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战俘167(1 / 2)

  她没再多言,紧急给妇人实施了剖腹产手术,保住婴儿,放弃了大人。

  当她将新生儿从母亲腹腔中拉出来,听到第一声啼哭时,眼底幽暗得仿如深渊,轻声自语:“跟人类……一模一样呢。”

  这是杜弥迦第一次见到杨瑾。

  后来,从士兵们的对话中,杜弥迦得知,这个女人是“动岛”实验基地最年轻、最受伦理署器重的研究员。

  母亲在生产后去世,但由于杨瑾的庇护,父亲、杜弥迦和弟弟都活了下来,并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生存都得到了保障。

  所以,即便眼见战俘营的同胞一个接一个死去,父亲依然心存一丝希望。他告诉杜弥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的,我们会从这里出去,会回到故土。”

  然而他们最终并没有盼到希冀的未来。

  在杜弥迦九岁那年,也就是夏令营事故爆发的那一年,冬季的某一天,战俘们透过铁牢门,看到所有士兵在椭圆形的中庭集结,全副武装,拿着跟以往完全不同的重型枪械。

  铁牢里的人们一个个睁大了惶恐的眼睛——这些士兵要做什么?

  当死亡阴云迫近时,每个人都会本能地直觉到。

  为数不多的、还存活至今的战俘们很快惊声尖叫起来,他们拼命敲打牢门,做着无用的挣扎。

  惊叫声很快被机枪扫射声替代。

  这些士兵开枪时没有丝毫的犹豫,一间一间的牢房依次扫射过去,人声越来越微弱。

  突然,不远处一间牢房有人厉声嘶吼道:“你们会遭报……”

  “应”字还没说出口,就在一阵机枪声中戛然而止。

  杜弥迦蜷缩在牢房墙角瑟瑟发抖,怀里抱着弟弟,背后父亲用身躯牢牢挡住他们。机枪声响起时,父亲纹丝不动。

  士兵们看起来在赶时间,根本没检查牢房里的人是不是都死绝了,匆匆扫射一通后,就继续下一间牢房。

  随着士兵的声响渐渐远离,杜弥迦终于敢小声呼唤了一声:“爸爸?”

  父亲没有回答,身躯依然伫立在孩子们身后,守护着他们。

  杜弥迦的泪水溢满眼眶,自幼在战俘营长大的孩童完全清楚发生了什么,然而她不敢回头去确认。

  她怀里的弟弟也似乎明白了,瞪大双眼泪流满面,但一声啼哭都没有发出。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越来越重,同时机枪声渐渐偃旗息鼓。

  战俘营充斥着死亡的寂静,在这寂静中,杜弥迦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还活着,我还活着……”她不断默念着。

  但很快,牢房外传来滚滚浓烟,杜弥迦被呛得快要窒息,终于支撑不住,推开父亲的尸身,发现四周早已是一片汹涌火海,墙面屋顶处,不断有残垣断瓦掉落。

  刚才士兵屠杀过后并没有关闭牢门,杜弥迦看到前方虚掩的铁门,求生的本能使她摸索着向门口处爬去。

返回