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大弟的婚事(1 / 2)

慧英结婚第一年,在慧明的阻拦下,没到内蒙去,第二年,慧英的丈夫来后,背着慧明偷偷把户口转上,杨妈领着慧英和慧英的丈夫到了慧明家里,慧明一看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无力阻拦了,只得让慧英跟她丈夫走了。

慧英到了内蒙后不久,二弟也听从母亲的安排去了内蒙。

慧英嫁到内蒙的第二年,慧明生下了大女儿玉萍。慧明生玉萍时,也是在婆婆家由大妈接生的,生下女儿后,又是大出血,那时坐月子,都是在沙坑上,慧明流的血在沙坑上如一汪清泉,幸亏李诚早就准备了止血药,药喝上后,血终于止住了。

慧明两次在家生小孩,两次差点把命搭上,从此后,慧明再也不在家生孩子了。慧明后来生的四个孩子都是在医院生的。

慧英到内蒙后,18岁时生下了女儿玉梅,慧英生下女儿后不久,因患痢疾没及时医治而去世。后来也有人说慧英女儿刚生下时,头上戴着个白帽帽,也是胎里给父母戴上孝来的,慧英的死也是命里的事。

慧明听到慧英去世的消息,哭了一天,嘴里直说:“我怎没把婚给退了!我怎没把婚给退了!”这成了慧明心里一辈子的痛,她一生都在后悔没犟着母亲,把慧英的婚事退了。

三弟参军走了,慧英去世了,后来,三妹也找了个煤矿工人嫁了,如今家中只剩大弟、四弟了。

大弟为人厚道,憨厚耿直,少言寡语,在生产队当会计,少时因家贫,弟妹多,顾不上考虑个人婚事,如今已年近30,仍没成家。

杨妈愁得整天唉声叹气,直后悔大弟18岁那年被招上工,杨妈怕大弟走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日子难过,大弟都已经上了车了,杨妈却硬把他拉了下来,听话的大弟眼睁睁看着拉工人的车远去,而无奈地留在了家里,从无怨言,如今弟妹们一个个长大,成家的成家,立业的立业,只有耀奎还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劳作,眼看着就要成老光棍了,杨妈怎能不急,见人就托人给耀奎介绍对象,却音信全无。

慧明在县上工作的时候,队上的好多人知道慧明替大弟着急,一没烟抽就去找慧明,假借给耀奎找对象,骗慧明给买烟抽,慧明明知不靠谱,但为了大弟也只能装糊涂,希望能碰上一两个真给介绍的。

对方刚开始也同意了,慧明听了也非常高兴,女方要什么就赶紧给买什么,可谁知,本来已经说好的亲事,队上有个也没找上媳妇的二混子听说了,气不愤的跑去女方家,在背后说坏话,说耀奎岁数大了,老的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嫁过来就是受穷等等。女方家听信了馋言,又反悔了。

杨妈一听女方反悔,再也坐不住了,翻起身就去找慧明,找到慧明拍着大腿着急地说:“你说,说的好好的亲事,又不成了,不知道是那个缺了大德的贼短命子,在后头乱嚼舌头根子,说你弟人又老,家里又穷,嫁过来就没好日子过,你说怎么办呢?这个错过了再啥时候才能找上个?”

慧明一听,立马说:“妈,你别着急,明天我到女方家走一趟,说耀奎老得很,那明明就是常年在地里劳动的苦成那样子了,我总是姐姐,我让他们看看我老不老,他们就知道了。”

慧明当即请了假,当天就跟母亲回了家,第二天慧明拿着女方要的扣线、各色布料,跟介绍人到了女方家。

女方家人一看,慧明身材适中,皮肤白皙,模样俊秀,脸上光洁透亮,没一点皱纹,齐耳的短发,乌黑发亮,一副精明干练的女干部模样,看年纪不到30岁。众人一见,暗暗赞叹,这样的女子十里八乡也少见。

再看慧明拿来的各色布料、扣线样样都是好东西,不由得心里犯嘀咕:“说是这家人穷得很,怎么买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他姐姐又这样人才出众,模样俊俏,气质又好,有这样的姐姐,弟弟能差到哪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