿手好戏,锅贴、生煎、小笼、汤包,各有各的讲究。

  厨师做不了的,比如百十来号人参加的婚宴要用的喜饼、喜糕,直接从外面的专门店铺提前订购。能自己动手的,都是现点现做,热腾腾上桌。

  想吃主菜,得进酒楼,不急不忙坐下来点菜。想吃小吃,只要去如园酒楼侧门的小窗口排队即可。

  每天下午四点,面点组的厨师们会准时带着包好的生锅贴和生包子出现,在侧门边的小厨房里点起旺火,支起两口大平底锅。

  一锅给牛肉馅的锅贴,一锅给猪肉馅的生煎。锅贴用的是死面饺子,生煎则是半发酵的活面包子。

  江菀柔更喜欢生煎包,因为出了海州很难吃到这么正宗的混水生煎。

  混水生煎是海州老式做法,三分肥的猪肉馅加上鸡蛋、蟹肉和香菇,去腥除了黄酒,还要掺本地产的糯米酒,切得极细的姜末和葱花裹在肉馅里反复摔打。

  最关键的在于猪皮冻,这是生煎出汁儿的关键。

  肥肉出的是油,猪皮冻才能出满满的胶原蛋白,肉紧汁浓,嘴巴刁的老饕一口就能吃出如园生煎和外面的差别。

  鲜榨菜籽油下热锅,滋拉一声,包子底面在急速升温的大火伺候下现出金黄,逐渐酥脆化,有时候会稍微多煎那么一下下,有的客人指名要焦底儿的,汤汁留在面皮里,一口下去更香。

  不过,混在晚高峰大军中到达的江菀柔毫无悬念地扑了空。

  如园酒楼的主楼灯火通明,侧门冷冷清清,连个人影儿都没了。

  早知道该提前打个电话和陆迦南说一下,让厨师留一份,她这才想到了利用特权。

  江菀柔记得今早出门的时候,陆迦南有说今天去酒楼。

  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她把车开到了如园后门的停车场。

  下车之后,搜索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了陆迦南的车,还没回去。

  她拨通了电话,电话响了好几声,快断时才被接起。

  “怎么啦?”陆迦南那边的背景音有点嘈杂。

  “我忘记和你说了,今晚我晚点回去。”

  “我今天也晚,你回去先休息,不用等我了。”

  “我现在去找小凛。”

  “好的,那你路上小心。”

  “她想吃生煎和锅贴,你家的今天好像卖完了。还有其他可以替代的东西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