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慧明的婚事(1 / 2)

慧明审查期间让她饱受折磨,尽管最终得以平反,但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和审查过程对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在被审查斗期间,慧明的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她一心一意寻找机会,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当事情终于查清楚并得到平反时,她的精神才得以放松下来。然而,那段如恶梦般的日日夜夜却像潮水般涌入她的脑海,使她的精神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在被连续关在一个小房子里17天,不得外出的经历后,慧明产生了条件反射,一刻也不想待在封闭的空间里。尤其是每次进入门市部,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个被审问的小房子,内心焦虑不安,心里急得起火。为了逃避这种感觉,她干脆就无法在屋内待下去了。晚上,她也难以安睡,每晚都在马路上来回走动十几趟,直到走得筋疲力尽,人们已经入睡,她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慧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的眼神变得呆滞,时而哭泣,时而发笑。医生诊断她患上了神经官能症,好多人惋惜地说:“可惜了一个好丫头,年纪轻轻的就得了神经病,好好的人毁了。”

单位领导注意到慧明精神状态不稳定,无法在门市部正常工作,建议她回家养病。在杨妈、单位同事以及好友们的开导下,慧明开始接受药物治疗,连续吃药调理了近半年,她终于逐渐康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慧明那时已19岁了,在那个年代,19岁的慧明已经被视为一个大姑娘,杨妈急得不行。

事实上,早在解放前,当地的一户殷实家庭就已经看上了聪明伶俐、容貌俊美的慧明,他们通过媒人向慧明的父母提出了婚事。慧明的父亲也曾亲自去看过对方,对那户人家的家世和条件都很满意,于是便同意了这门娃娃亲。然而,当慧明年满15岁,男方家庭开始催促婚期时,慧明却坚决不同意。这让慧明的父母感到非常为难,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一旦订婚便很难反悔。慧明的父亲曾说:“说出去的话就像推倒的墙,已经订婚好几年了,现在怎么好意思反悔呢?”而杨妈则忧心忡忡地说:“如果女儿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强迫她。”

杨妈无奈哄慧明说:“那家人家家底子厚实得很,东西多得很,你过去吃穿不愁,要不你先结婚,结婚了实在过不下去再离婚。”

慧明虽然家穷,却很有骨气,对杨妈说:“我闲的没事干了,他有多少东西、多少家财我也不稀罕。”

慧明父母既不想委屈了慧明,又不好提出退婚,日夜忧心,慧明见父母为难,干脆自己给男方写了封信,信中只写了三句话:“我不同意,婚事作废,彩礼的问题问家里我不管。”

信写好后,慧明托民校班的同学带给了男方,男方当时也在乡上小学念书,虽然慧明上的是民校班,但慧明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他早已知晓,也情知自己配不上,慧明父亲又是村长,他们家成分又不好,收到慧明的信后,便再也没敢提结婚一事。15岁的慧明就这样自己给自己退了亲。

慧明那时候有个很固执的想法,凡是离了婚的、死了老婆的,还有军人一律不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