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侠心不泯(1 / 2)

张抚念插话:“这么大的华阴城,那姓宁的总不能一手遮天吧?

“难道就连一个好官都没有?”

掌柜道:“有啊!咱们县丞江法根江大人,就是个大大的好官,可他势单力薄,根本就斗不过太爷啊。”

无奈的摇了摇头。

张抚念咬着牙道:“那为什么不去告状呢?州里和府里总能收拾他吧!”

掌柜道:“嘿,别提了!咱们倒是想去告呢,可太爷早就派人把城门守得严严的,只许进不许出,怎么告?”

张抚念“哦”了一声,想起了刚才入城时的场景,顿时沉默了。

从药材铺子里出来后,街上静悄悄地不见一个人,只有街北的一处酒馆里,倒还有着一些烟火人气。

便兜转到了这里。

这酒馆字号玉华居,里面十分宽敞,一共设有二十多个座头。

此时竟上了一半客人,笑语喧哗,全是那么豪放不羁。

有划拳的,有谈笑着的。

好像华阴城眼前的苦恼事,和他们不相干似的。

张抚念选了个靠窗的桌位坐定。

店内跑堂的小二迅速过来,问道:“客官要什么酒菜,小的好吩咐厨下准备。”

张抚念向旁边桌上扫了一眼,说道:“拣你们店里拿手的上几样。”

小二应声吩咐了下去,不到一刻钟,饭菜便送了上来。

那小二热心的道:“这黄河鲤鱼,乃是本店远近闻名的名菜,这是童子鸡,为本店大师父的拿手杰作,色、香……”

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

若不是张抚念叫住,只怕他要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将这菜的出生来历都要一一讲明才肯罢休。

小二去后,张抚念便动手将那鸡子尝了一点。

“嘿,难怪小二啰嗦,这鸡子的味道实在不错。”

正吃的起劲,忽听得街上一阵哗乱。

有人呼骂道:“贱骨头,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还觉着自己脸有多大呢!”

酒馆中的饭客笑声顿时收敛,划拳的也停住了。

有的凑到窗口这里往外看,有的跑到门边往外看。

小二瞧了这光景,赶紧上来招呼:“爷台们,没有什么事,大不了是官府里收拾几个抗粮不交的,大家尽管吃喝就是,别把饭菜放凉了。”

见大家无动于衷,只顾瞧着外面的光景。

不由得嘀咕道:“这些人也真糊涂,官家征收钱粮,这事能搪塞的过去么?

“抓进去,受一顿老罪,还是得照样交纳,也不知图个什么?”

站在门边的一个客人,听到了小二这话。

大概是有着几分酒意,扭过头来,瞪着眼说道:“净说风凉话!你玉华居生意好,交这点钱粮算不得什么,可别家呢。

“但凡钱粮宽裕,谁愿意和官府对抗?他妈的。”

小二讨了个没趣,吓的一缩脖子。

赶忙赔笑道:“啊哟,瞧我这张臭嘴!王掌柜您别和我犯脾气,我这不是说闲话么!”

张抚念正守着窗口,看得真切。

只见几个穿着公服的衙役,拖拽着一个四十岁左右岁的男子往街上走。

后面追着一个白发老妪,拉拉扯扯的不让。

口中不住的乞求:“老爷们,发发慈悲饶了他吧,开开恩……”

内中一个领头的公差,浓眉巨目,翻鼻孔,大嘴岔,横着一张蟹壳似的脸。

正是之前在药材铺中抢钱的那个万头。

只听他喝道:“少他妈碍事!”一把将老妪推开。

老妪立足不定,惨叫一声,摔倒在地上。

那男子大惊失色,猛地挣开束缚,扑腾到老妪身前。

叫道:“娘,磕着没有?”

这老妪六十多岁的年纪,被这样结结实实的摔了一跤,一口气差点换不上来,直翻白眼,好半晌才呻吟出声。

凄声道:“这世道是怎么了,一点活路也不给人留么?”

男子将老母亲搀扶起来,看着那万头,眼中冒着愤怒的火焰。

咬牙道:“姓万的,你这猪狗不如的畜牲,早晚会遭报应的!”

那万头双眉一扬,抡圆胳膊给了男子一记耳光。

狞笑道:“就凭你这耍嘴货么?呵呵。

“你要是知趣,就别耍滑头,惹得老子性起,没你的便宜享受!”

男子满嘴鲜血,恨声道:“狗贼!你不用蛮横,我原本也活不下去了,这条命给你们也正好。”

“哈哈,你还没完了。”

那万头满脸鄙夷之色。

恶狠狠地道:“你老杂种只管死,咱看死了谁给你偿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