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九江,以后你就是我的总经理(求追读)(1 / 2)

出了常府,天色还早,朱雄英并不想早早地回宫,于是让靳长青带着自己在京城转转。

靳长青从大明建国以后就独自行走江湖了,此时已经是个完全的江湖中人了,对于市井那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殿下,臣带你去秦淮河听曲吧!”靳长青估计是这段时间在宫里也憋坏了,给朱雄英出了一个并不算很合适的主意。

朱雄英一听,这个好啊,算起来自己来到大明也有一阵子了,但是一直在皇宫里,根本没机会出来,现在既然出来了,那闻名千古的秦淮河一定是要去见识一下的。

“走!去听曲!”

没过多久,朱雄英和靳长青二人便来到了秦淮河畔,虽然现在是冬季的傍晚,远比不上阳春三月的秦淮夜景,但灿烂的晚霞印在波光潋滟的秦淮河上,像是撒了一层金粉,河中画舫的伙计们都在忙着擦拭桌椅,为晚上的营业做着准备,还有一些吃饭的酒家,请了说书的先生,已经在绘声绘色地在讲才子佳人的故事了。

“这才是我大明真实鲜活的样子啊!”朱雄英不由感叹,皇宫里固然好,但是等级森严,宫女太监都不算是有独立思想的人,除了几位主子,其他人每时每刻都是战战兢兢地,实在是无趣得很。

“殿下,在这喊殿下也不方便,恕臣无礼,就喊公子了。”靳长青只是口头客气,因为他和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朱标的关系,他对朱雄英可以说是关爱大于尊敬的。

“公子,那边有家听风塘,他家北彩花姑娘的曲子,可谓一绝,咱们去听听吧。”

“我也没出来过,都听你的。”

两人便径直去了一家装修清新淡雅的小店,找了一个僻静的雅座,点了一壶西湖龙井,便静静地等着到了时间听曲。

此时,一群少年的声音从外边由远及近地传来。

“徐大哥,这个地方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发现的,虽然不像金玉楼什么的那么奢华,但是这里的曲子,是整个秦淮河上唱得最好听的,他家的桃花酿,也是最好喝的!”

“咱们都是群粗人,不像你九江,整日风花雪月的。”

“邓大哥莫要拿我打趣,我爹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想着给我安排差事,当差哪有跟哥哥们喝酒快活啊。”

说话间,五位年轻人便进了店内,没想到竟都是淮西勋贵家的二代。

最早说话的是曹国公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被称作徐大哥的是魏国公徐达的长子徐辉祖,那位邓大哥是卫国公邓愈的长子邓镇,此时邓愈已经去世,这位邓镇已经袭了父亲的爵位,只不过因为皇十五子朱植被封了卫王,所以他被改成了申国公,还有两位,分别是景川侯曹震的儿子曹炳还有武定候郭英的儿子郭镇。

这几位可以说是大明当下最纯正的二代勋贵了,而且都是十五六岁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的在军中已经干了几年了,有的也正在准备进入军中历练。

这次李景隆做东,请这几位喝酒听曲,为的就是接下来到五军都督府任职,能有人照顾指点他一下。

朱雄英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皇宫里,所以只能认识李景隆和徐辉祖,靳长青离开中枢也好多年了,对这些年轻二代也不是很熟。

几位年轻二代勋贵说话声音很大,估计是平时嚣张惯了,根本没有顾及别人感受的习惯。但靳长青在宫里这么久,出来是为了放松开心的,可不是为了受气的,几位二代声音越大,他的眉头锁得越紧。

“靳伯伯,那几个人,一个是魏国公家的长子,一个是曹国公家的长子,其他的几个不认识,没想到他们也爱听曲。”朱雄英出言提示靳长青,“曹国公以前经常带李景隆进宫和几位皇叔一起玩,我估计他也能认出我,咱们还是先等等看。”

主要是担心被认出来,这曲子就听不成了,所以朱雄英让靳长青忍一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