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玉萍当干部了32(1 / 2)

张中华回去后,对付翠英和慧明说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最后说:“目的没达到,气就出上了。也不知道我唱上了没?”

付翠英和慧明笑着说:“唱上了,唱上了,没想到,你唱的比我们教的还好。”

付翠英问:“那你以后怎么办?当初说是离婚不离家,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回来了,我已经离婚了,再住在他家也不合适,我过几天就搬回来。”张中华决然地说。

“那你就尽快回来吧。”付翠英叹息着说。

张中华回去后,就要收拾东西,带着孩子们离开,公公婆婆死活不让走,就又住了几天,慢慢给公公婆婆说好,答应过段时间带着孩子们来看他们,就领着两个娃娃回了付翠英家。

张中华走时,公公婆婆紧紧拉着张中华的手,哭泣着说:“中华,你留下,我们不认那个没良心的儿子了,我们只认你和孙子。”

张中华也哭着说:“爹,妈,我和何绍东已经离婚了,我再住在这里算什么?你们让我走吧。”

公公婆婆又抱着孙子、孙女紧紧不撒手,哭天喊地地说:“我的孙儿啊,你们走了,爷爷奶奶想死你们了!”

一家人在痛哭声中洒泪而别。

慧明在东镇公社的第二年,大姑娘玉萍高中毕业了,玉萍学习很好,写的作文常常贴在墙上让全校师生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年都是三好学生,但那时招生率低,玉萍又是乡镇中学毕业的,高考全校一个中专生都没考上,更别说是大学了。

玉萍毕业那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也刚取消,玉萍只能在家待业,17岁的玉萍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不禁向往地对慧明说:“妈,我若能象你一样,18岁能当上干部就好了。”

慧明无奈地说:“唉!那有那么好的事,你不知道,现在找工作有多难,不要说干部了,能当个工人就不错了。”

第二年的一天,慧明兴冲冲地匆匆回到家说:“玉萍,县上发了通知,银行在全县招20个干部呢,你把资料准备好,我们赶快报名去。”

玉萍一听,惊喜地说:“妈,真的吗?通知在那里?赶快给我看一下。”

慧明拿出通知,玉萍兴奋地看起来,弟弟妹妹们也都围过来,你抢我夺地一块看起来。

慧明说:“机会是有了,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考不上也是人搭。”

玉萍自信地说:“妈,你放心,我就是拚了命也要考上。”

报了名,玉萍就开始了没日没夜地复习。

玉萍6岁开始做饭,13岁蒸馍馍,那时候蒸馍用的还是农村的那种大铁锅,小小的人儿,做好馍馍,吃力地踩着小板凳,才能把蒸笼放到锅里,馍馍蒸熟再吃力地小心的瑞下来。

父亲不在家,母亲工作忙得顾不上家,玉萍就每天管理弟弟妹妹们的吃喝拉撤。

那时候生活困难,面、大米、油都是定量供应,玉萍还要计划一家人的吃喝,她把馍馍蒸好,切成薄片,晾在架子上,每天早上给弟弟妹妹们一人发一片当早餐,平时家里吃的都是汤面,只有在周未才吃一顿碱面,就这样才能维持面粉吃到月底。

玉萍从小管家,养成了自律自强的性格,她从小吃苦耐劳,做什么事教有一股韧性,这次招干,她势在必行,弟弟妹妹们睡觉时,看见姐姐在学习,早上醒来,看见姐姐还在学习,都好奇地问:“姐姐,你晚上昨不睡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