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27(1 / 2)

七月初三,迟暄带着我们前往郊外的行宫。晨起出发,晚间终于到了。折腾了一天,我一到了我所在的观海殿便歇下了。

观海殿因殿前有一片广阔湖泊而得名。殿前湖泊名曰镜海,其幅员辽阔,比整座行宫还要大。湖水自是深不可测,御花园中的小小池塘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夜里镜海晦暗深沉,又无灯火照明,我还有些害怕,到了白日便波光粼粼,清风畅爽,令人心旷神怡。

皇后住在鸣凤楼,闻婕妤住在醉霞阁,董美人在知语轩,陆氏姐妹在会双鲤斋,林才人在听雨楼,莲舟主动要求住在我隔壁,凝翠小院,出门数十步就可到镜海水畔。我发现,但凡住处名字里有些“楼”“阁”的,都在山坡上,视野很好。带“殿”字的,总在镜海边上。而像“轩”“斋”等则靠近花园。“小院”则是自成一景,常在曲径通幽处。

皇后取消了每日请安,让我们每日自己在宫里避暑,只是每一旬初始会让大家在鸣凤楼聚一聚。没有了宫规约束,太后亦不在跟前,我乐得清闲自在。

迟暄独自住在南薰殿,每日不再像宫里一般勤政,只是晨间处理些奏折,午后便休息了。南薰殿与观海殿距离很近,我发现,每日迟暄午后便爱在湖畔远眺。从我的寝殿远远可以看见迟暄的身影在湖畔走动。岸边有一延伸出来的小码头,迟暄爱在那里小坐,闭目养神。每日见他从南薰殿出来,径自走到镜海边,发呆自娱,也十分有趣。

我是水乡长大的孩子,亦是十分喜爱殿前这片广阔湖水,湖中有船只可以泛舟。我爱晨间在湖畔码头操练芙如姑姑那里学来的养生术,一共八式,练完之后身心舒畅,一天的心情皆是愉悦。有时也学着陛下的深沉模样,走来走去,自觉十分好笑,捧腹不已。即使我水性极好,也不敢轻易跳下去凫水。这镜海深不见底,水下藻荇交横,若是被缠住了,怕是没命浮起来。

住在这行宫,有时一天都不见一个宫嫔,我每日在水边行走,想起从前在秦淮河畔的时光。思绪飘回童年,渌城路上的行人悠悠,吃糖葫芦的小孩儿蹦蹦跳跳,结果那山楂果落在了地上,气急败坏走开,还有船夫从桥洞地下钻出来。

若遇上下雨,外头渌城街道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河边杨柳枝叶晃荡不已。远处的小石桥屹立在泛起千叶涟漪的河面,轮廓朦胧。对面小窗已经紧闭,银丝似的雨打在人家的房顶上,就像珠子坠了一地。雨被风吹进来,打湿了我的铜镜,我立刻关上窗,用手帕擦拭我的镜面。楼下,传来窗户关闭的嘎吱声。

而迟暄此刻一人向我走来,他撑着雨伞,青衣翩翩,玉带束腰,问:“思合,朕在殿中看你许久了,你在做什么呢?”

我失了神,是了,此刻我独自在小亭子里避雨,雨势渐渐大起来,亭外银花花一片水世界。“陛下,臣妾在赏雨呢。”我轻声说,轻得好像在梦里一般,“渌城的烟雨没有这般瓢泼,只是臣妾思念故乡罢了。”

迟暄收起雨伞,靠在栏杆上,坐在我身边:“朕与你一起吧。”

我看着眼前的翩翩公子,不禁莞尔。此刻,满世界皆是雨声,湖面是,岸上亦是。我们回不去了,小小亭子成为了一座孤岛,而这世界只剩下我与他二人。我发出轻轻的叹息,若是我与他只是江南的一对平凡夫妻,在家中楼台赏雨,便好了。

“陛下……”我轻声唤道。

“嗯?”迟暄回应。

“臣妾此生是否还会回到江南呢。”

他没有回答,只是沉默,也许,他只是在思考吧。

良久,他还是没有回答,只是将我揽进怀中。我靠着他的前胸,听着他胸腔沉稳的心跳。霎时间,雨声好像小了,我的天地只有他扑通扑通的心跳。

“陛下也常常从殿中偷看臣妾么?”我问。

“思合,你敢说你没有偷看过朕?朕可是看见你模仿朕在镜海边走路。”他的胸口微微震动。

我咯咯笑起来,原来彼此之间都被对方看光了。“原来迟公子也喜欢偷看小姑娘!”

“你唤朕什么?”

“陛下初来臣妾的家乡,不久是迟公子么?”

“思合,你知朕姓万俟,迟暄只是名。”

“可是臣妾从前就真的以为你只是姓迟的富家公子啊。迟家公子携令妹来江南小城游历。”说起迟晗,他的目光又悠远了些。

我摘下一片亭边的叶子,用手拨弄干净,含在唇间吹奏起来。我自小会吹叶,因吹奏叶子,母亲才让学笛。乐声悠远,在雨声中渐渐迷了路。

“思合?”

“嗯。”我回应。

“不要离开我,可好?”

我想了想,作思考状:“那就看迟公子表现啦。”

山间的雨多是阵雨,此时雨声已经减小。我转身便冲进了雨幕之中。

“慢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